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洗心革面的纨绔17-《从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补位》

  有些事情,只要做过,就必然会留下痕迹。无论隐藏得多深,遮掩得多巧妙,在耐心的抽丝剥茧下,真相总会悄然显露一角。

  林楠在霍昭的交际信息里看到了一个不陌生的名字——姜奇。

  记忆被猛地拽回那个阳光温软的午后。茶香氤氲,说书先生的声音抑扬顿挫,那个自称姜奇、字仲硕的男人,就那样带着一身书卷气,自然而然地坐到了他的对面。

  “小兄弟对这‘霍魏’之事,怎么看?”

  当时只觉是萍水相逢的闲谈,此刻回想,那看似随意的问话,却仿佛带有无限深意。

  还有那句“先帝圣明,洞察秋毫,自然不会错判”

  现在想来,也是处处透着怪异。

  他当时就直觉不对,查过姜奇,背景干净,毫无破绽。

  正是这份过于的“干净”,如今看来,才是最大的问题。

  姜奇,霍昭。

  林楠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将纷乱的线索在脑中重新排列。

  霍昭……霍。

  “小兄弟对这‘霍魏’之事,怎么看?”

  姜奇的声音仿佛又一次在耳畔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霍魏,霍君浩……霍家!

  与此同时,一处隐秘书房内。

  姜奇看向对面霍昭,声音低沉:“靖远,林楠……他最近在查霍家的往事。”

  霍昭猛地抬起头,眼中锐光一闪,语气带着难以置信:“他?怎么会突然想到要查霍家?”

  姜奇缓缓摇头,眉头紧锁:“不知道。”

  他说出这句话时,脸上是一种混杂着意外、凝重和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神情,那里面,甚至隐隐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注意到霍昭看向自己时那欲言又止、带着探究的眼神,错愕了一瞬,随即像是被侮辱了一般,脸色沉了下来,解释道:“不是我。”

  霍昭沉默片刻,他再开口时,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提醒:“我听说那孩子是永昌公主的独子,陛下亲封的安乐侯,与东宫太子关系更是亲密无间。”

  姜奇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堪,甚至带着一丝被误解的愤怒:“霍靖远!你没有必要这样试探我!我还没老糊涂,更没被所谓的血脉冲昏头脑!”

  霍昭看着他激动的神色,语气反而和缓下来,轻声道:“毕竟快四十年了……时光能磨平太多东西,再深的仇恨,埋在心底这么多年,也该淡化一些了。如今这世上,还记得霍家冤屈,记得我们是谁的,还有几个?”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向姜奇,语气异常认真,甚至带着一丝恳切:“更何况,那是你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骨肉。就算……你真的因此想要做些什么,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句话如同点燃了火药桶。

  “砰!”姜奇愤怒地拂袖而去,带倒了手边的茶杯,他死死盯着霍昭,眼眶因为激动而微微发红,一字一句,仿佛从齿缝间挤出:“霍靖远!我说了,我永远不会忘记霍家的血仇!”

  说完,他不再看霍昭一眼,带着一身压抑不住的怒火与痛楚,转身大步离去,房门被他甩出震天的响声。

  书房内恢复了寂静,只留下淡淡的茶渍和弥漫的沉重。

  霍昭,默然地看着姜奇离去的方向,许久,他才缓缓端起旁边自己那杯早已凉透的茶,仰头一口饮尽。

  冰凉的液体带着极致的苦涩在口腔中蔓延,一路凉到心底。

  他低声喃喃,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带着无尽的疲惫和一丝真切的悲伤:

  “二哥……我刚才说的,是真心话。”

  ***

  史书翻到元武十五年那一页,都透着一股散不去的血腥味。

  霍家,曾经本朝最显赫的将门世家,五代人,几乎全死在了战场上。

  “满门忠烈”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不是写出来的,是霍家一代又一代男人的命堆出来的。

  霍家的祠堂里,密密麻麻摆满了牌位。每一块牌位背后,都是一段泣血的传奇。

  到了霍君浩这一代,所有人都觉得,霍家又要出一位擎天玉柱了。

  他十六岁初上战场,就敢带着小队人马直插敌人腹地,十九岁时,已经打赢了好几场堪称经典的战役。

  “少年将军”的名头响彻帝都,谁不夸一句虎父无犬子?

  可命运就喜欢在你最得意的时候,给你最狠的一巴掌。

  元武十五年,北岭之战。

  一场惨败,直接把霍君浩从云端踹进了地狱。

  “贪功冒进!”“纸上谈兵!”“枉死那么多弟兄!”

  之前夸他有多狠,现在骂他就有多毒。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紧接着,一个更炸裂的消息传了回来:霍君浩没死,他投降了北燕!不仅投降,他还掉转头帮北燕练兵,专门对付自己的母国!

  一瞬间,霍家从万人敬仰的忠烈之门,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叛贼窝点。

  唾沫星子都快把霍府那朱红色的大门给淹了。

  霍老夫人,那位一辈子刚强、送走了丈夫又送走儿子的老封君,听到这消息,一口气没上来,直接跟着去了。

  她不是病死的,是活活被气死、羞死的。

  霍君浩的母亲打死也不信自己儿子会干出这种事。

  她跪在宫门外,磕头磕得额头见血,用自己的命向皇帝担保:我儿子绝不会叛国,求陛下彻查!

  许是霍家往日功劳太大,许是还有不少武将念着旧情求情,皇帝终于松口,派了与霍家交好的张老将军的儿子张策,亲自去北燕要个说法。

  所有人都盼着张策能带回来一个“霍君浩是假投降,忍辱负重”的奇迹。

  可张策带回来的,是彻底碾碎所有人希望的铁证。

  霍君浩,是真的降了。

  据说他在北燕混得风生水起,当上了什么客卿将军,正把霍家练兵的法子和朝廷的军阵弱点,毫无保留地教给敌人。

  最诛心的是张策带回来的那句话。霍君浩亲口说:“霍家为朝廷流干了五代人的血,可有一个善终?我不想再走这条死路了,是朝廷先对不起我们霍家!”

  “朝廷对不起霍家……”

  柳夫人听到这句话的瞬间,眼里的光彻底熄灭了。

  她所有的坚持,所有的信念,在这一刻轰然倒塌。

  当天晚上,这个刚强的女人,用一根白绫,吊死在了霍府冰冷的内堂里。

  消息传到皇宫,皇帝彻底怒了。这简直是把皇家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好!好一个霍家!五代忠烈?朕看是五代欺君!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屠刀挥下。

  鲜血,染红了霍府门前的石狮子,也染红了那块御笔亲题的“忠烈传家”匾额。

  曾经显赫无比的霍家,一夜之间,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