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杨过出关晋升宗师-《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

  她可是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自己听得过瘾,还要将这精彩绝伦的故事一字不落地记下来,等杨师弟出关了好给他补上!这可是她陆无双独家出品的“西游话本”。

  彭君看着陆无双认真的样子,眼中笑意更深,清了清嗓子,呷了口茶,便将那取经路上师徒间的故事、孙行者机智勇敢、猪八戒的惫懒、沙和尚的忠厚,以及火云洞红孩儿的后续跌宕情节娓娓道来。

  洪凌波听得专注,时而蹙眉为唐僧的固执叹息,时而为孙悟空的智勇喝彩。

  李莫愁抱着安安在一旁,看似漫不经心,手指却随着情节起伏无意识地轻拍着女儿,听到精彩处,嘴角也会微微牵动。

  唯有小龙女,倚在铺着厚厚软垫的躺椅上,闭目养神,长长的睫毛在白皙的脸上投下静谧的阴影,仿佛超然物外,但那微微侧向讲述方向的耳朵,却显露出她也在静静聆听。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一月有余。

  也许是杨过那场惊心动魄的挣扎与破茧重生带来的无形鞭策,也许是每日聆听西游故事中蕴含的坚韧与智慧潜移默化。

  更可能是古墓派这远离尘嚣、心无旁骛的环境与彭君因材施教的点拨终于水到渠成——这一日,练功石室内,几乎不分先后地,响起两声绵长而清越的吐纳之声。

  洪凌波盘膝而坐,周身气息如潮汐般鼓荡、收敛,最终归于一种更加深沉内敛的浑圆之境。

  她缓缓睁开眼,眸光湛然,举手投足间气韵流转,一股沉静却不容忽视的力量感油然而生。几乎同时,隔壁石室中,陆无双收剑而立,额角微汗,俏脸上却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光彩。

  她感觉体内经脉如同被拓宽的河道,内力奔涌不息,远比从前澎湃顺畅,对于剑招劲力的掌控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心念微动即可精细入微的境地。

  她们相视一笑,无需多言,便知彼此都已稳稳踏入了——先天后期!

  密室厚重的石门缓缓开启,带着一身清寒之气的杨过从中步出。

  他脸上再无闭关前的阴霾与挣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洗练后的沉静与内敛的锋芒。步伐沉稳,双目湛然有神,周身气息圆融贯通,再无半分滞涩之感,显然已是脱胎换骨。

  洪凌波和陆无双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欢喜地迎了上去。

  “杨师弟,你可算出来了!”洪凌波上下打量着,眼中满是惊喜,“感觉如何?是不是更厉害了?”

  陆无双也雀跃道:“看你这气度,肯定是大有收获!快说说!”

  杨过看着真心为他高兴的师姐们,心头暖意涌动,微笑拱手:

  “托师姐们挂念,此次闭关,略有所得,心境与功力皆稳固了些。”他的声音清朗沉稳,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他径直走向正在石桌旁逗弄安安的彭君,躬身行礼,声音清晰沉稳:“师父。”

  彭君抬眼,目光在杨过身上掠过,如同实质般探查了一番,随即露出满意的笑容,颔首赞道:

  “气息沉凝,浑厚圆融,九阳之刚健与挪移之精妙已呈交融之势。宗师中期根基扎实,甚好!”他语气平和,并无太多意外。

  杨过本就天赋卓绝,历经心劫磨砺,又在寒玉室这等极端环境中融汇两门旷世神功,破而后立,踏入宗师中期实属水到渠成。

  “全赖师父教诲引导,弟子不敢居功。”杨过恭敬回应,语气真挚。

  “嗯,”彭君点点头,点到即止,目光温和地转向怀中被逗得咯咯笑的安安,“根基既固,前路更深远,当步步为营,不可懈怠。”

  杨过又向一旁正在低声指点小龙女针线活的李莫愁,以及安静坐在一旁感受胎动的小龙女行礼:“师伯,师娘。”

  李莫愁含笑点头,目光在杨过身上停留片刻,赞道:“小子精气神焕然一新,比从前更显沉稳了。”

  小龙女则只是抬眸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指尖轻轻落在隆起的腹部,感受着内里生命的悸动,算是回应。

  寒暄过后,陆无双立刻献宝似的捧着厚厚一摞手抄稿跑到杨过面前:

  “杨师弟快看!这是你闭关这一个月,师叔讲的《西游记》剩下的故事和新的《水浒传》开头!我都给你抄好了!精彩极了!”封面端正写着“水浒传”三个字。

  洪凌波也凑过来,兴奋地补充:“对对对!孙悟空太威风了!还有那个豹子头林冲,被逼上梁山看得我气死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力气简直不是人……”

  杨过看着眼前娟秀工整却密密麻麻的字迹,心中感动。他接过手稿,在石桌旁坐下翻看。

  陆无双和洪凌波则坐在他身边,一边吃着孙婆婆刚端来的点心,一边叽叽喳喳地讲述着这一个月听故事的趣事,还不时好奇地追问杨过闭关时的感悟和突破细节。

  温暖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在三人身上,气氛轻松融洽。

  杨过一边快速浏览着手稿,重温那精彩纷呈的神魔故事,目光尤其在翻开《水浒传》时,在“武行者醉打蒋门神”那段顿了一顿。

  一边听着师姐们清脆的话语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暖安心的弧度。

  被人记挂、被人分享快乐的感觉……真好。

  时光如流水,转眼冬去春来。元宵节的花灯余温尚存,空气中已悄然弥漫着早春的清冽与生机。

  这一日,杨过在稳固了宗师境界之后,向彭君提出了请求。

  “师父,弟子想……前往嘉兴一趟。”杨过的声音平静而郑重,“祭拜我生身父母及姑姑(穆念慈)的埋骨之地。”

  他话音落下,陆无双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连忙接口道:“师叔!我也想回嘉兴!去看看我爹娘的墓……”说着,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的李莫愁。

  李莫愁抱着安安的手微微一顿,脸上掠过一丝复杂与释然交织的神色。

  她放下安安,走到陆无双面前,看着这个曾被自己掳走、命运因她而彻底改变的少女,眼神中带着前所未有的诚恳与歉意:

  “无双……当年之事,是师父对不住你,对不住你陆家庄满门。师父……向你赔罪了。”说着,竟微微躬身,郑重行礼。

  陆无双连忙上前扶住她,心中残留的最后一丝芥蒂,在古墓这一年多温暖平静的生活中早已消融,此刻更是烟消云散。

  她摇摇头,眼眶微红,语气却带着豁达:“师父,都过去了。在古墓,我过得很好,师父待我们也很好。您不必如此,我早已不怨了。”

  洪凌波见状,立刻嚷道:“那我也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你们两个去祭扫,路上多孤单!”她后半句带着促狭的笑意瞥向陆无双。

  陆无双脸一红,啐道:“谁要你跟着!杨师弟武功那么高,用你操心?”

  “嘿嘿,”洪凌波理直气壮,“师叔讲的《三国演义》才开了个头,你们走了,谁给我讲后面的?再说,路上肯定有新故事听!”

  彭君看着眼前三个年轻人:杨过沉静如渊,陆无双期待中带着释然,洪凌波则是一副凑热闹的欢喜模样。

  他微微一笑,点头应允:“也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山游历,增长见闻,亦是修行必经之路。过儿,”

  他转向杨过,目光深邃,“你如今修为已足,当明辨是非,遇事以智为先,以和为贵,锋芒藏于鞘中,非义不拔。”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绝不敢忘。”杨过深深一揖。

  “无双,凌波,”彭君又看向两女,“路上相互扶持,诸事多听你们杨师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