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了一宿,林樾檑觉得身体状态好些了,见太阳高挂,打算起身出去走走。
刘玉华给他测了血压,又测了心电图,叮嘱他慢点走。
出了养生堂,看着园子里所有的兄弟排成队列站在园子里,林樾檑愣住了。
“他们在干嘛?”
林樾檑问着跟出来的刘玉华。
刘玉华也不清楚大家在干嘛,队列站的非常整齐,每个人都平伸双臂,五指张开,单手反复做着握拳的动作作。
刘玉华轻轻拍了拍林樾檑的肩膀,用手指着队列里来回溜达的那个人。
林樾檑更奇怪了,那个像教练一样的人居然是赫铭。
看着队列里的人都做得很认真,林樾檑刚缓过点劲来,也想跟着凑个热闹,便默默往队尾站。脚还没站稳,就被赫铭伸手拦了下来。
“你回去歇着。”
赫铭语气直接,眼神却带着点温度:“这儿没你的事。”
林樾檑愣了下,不服气地扬了扬下巴,索性站在队边,学着众人的样子平伸胳膊,五指张开又攥紧,来回试了两次:“我试试怎么了?还能比他们差?”
赫铭瞅着他动作,嘴角扯了下:“你不用试,这动作不是比能耐的。”
他转头冲队列喊了声:“都停吧!”
等大家放下胳膊,赫铭走到中间,声音抬高了些:“前阵子我跟李婉、还有赫露她们聊过,她们都说:
脑梗发病前,有时候会有单侧肢体连带反应——就像我这样。”
说着,他抬起右手握拳,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果然跟着轻轻抽搐了一下;再换左手握拳,右手却稳当当的。
“握这只手时,另一只手不老实的,就得留心了……”
人群里顿时起了点小声议论,有人低头自己试,有人往赫铭手上瞅。
刘玉华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个小本子插话道:“赫铭说得对,但也别太慌。”
她声音温和,带着点过来人的沉稳:“我以前在医学院学习过,这种连带动作确实可能跟脑部供血有关,可以 通俗的理解为是神经在‘串线’。
不过也不必过度紧张,熬夜、疲劳过度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不算绝对的信号。”
她顿了下,看向众人:“真发现自己有这情况的,别自己瞎琢磨,抽空去医院做个ct,让冷院长看看——她昨天还说,园子里谁想去检查,随时找她开单子。”
赫铭点头接话:“就是这意思。叫大家来不是制造紧张,是想让大伙心里有个数。平时多注意着点总没坏处。”
林樾檑在旁边听着,这才明白过来,刚才那点不服气早散了,只剩点不知道常识的遗憾…自己早点知道这个常识,或许不至于等到发病……
默默往养生堂走时,看着兄弟们的认真,林樾檑脚步都轻了些。
走到养生堂门口,刚抬起脚,他身后传来了哨声,紧跟着是赫铭的喊声:“都别急着回去,趁着今天人齐,咱们坐下来聊聊!”
林樾檑回头瞪了赫铭一眼,嘴里嘟囔着:“折腾我有意思呀?”
“娘!我爹瞪我哥!”
“姥姥,我姥爷瞪我爹!”
不知道什么时候赫露和小小小布丁跳了出来,林樾檑被气笑了。
还想抬腿回养身堂的林樾檑想了想,转回身跟着大家一起来到葡萄架下,坐下来跟大家一起聊天。
风悠扬拿出一支烟递给赵晓高,赵晓高接过香烟,刚叼到嘴里,又拿了下来:“我觉得昨天哥说的对,戒烟限酒每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我可能做不到一下戒掉,但我能做到这支烟不抽了就算进步。”
听赵晓高这么说,其他吸烟的兄弟们也都默默的掐掉了手中点燃的香烟。
林樾檑笑了:“最重要的是心情和情绪,自己主动戒烟肯定比被动舒服。
我们谁都不想听到医生说:你必须戒烟了。
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还可以吸烟,而我却不在了!”
路远接的话让大家愣住了,直到雷士光讲了昨晚天台上的对话,大家才笑了出来。
林樾檑红着脸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我这人在朋友面前说话确实口无遮拦……”
路远摆了摆手说:“老林,你这话说的好。
不瞒你说,昨晚的酒没喝好,回去还想喝。
一个是想起你昨晚的状态,再一个想起你这句话。”
风声也接过去说:“樾檑哥这句话太到位了。
我觉得咱们身边能有这样一位直言不讳的大哥,是咱们的幸运。”
被大家夸着,林樾檑反倒有些腼腆。
雷士光接过去说:“我刚得病那会儿,前院的张姐和六嫂就在背后议论我,说什么看见没?就他,生活方式有问题,完了吧?”
听雷士光说起这个话题,赫铭也说:“我刚得病那会儿也有人议论,说什么抽烟喝酒,年轻轻的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赫铭端起徐云清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接着说:“我就不明白了,他又没跟我在一起生活,他咋就给我扣上那样的标签了?”
林樾檑摆了摆手:“别人爱说啥说啥,病长到了咱们的身上,咋办?有病治病,改变生活习惯,督促身边的人注意生活习惯。
当然,他们的马后炮不可取,我们也没必要生气。”
穆高举起手问:“哥哥们,赫铭,我是真心请教,你们发病前都有啥不同往日得感觉?”
“我是半个身子,主要是左手和左臂容易发麻。”
林樾檑首先说话了。
雷士光接过去说:“不瞒你们说,我睡觉时经常流口水,醒来时枕头是湿的,怕婉晴笑话我,我偷偷把枕头藏起来了。
唉!不如早点告诉婉晴了。”
徐云清接过来说:“我也跟樾檑哥差不多,不过我是眼睛先出问题了,视力突然下降,有时候会不自主的流泪,早上起来眼睛沙痛,洗洗脸就好了。
再后来发展到眼睛看东西有黑影,就像眼前始终有黑色物体挡着,也可以说是看东西不全……”
“对对对对对……”
赫铭接过来说:“我那时开网约车,以为是晚班时对方车辆大灯晃的……”
“对,就那个感觉……”
雷士光也有同感:“我以前是开出租车的,夜间有些司机不会使用灯光,在市区开远光灯,一不留神看到那个刺眼的灯光眼前就会有黑影。
我也出现过云清说的情况,一直以为是灯光晃的。”
徐云清笑着说:“我那时还有时候说话不太清楚,偶尔的。当时前妻说我,我还不服!”
赫铭皱着眉问:“你们出现过头痛没有?我是右眼睛特别疼,从外面往脑子里疼。
那个感觉……那个感觉就像吃急了冰淇淋一样,疼的忍受不了!”
他又举起双手:“还有就是这双手,那时不知道什么神经串线,反正我开车时觉得右手换挡时,左手跟着使劲”
于飞又平举双手右手反复握拳,同时观察着自己的左手:“还好,我没啥……”
“你们聊的这个动作,是个简单的筛查方向,但要论原因,每个人的账得分开算。”
不知什么时候,冷冰霜出现在他们身后。
她先看向林樾檑的方向,语气缓了些:“大笨熊,你不是一天两天熬出来的。
以前一门心思顾着家里,自己血压高了、头疼了都当小事,后来心里那股郁气没处散,肝气郁结影响气血运行,脑血管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可不就容易出问题?”
她转头又点到雷士光:“士光,你也是,常年黑白颠倒跑车,身体早亏空了,心里还揣着老爷爷的事儿,那根弦绷得比谁都紧。情绪一紧张,血管就容易痉挛,加上疲劳让血液黏稠度高,双重夹击,不出事才怪。”
说到路远,冷冰霜难得带了点严肃:“远哥,你以为年轻身体就扛造。从年轻时就天天熬夜喝酒吧?酒精直接刺激血管壁,加上熬夜,作息乱了让身体代谢彻底乱套,你那不是交朋友,是拿命换热闹。”
最后目光落在赫铭身上,语气软了些:“赫铭的情况特殊点——上次复查片子,能看出脑血管有点先天发育上的小问题,就像水管子本身有个薄弱处。他独居那阵子情绪低落,睡眠不好,又整宿的抽烟喝酒,等于给这处薄弱点加了压,才让问题提前暴露了。”
她又扫了圈众人,声音抬高几分:“你们看,有的是累出来的,有的是憋出来的,有的是作出来的,还有的是天生带点风险的——但不管哪一种,都躲不过‘早发现’这三个字。
别总说怕体检,怕查出病。”
冷冰霜拿起刘玉华手里的小本子,翻了两页:“昨天还有个病人,说自己头疼半年了不敢查,结果一来就是大面积梗塞。病这东西,你怕它,它才更嚣张;你主动找它,它反倒没那么吓人。咱们园子离医院近,我跟检验科打好招呼了,这礼拜谁想去做个脑部ct、查个血,直接找我开单子,不用排队。”
刘玉华给他测了血压,又测了心电图,叮嘱他慢点走。
出了养生堂,看着园子里所有的兄弟排成队列站在园子里,林樾檑愣住了。
“他们在干嘛?”
林樾檑问着跟出来的刘玉华。
刘玉华也不清楚大家在干嘛,队列站的非常整齐,每个人都平伸双臂,五指张开,单手反复做着握拳的动作作。
刘玉华轻轻拍了拍林樾檑的肩膀,用手指着队列里来回溜达的那个人。
林樾檑更奇怪了,那个像教练一样的人居然是赫铭。
看着队列里的人都做得很认真,林樾檑刚缓过点劲来,也想跟着凑个热闹,便默默往队尾站。脚还没站稳,就被赫铭伸手拦了下来。
“你回去歇着。”
赫铭语气直接,眼神却带着点温度:“这儿没你的事。”
林樾檑愣了下,不服气地扬了扬下巴,索性站在队边,学着众人的样子平伸胳膊,五指张开又攥紧,来回试了两次:“我试试怎么了?还能比他们差?”
赫铭瞅着他动作,嘴角扯了下:“你不用试,这动作不是比能耐的。”
他转头冲队列喊了声:“都停吧!”
等大家放下胳膊,赫铭走到中间,声音抬高了些:“前阵子我跟李婉、还有赫露她们聊过,她们都说:
脑梗发病前,有时候会有单侧肢体连带反应——就像我这样。”
说着,他抬起右手握拳,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果然跟着轻轻抽搐了一下;再换左手握拳,右手却稳当当的。
“握这只手时,另一只手不老实的,就得留心了……”
人群里顿时起了点小声议论,有人低头自己试,有人往赫铭手上瞅。
刘玉华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个小本子插话道:“赫铭说得对,但也别太慌。”
她声音温和,带着点过来人的沉稳:“我以前在医学院学习过,这种连带动作确实可能跟脑部供血有关,可以 通俗的理解为是神经在‘串线’。
不过也不必过度紧张,熬夜、疲劳过度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不算绝对的信号。”
她顿了下,看向众人:“真发现自己有这情况的,别自己瞎琢磨,抽空去医院做个ct,让冷院长看看——她昨天还说,园子里谁想去检查,随时找她开单子。”
赫铭点头接话:“就是这意思。叫大家来不是制造紧张,是想让大伙心里有个数。平时多注意着点总没坏处。”
林樾檑在旁边听着,这才明白过来,刚才那点不服气早散了,只剩点不知道常识的遗憾…自己早点知道这个常识,或许不至于等到发病……
默默往养生堂走时,看着兄弟们的认真,林樾檑脚步都轻了些。
走到养生堂门口,刚抬起脚,他身后传来了哨声,紧跟着是赫铭的喊声:“都别急着回去,趁着今天人齐,咱们坐下来聊聊!”
林樾檑回头瞪了赫铭一眼,嘴里嘟囔着:“折腾我有意思呀?”
“娘!我爹瞪我哥!”
“姥姥,我姥爷瞪我爹!”
不知道什么时候赫露和小小小布丁跳了出来,林樾檑被气笑了。
还想抬腿回养身堂的林樾檑想了想,转回身跟着大家一起来到葡萄架下,坐下来跟大家一起聊天。
风悠扬拿出一支烟递给赵晓高,赵晓高接过香烟,刚叼到嘴里,又拿了下来:“我觉得昨天哥说的对,戒烟限酒每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我可能做不到一下戒掉,但我能做到这支烟不抽了就算进步。”
听赵晓高这么说,其他吸烟的兄弟们也都默默的掐掉了手中点燃的香烟。
林樾檑笑了:“最重要的是心情和情绪,自己主动戒烟肯定比被动舒服。
我们谁都不想听到医生说:你必须戒烟了。
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还可以吸烟,而我却不在了!”
路远接的话让大家愣住了,直到雷士光讲了昨晚天台上的对话,大家才笑了出来。
林樾檑红着脸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我这人在朋友面前说话确实口无遮拦……”
路远摆了摆手说:“老林,你这话说的好。
不瞒你说,昨晚的酒没喝好,回去还想喝。
一个是想起你昨晚的状态,再一个想起你这句话。”
风声也接过去说:“樾檑哥这句话太到位了。
我觉得咱们身边能有这样一位直言不讳的大哥,是咱们的幸运。”
被大家夸着,林樾檑反倒有些腼腆。
雷士光接过去说:“我刚得病那会儿,前院的张姐和六嫂就在背后议论我,说什么看见没?就他,生活方式有问题,完了吧?”
听雷士光说起这个话题,赫铭也说:“我刚得病那会儿也有人议论,说什么抽烟喝酒,年轻轻的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赫铭端起徐云清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接着说:“我就不明白了,他又没跟我在一起生活,他咋就给我扣上那样的标签了?”
林樾檑摆了摆手:“别人爱说啥说啥,病长到了咱们的身上,咋办?有病治病,改变生活习惯,督促身边的人注意生活习惯。
当然,他们的马后炮不可取,我们也没必要生气。”
穆高举起手问:“哥哥们,赫铭,我是真心请教,你们发病前都有啥不同往日得感觉?”
“我是半个身子,主要是左手和左臂容易发麻。”
林樾檑首先说话了。
雷士光接过去说:“不瞒你们说,我睡觉时经常流口水,醒来时枕头是湿的,怕婉晴笑话我,我偷偷把枕头藏起来了。
唉!不如早点告诉婉晴了。”
徐云清接过来说:“我也跟樾檑哥差不多,不过我是眼睛先出问题了,视力突然下降,有时候会不自主的流泪,早上起来眼睛沙痛,洗洗脸就好了。
再后来发展到眼睛看东西有黑影,就像眼前始终有黑色物体挡着,也可以说是看东西不全……”
“对对对对对……”
赫铭接过来说:“我那时开网约车,以为是晚班时对方车辆大灯晃的……”
“对,就那个感觉……”
雷士光也有同感:“我以前是开出租车的,夜间有些司机不会使用灯光,在市区开远光灯,一不留神看到那个刺眼的灯光眼前就会有黑影。
我也出现过云清说的情况,一直以为是灯光晃的。”
徐云清笑着说:“我那时还有时候说话不太清楚,偶尔的。当时前妻说我,我还不服!”
赫铭皱着眉问:“你们出现过头痛没有?我是右眼睛特别疼,从外面往脑子里疼。
那个感觉……那个感觉就像吃急了冰淇淋一样,疼的忍受不了!”
他又举起双手:“还有就是这双手,那时不知道什么神经串线,反正我开车时觉得右手换挡时,左手跟着使劲”
于飞又平举双手右手反复握拳,同时观察着自己的左手:“还好,我没啥……”
“你们聊的这个动作,是个简单的筛查方向,但要论原因,每个人的账得分开算。”
不知什么时候,冷冰霜出现在他们身后。
她先看向林樾檑的方向,语气缓了些:“大笨熊,你不是一天两天熬出来的。
以前一门心思顾着家里,自己血压高了、头疼了都当小事,后来心里那股郁气没处散,肝气郁结影响气血运行,脑血管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可不就容易出问题?”
她转头又点到雷士光:“士光,你也是,常年黑白颠倒跑车,身体早亏空了,心里还揣着老爷爷的事儿,那根弦绷得比谁都紧。情绪一紧张,血管就容易痉挛,加上疲劳让血液黏稠度高,双重夹击,不出事才怪。”
说到路远,冷冰霜难得带了点严肃:“远哥,你以为年轻身体就扛造。从年轻时就天天熬夜喝酒吧?酒精直接刺激血管壁,加上熬夜,作息乱了让身体代谢彻底乱套,你那不是交朋友,是拿命换热闹。”
最后目光落在赫铭身上,语气软了些:“赫铭的情况特殊点——上次复查片子,能看出脑血管有点先天发育上的小问题,就像水管子本身有个薄弱处。他独居那阵子情绪低落,睡眠不好,又整宿的抽烟喝酒,等于给这处薄弱点加了压,才让问题提前暴露了。”
她又扫了圈众人,声音抬高几分:“你们看,有的是累出来的,有的是憋出来的,有的是作出来的,还有的是天生带点风险的——但不管哪一种,都躲不过‘早发现’这三个字。
别总说怕体检,怕查出病。”
冷冰霜拿起刘玉华手里的小本子,翻了两页:“昨天还有个病人,说自己头疼半年了不敢查,结果一来就是大面积梗塞。病这东西,你怕它,它才更嚣张;你主动找它,它反倒没那么吓人。咱们园子离医院近,我跟检验科打好招呼了,这礼拜谁想去做个脑部ct、查个血,直接找我开单子,不用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