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谢谢你替我陪伴在父亲身边,替我照顾他老人家!我这个做女儿的……实在惭愧!”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下来。
郭芙和程英见状都有些慌乱,连忙上前安慰。
“娘,您别哭啊!”
“小师姐,您快别这么说!师父待我恩重如山,如同亲生父亲,能侍奉在师父左右,是程英的福分,何谈‘代替’?这些都是师妹我心甘情愿、应当应分之事。”
程英扶着黄蓉坐下,柔声劝解道。
好一阵安抚,黄蓉才渐渐平复了情绪。她看着程英,眼中充满了感激和信任:“好,好孩子。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父亲他……这些年,很不容易吧?”
程英点点头,开始轻声讲述起这些年伴随黄药师在江湖中的一些见闻。
她并没有刻意渲染苦难,只是平静地叙述着那些寻访古迹、钻研学问、偶尔出手管管不平之事的日常。
然而,黄蓉却能从那些平淡的叙述中,听出父亲晚年的孤寂清冷,以及那份对逝去妻子和女儿的深深牵挂。
程英话语间流露出的对师父发自内心的敬爱与关怀,更是让黄蓉动容。
听着听着,黄蓉的心绪再次起伏,但这次更多是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深深的思念。
程英讲完后,黄蓉沉默良久,望着窗外古墓幽暗的石壁,仿佛能看到父亲那清瘦孤高的身影在江湖中飘泊。
“小师妹,”黄蓉深吸一口气,做出决定,“听你方才说,父亲他老人家就在这终南山附近活动?”
“是的,”程英点头,“师父前些日子追踪一条重要线索去了,应该就在这左近。他交代过,一旦有了确切消息,会设法联系我的。”
“好!”黄蓉眼中闪过一丝激动,“那我便再多叨扰彭前辈几日!”
她原本计划今日或明日便启程返回襄阳,此刻得知父亲就在附近,那份渴望见到多年未见的父亲的迫切心情瞬间压倒了一切。
“若父亲联系你,烦请小师妹务必告知我一声!”
“小师姐你放心,”程英郑重应下,“一旦有师父的消息,晚辈定当第一时间告知。”
黄蓉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离开女儿小院时,她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走在古墓静谧的回廊中,那份对舒适便利环境的眷恋再次悄然浮现,与即将可能见到父亲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她抬头看了看这被奇异力量改造得温暖明亮的古墓空间,心中那个曾被女儿无心播下的种子——“一直住在这里就好了”——仿佛被这期待浇灌,悄然又滋长了几分。
得了彭君一句淡然却清晰的“随意”二字,黄蓉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她此刻归心似箭的对象,已从襄阳悄然转向了可能就在左近的父亲黄药师。
留在古墓,既是为了等父亲的消息,也是……对这舒适得超乎想象的“神仙洞府”多一份探索和眷恋。
黄蓉的目光不经意地落在彭君那张过分年轻俊朗的脸上,心中那份笃定的“老怪物”认知让她生不出半分旖旎,只有高山仰止的敬畏。
然而,纯粹的审美欣赏是无法抑制的。即便是她这等境界,也不得不承认,抛开那深不可测的底蕴不谈,单论这副皮囊,彭君也堪称世间罕有。
这份俊美不同于杨过的少年飞扬,也迥异于父亲黄药师年轻时的狂狷邪魅,而是一种融合了疏离、淡漠与掌控感的奇异魅力,仿佛天工精雕细琢,却又带着俯瞰人间的神性。
尤其当将他与身边两位同样绝色的女子相比时,这种感觉更甚。小龙女之美,是九天寒月,清冷孤绝,不染尘埃。
李莫愁之美,是带刺罂粟,艳丽诡谲,暗藏致命的毒素。而彭君……就像是深渊之上的星空,神秘莫测,吸引人仰望,却又深感自身的渺小。
“难怪李莫愁那女人……”黄蓉心思电转,瞬间明白了李莫愁那份近乎偏执的痴缠从何而来。面对这般人物,甘心做小恐怕都有人排着队。
她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对靖哥哥的心意更是坚如磐石。
放下杂念,黄蓉在女儿郭芙的雀跃引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起这座被彭君以神鬼莫测手段改造,又经青蘅灵心妙手点缀的奇异花园。
行走其间,黄蓉心中愈发惊叹。彭君的大手笔奠定了格局的基础,移栽奇花异草,引入活水溪流,甚至仿佛改变了部分区域的地脉风水,使得这深藏地下的空间生机盎然,灵气沛然。
而青蘅的布置则更显匠心独运,符合黄蓉这样讲究生活情趣之人的审美。移步换景,曲径通幽处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小巧思:
几株翠竹掩映着嶙峋怪石,一丛繁花恰到好处地遮挡了视线却又引人探究,藤蔓缠绕的休憩小亭精巧可爱。这与她桃花岛的布局理念颇有共通之处,却又因环境限制而别具一格,更显匠心。
“青蘅姑娘真是蕙质兰心,”黄蓉由衷赞道,拉着青蘅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园艺心得,“此处若再添一株垂丝海棠,春日开花时,粉瓣飘落溪中,想必更添意境。”
“郭夫人好眼光!”青蘅眼眸一亮,遇到懂行之人,她也打开了话匣,“弟子也正有此意,只是此地光照还需调整,待师父有空时请教一下阵法布置便好……”
两人围绕着花草布局、光照调节、水流走向谈得颇为投机,倒让一旁的郭芙有些插不上话,却也乐见母亲对小师妹的欣赏。
当夜幕降临,黄蓉才真正感受到这座古墓群落被改造得何等惊世骇俗。
那些镶嵌在石壁、悬于廊顶、点缀在花园各处的“灯具”,并非寻常烛火油灯,而是散发出如同白昼般稳定、明亮、毫无摇曳的光辉!
整个庞大而幽深的古墓空间,在柔和明亮的光线下纤毫毕现,恍如被仙人施展了“永昼”之术。
白日里欣赏过的花园,在纯白明亮的灯光下展现出另一番迥异于这个时代的风情。奇石流水、奇花异草仿佛披上了一层晶莹的光晕,如梦似幻。
而点缀在花园边缘或角落的十几处三合院群落,此刻也清晰地显露出轮廓。灯火通明的小院,窗棂透出温暖的光。
若非身处其中,谁能想到这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居住群落,其背后不过数步之遥,便是那座令人闻之色变的“活死人墓”?
此情此景,饶是见多识广的黄蓉,也不禁生出一种时空错乱的恍惚感。
更令她惊喜的是古墓中储存的食材与调味品。许多蔬果新鲜得如同刚摘下,更有许多她从未见过、甚至无法理解的包装食材。
最让她这个厨艺大家心花怒放的,是那些前所未见的调味料——色泽纯净、味道浓郁而层次分明的“精盐”;
滋味鲜美远超虾蟹熬制的“味精”;辛辣醇厚的“酱油”;香浓的“蚝油”……这些现代调味料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她的料理可能性。
心痒难耐之下,黄蓉亲自下厨,利用这些绝佳的食材和神奇的调味料,精心烹制了几道自己的拿手好菜:
改良版的“叫化鸡”香气四溢,鸡肉嫩滑入味;一道“玉笛谁家听落梅”的意境菜,在鲜味素的提点下,汤清味醇,鲜得让人舌底生津;
更有一道创新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利用冰箱里取出的嫩豆腐和新鲜菌菇,口感滑嫩,滋味丰富。
当佳肴上桌,香气弥漫开来时,连一向对饮食清淡的小龙女都多看了几眼。彭君品尝之后,眼中也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赞赏,他放下筷子,由衷感慨道:
郭芙和程英见状都有些慌乱,连忙上前安慰。
“娘,您别哭啊!”
“小师姐,您快别这么说!师父待我恩重如山,如同亲生父亲,能侍奉在师父左右,是程英的福分,何谈‘代替’?这些都是师妹我心甘情愿、应当应分之事。”
程英扶着黄蓉坐下,柔声劝解道。
好一阵安抚,黄蓉才渐渐平复了情绪。她看着程英,眼中充满了感激和信任:“好,好孩子。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父亲他……这些年,很不容易吧?”
程英点点头,开始轻声讲述起这些年伴随黄药师在江湖中的一些见闻。
她并没有刻意渲染苦难,只是平静地叙述着那些寻访古迹、钻研学问、偶尔出手管管不平之事的日常。
然而,黄蓉却能从那些平淡的叙述中,听出父亲晚年的孤寂清冷,以及那份对逝去妻子和女儿的深深牵挂。
程英话语间流露出的对师父发自内心的敬爱与关怀,更是让黄蓉动容。
听着听着,黄蓉的心绪再次起伏,但这次更多是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深深的思念。
程英讲完后,黄蓉沉默良久,望着窗外古墓幽暗的石壁,仿佛能看到父亲那清瘦孤高的身影在江湖中飘泊。
“小师妹,”黄蓉深吸一口气,做出决定,“听你方才说,父亲他老人家就在这终南山附近活动?”
“是的,”程英点头,“师父前些日子追踪一条重要线索去了,应该就在这左近。他交代过,一旦有了确切消息,会设法联系我的。”
“好!”黄蓉眼中闪过一丝激动,“那我便再多叨扰彭前辈几日!”
她原本计划今日或明日便启程返回襄阳,此刻得知父亲就在附近,那份渴望见到多年未见的父亲的迫切心情瞬间压倒了一切。
“若父亲联系你,烦请小师妹务必告知我一声!”
“小师姐你放心,”程英郑重应下,“一旦有师父的消息,晚辈定当第一时间告知。”
黄蓉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离开女儿小院时,她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走在古墓静谧的回廊中,那份对舒适便利环境的眷恋再次悄然浮现,与即将可能见到父亲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她抬头看了看这被奇异力量改造得温暖明亮的古墓空间,心中那个曾被女儿无心播下的种子——“一直住在这里就好了”——仿佛被这期待浇灌,悄然又滋长了几分。
得了彭君一句淡然却清晰的“随意”二字,黄蓉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她此刻归心似箭的对象,已从襄阳悄然转向了可能就在左近的父亲黄药师。
留在古墓,既是为了等父亲的消息,也是……对这舒适得超乎想象的“神仙洞府”多一份探索和眷恋。
黄蓉的目光不经意地落在彭君那张过分年轻俊朗的脸上,心中那份笃定的“老怪物”认知让她生不出半分旖旎,只有高山仰止的敬畏。
然而,纯粹的审美欣赏是无法抑制的。即便是她这等境界,也不得不承认,抛开那深不可测的底蕴不谈,单论这副皮囊,彭君也堪称世间罕有。
这份俊美不同于杨过的少年飞扬,也迥异于父亲黄药师年轻时的狂狷邪魅,而是一种融合了疏离、淡漠与掌控感的奇异魅力,仿佛天工精雕细琢,却又带着俯瞰人间的神性。
尤其当将他与身边两位同样绝色的女子相比时,这种感觉更甚。小龙女之美,是九天寒月,清冷孤绝,不染尘埃。
李莫愁之美,是带刺罂粟,艳丽诡谲,暗藏致命的毒素。而彭君……就像是深渊之上的星空,神秘莫测,吸引人仰望,却又深感自身的渺小。
“难怪李莫愁那女人……”黄蓉心思电转,瞬间明白了李莫愁那份近乎偏执的痴缠从何而来。面对这般人物,甘心做小恐怕都有人排着队。
她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对靖哥哥的心意更是坚如磐石。
放下杂念,黄蓉在女儿郭芙的雀跃引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起这座被彭君以神鬼莫测手段改造,又经青蘅灵心妙手点缀的奇异花园。
行走其间,黄蓉心中愈发惊叹。彭君的大手笔奠定了格局的基础,移栽奇花异草,引入活水溪流,甚至仿佛改变了部分区域的地脉风水,使得这深藏地下的空间生机盎然,灵气沛然。
而青蘅的布置则更显匠心独运,符合黄蓉这样讲究生活情趣之人的审美。移步换景,曲径通幽处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小巧思:
几株翠竹掩映着嶙峋怪石,一丛繁花恰到好处地遮挡了视线却又引人探究,藤蔓缠绕的休憩小亭精巧可爱。这与她桃花岛的布局理念颇有共通之处,却又因环境限制而别具一格,更显匠心。
“青蘅姑娘真是蕙质兰心,”黄蓉由衷赞道,拉着青蘅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园艺心得,“此处若再添一株垂丝海棠,春日开花时,粉瓣飘落溪中,想必更添意境。”
“郭夫人好眼光!”青蘅眼眸一亮,遇到懂行之人,她也打开了话匣,“弟子也正有此意,只是此地光照还需调整,待师父有空时请教一下阵法布置便好……”
两人围绕着花草布局、光照调节、水流走向谈得颇为投机,倒让一旁的郭芙有些插不上话,却也乐见母亲对小师妹的欣赏。
当夜幕降临,黄蓉才真正感受到这座古墓群落被改造得何等惊世骇俗。
那些镶嵌在石壁、悬于廊顶、点缀在花园各处的“灯具”,并非寻常烛火油灯,而是散发出如同白昼般稳定、明亮、毫无摇曳的光辉!
整个庞大而幽深的古墓空间,在柔和明亮的光线下纤毫毕现,恍如被仙人施展了“永昼”之术。
白日里欣赏过的花园,在纯白明亮的灯光下展现出另一番迥异于这个时代的风情。奇石流水、奇花异草仿佛披上了一层晶莹的光晕,如梦似幻。
而点缀在花园边缘或角落的十几处三合院群落,此刻也清晰地显露出轮廓。灯火通明的小院,窗棂透出温暖的光。
若非身处其中,谁能想到这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居住群落,其背后不过数步之遥,便是那座令人闻之色变的“活死人墓”?
此情此景,饶是见多识广的黄蓉,也不禁生出一种时空错乱的恍惚感。
更令她惊喜的是古墓中储存的食材与调味品。许多蔬果新鲜得如同刚摘下,更有许多她从未见过、甚至无法理解的包装食材。
最让她这个厨艺大家心花怒放的,是那些前所未见的调味料——色泽纯净、味道浓郁而层次分明的“精盐”;
滋味鲜美远超虾蟹熬制的“味精”;辛辣醇厚的“酱油”;香浓的“蚝油”……这些现代调味料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她的料理可能性。
心痒难耐之下,黄蓉亲自下厨,利用这些绝佳的食材和神奇的调味料,精心烹制了几道自己的拿手好菜:
改良版的“叫化鸡”香气四溢,鸡肉嫩滑入味;一道“玉笛谁家听落梅”的意境菜,在鲜味素的提点下,汤清味醇,鲜得让人舌底生津;
更有一道创新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利用冰箱里取出的嫩豆腐和新鲜菌菇,口感滑嫩,滋味丰富。
当佳肴上桌,香气弥漫开来时,连一向对饮食清淡的小龙女都多看了几眼。彭君品尝之后,眼中也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赞赏,他放下筷子,由衷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