第609章 轮回之塔-《天魔逐道之坠落凡间做牛马》

  众人默默地穿行在满目荒凉的废墟之中。

  脚下,是坚硬而粗糙的地面,上面布满了深深的裂缝。

  四周,残垣断壁在风沙的侵蚀下,显得格外沧桑。

  可只有真正深入到这废墟的深处,才能真切地体会到这罗刹王宫占地之广,面积之大,让人不禁为之咋舌。

  眼前,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建筑遗址,它们层层叠叠地堆叠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壮观而又悲凉的画面。

  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砾,都承载着上古帝国的兴衰荣辱,让人不禁对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心生敬畏。

  很快,在翻越那堆积如山的瓦砾废墟之后,呈现在众人眼前的,竟是一汪浩渺无垠的湖泊。

  恰似一片镶嵌于沙漠之中的璀璨绿洲,于这满目疮痍之地,显得十分突兀。

  湖面之上,微风轻拂,泛起层层如绸的波光。

  岸边,竟生长着一片片璀璨夺目的金色莲花。

  莲花亭亭玉立,花瓣娇嫩欲滴,色泽金黄耀眼,宛如用纯金雕琢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光辉,直夺人眼目。

  微风拂过,莲花轻轻摇曳,翩翩起舞,美不胜收。

  然而,奇怪的是,这样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绿洲,却看不到任何动物的踪迹。

  四周静谧无声,仿佛这方天地,只属于这汪湖泊和这片莲花。

  细品下,无不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

  “我们到了……”

  粱仲武低沉的声音悠悠响起。

  他停下脚步,静静地矗立在这片未知之地。

  风子垣也随之顿住脚步,眸中满是疑虑之色。

  他朝身旁的南宫若雪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轻声询问:

  “师姐,此湖着实古怪至极,周遭静谧得不同寻常,你可曾知晓它的来历?”

  南宫若雪轻轻摇了摇头,“我也不知。只知此地唤作沙湖,亦是我们这次行程的终点。”

  言罢,她静静地凝视着湖泊,似在试图从这平静的湖面中探寻到一丝线索。

  此时,骄阳似火,将大地烘烤得滚烫,连空气都似被点燃,泛起层层热浪。

  梁仲武径直走到一片芦苇旁。

  那芦苇生得极为茂盛,足有半人多高,奇怪的是,这样的温度依旧影响不了它们。

  梁仲武停下脚步,看向身旁的程裕之,沉声说道:“裕之,把东西拿出来吧!”

  程裕之闻言,不赶忙将手伸进怀中,一番摸索后,掏出一个龙形玉玦。

  这玉玦质地温润,色泽莹润如玉,其上刻有十字天干。

  他看着玉玦说,苦笑道:“就是为了此物,误触神庙机关,差点被蝎潮给吞了。”

  梁仲武听闻此言,神色淡然,并未对程裕之的自嘲有所回应,双手轻轻拨开面前的一丛芦苇,露出里面的青砖石台。

  石台约莫半人高,其上立着一尊青铜日晷,晷面镌刻着十二道地支,字迹古朴苍劲,周围还萦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青芒,似有神秘力量在流转。

  日晷中央的凹槽处空空如也,似在等待某物归位。

  奇怪的是,石台在烈日的炙烤下,却泛着青灰冷光,寒气丝丝缕缕渗出,透着一股森森寒意,叫人不禁打了个寒战。

  “阴阳璇玑阵!”

  风子垣一眼便认出此物,不禁脱口而出。

  梁仲武面露惊讶,赶忙回身看向风子垣,问道:“你识得此阵?”

  风子垣微微颔首,道:“在下对阵法略有钻研,故而识得。”

  梁仲武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又问:“能破此阵吗?”

  风子垣心中其实并无十足把握,面上却不露分毫,沉稳答道:

  “应当可以。”

  实际上,他已暗中传音询问胐胐。

  胐胐说能破此阵,这才让他有了底气。

  程裕之却在旁阴阳怪气地说道:“黄毛小子,也敢说自己会阵法,也不怕笑掉大牙。”

  风子垣白了他一眼,冷冷道:“自古以来,能者居之,与年龄长幼并无干系。似你这般以貌取人、鼠目寸光之辈,又如何能知晓他人深藏的本领?”

  程裕之听后,脸上嘲讽之意更甚,挑衅道:

  “哟呵,口气倒是不小!既然你说自己有这破阵的能耐,那便当场破个阵,给我等好好瞧瞧。莫要只会在嘴上逞能,真到了关键时候,却成了缩头乌龟,那可就贻笑大方咯!”

  风子垣毫不退缩,昂首道:“试就试,谁怕谁!我既敢应下,便定有破阵之法。你且睁大眼睛瞧好了,莫要惊掉了下巴!”

  “那就让我开开眼!”

  程裕之冷哼一声,将玉玦缓缓递向风子垣,口中还念叨着:“小心些,莫要给摔了。”

  风子垣却似避瘟神般,身形微侧,并未伸手去接,嘴角勾起一抹玩世不恭的笑意,说道:

  “我说你做就好,万一我这手一滑,将此物打碎了,你又得唠叨个没完。”

  “你个小王八蛋……”

  程裕之闻言,顿时被噎得面色涨红,忍不住破口大骂。

  “裕之,按他说的做。”

  梁仲武忽然开口,声音虽轻,却自有一股威严。

  “喏!”

  程裕之无奈,只得应了一声,狠狠瞪了风子垣一眼。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心绪,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玉玦,其放置在日晷中间那空空如也的凹槽之上。

  凹槽与玉玦严丝合缝,似是早已等待了千万年。

  接着,双手用力一转,刹那间,日晷突然开始转动,发出轻微的“咔咔”声,晷针在石面上投出细长的阴影。

  阴影随着日晷的转动而缓缓移动,阴影末端,竟与石台边缘的“午”字地支悄然重叠。

  “午时三刻,日晷当指天南。”程裕之说道。

  风子垣突然按住程裕之的手腕,急声道:“等一下!”

  他指着玉玦背面若隐若现的刻痕,说道:“你看长生位。”

  程裕之这才如梦初醒,瞪大了眼睛,定睛一看,发现自己方才旋转玉玦时,竟疏忽大意,让“帝旺”位对准了石台的“寅”字地支。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寅藏甲木。”

  风子垣缓缓说道,“而玉玦此刻的丙火……”

  话音未落,石台突然剧烈震动起来,玉珏竟开始自行旋转,发出“嗡嗡”的声响。

  程裕之看见甲木与丙火相遇的瞬间,石缝里突然渗出涓涓细流。

  水流清澈透明,在石面迅速汇成阴阳游鱼的图案。

  “相生相克,至阴至阳!”程裕之脱口而出,眼中满是震惊。

  这时,当“申”字亮起时,光芒璀璨夺目,似要将整个石台照亮。

  风子垣突然大喊:“用背面!”

  “啊!好!”

  程裕迅速反应过来,双手敏捷地将玉玦翻转,猛然发现“沐浴”位正对夏至方向的“未”字。

  日晷的投影突然扩大,如同一轮金色的太阳,将整个石台笼罩在金黄的光晕中。

  当最后一个地支“子”亮起时,石台上亮起幽蓝的火焰,那火焰跳跃闪烁,幻化为十二个大字:

  “天机不可泄露,泄者必受其殃。”

  风子垣见此情景,脸上却露出一丝喜色,他说道:“成了!”

  话音刚落,原本平静无波、泛着幽冷蓝光的湖水,竟如被一只无形巨手猛然抽吸一般,开始迅速退去。

  湖水退去的速度极快,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眨眼间,原本被湖水覆盖的地方便显露出一个幽邃深坑。

  这深坑犹如大地张开的一张巨口,深不见底。

  周围原本被湖水浸湿的碎石,随着湖水的退去,簌簌滚落进深坑之中。

  然而,奇怪的是,久久都未听到它们落地的声响,仿佛那深坑之下是一个无尽的黑洞,将这些碎石永远地吞噬了进去。

  众人小心翼翼,俯身探看,只见坑内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塔形建筑,其形制奇异,恰似一座倒立的金字塔。

  建筑周身由青灰色巨石砌就,石面纹理斑驳,似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又似被岁月刻下无数神秘符文。

  塔身线条刚劲硬朗,自下而上逐渐收窄,隐隐透着一股雄浑古朴之气,宛如上古神只遗落人间的法器。

  风子垣抬眸凝望眼前这座倒立的古塔,不禁心头一震,转头向身旁的南宫若雪问道:

  “师姐,你可知此塔为何物?”

  南宫若雪轻启朱唇,声音清冷如泉,道:“六道轮回塔!”

  言罢,她目光深远地望向古塔,继续说道:

  “此塔,既是修士淬炼道心之绝境,亦是藏匿上古秘法的福地。塔分六层,每层皆对应一道轮回,步入其中,便需历经重重考验,方能悟得真道。”

  风子垣闻言,心头巨震,骇然更甚,心中暗自腹诽:

  “六道轮回塔,这可是仙域的玩意……怎会出现在人界?”

  此塔是仙域修士的修炼之地,据传说,过六道者,可窥天机。

  世间修士何止千万百万,天骄更是层出不穷。

  然而,能真正踏过六道轮回,窥得天机者,却是寥寥无几。

  故无数修士前赴后继进入塔内修炼,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也在所不辞,只因心中那一份对仙道的执念,驱使他们勇往直前,直至踏上那至高无上的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