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年大收获-《重生香江:从上官小宝徒弟开始》

  1982年1月20日,

  距离林潮宗返回香江已经快过去一周。

  在过去的近一个月里,林潮宗在米国,成功地收购联美,合并组建漫威联美影业。

  让漫威集团一跃成为好莱坞八大巨头之一。

  在圣诞节期间,由漫威影业发行的电影《电锯惊魂》更是引起了轰动。

  这部恐怖片在上映的第三周,票房成功突破1亿美元。

  成为漫威首部票房破亿的电影,同时也创造了好莱坞恐怖片电影史上的新纪录。

  不过,在进入第四周之后,《电锯惊魂》的票房增长逐渐趋缓。

  这部电影预计上映六周,现在日票房降至约100万美元左右。

  根据市场预估,最终下映时,票房有望达到1.4亿美元左右

  漫威影业并购联美后,有了国际发行渠道,现在已经启动全球发行计划。

  《电锯惊魂》将于2月份陆续在全球60多个国家上映,在全球收割票房。

  市场对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预估,可达2.5亿至3亿美元之间。

  林潮宗刚回到香江的第一天,就遭遇了启德机场的记者围堵。

  记者对他的提问都是有关电影公司。

  面对众多媒体的长枪短炮,他虽然并未过多言语。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媒体对他的热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各大媒体头条,几乎都被他收购米国电影巨头的新闻所占据。

  这可是香江电影行业自出现以来,从未有人能够达成的壮举!

  娱乐圈本就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林潮宗这样的丰功伟绩,自然成为了媒体们竞相报道的热门话题。

  这几天,关于他的各种消息铺天盖地,简直养活了香江大量的报社。

  尤其是那些小报社,更是抓住这个机会,大肆渲染林潮宗的花边新闻。

  他们声称林潮宗之所以收购联美影业,完全是为了能够借机泡到那些国际女星。

  按照这些小报社的说法,林潮宗在米国的这一个月,简直就是夜夜笙歌,将好莱坞的女星们都泡了个遍。

  不仅如此,这些小报社还故意拉仇恨,嘲讽香江的富豪们太过低俗,只会泡香江的女星,应该向林潮宗学习,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骑大洋马,喝洋酒,才是真男人

  这让黎咏诗和关之灵两女大吃飞醋。

  私下里没少找他切磋武艺,试探他有没有向国际女星交公粮。

  好在林潮宗这事本钱雄厚。

  在米国被薇薇安天天压榨,弹药依然充足。

  林潮宗这几天,也不是天天只干交公粮的事情。

  临近农历新年,几家公司里的事务堆积如山,让林潮宗应接不暇。

  林潮宗几乎每天都被各种会议缠身,忙得不可开交。

  这些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公司在 1981 年的收获,为新的一年制定发展战略。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唐控股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总利润高达 41.1 亿港元。

  去年在营收方面,大唐控股可能不是香江地区最高的公司。

  但在利润方面,它绝对是今年香江企业中最赚钱的一家。

  大唐控股旗下的大唐文化娱乐集团,为公司贡献了高达 8.4 亿港元的利润。

  其中,漫画、电视台以及 Ip 授权业务的利润占据了八成。

  大唐报业则贡献了剩余的两成利润。

  五洲潮玩也为公司带来了 2.3 亿港元的利润。

  特别是在下半年,《四驱车》玩具的热销成为了利润的主要来源。

  年报公布后,大唐控股的股价连续上涨了一周,市值更是一举突破了 24 亿港元。

  这一出色的业绩,让资本市场对五洲潮玩的股票估值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调高了对其的预期。

  许多财经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后指出,如今大唐文化的Ip开发取得成功。

  五洲潮玩将会成为众多庞大Ip的最大受益者。

  这些专家对五洲潮玩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们预计明年将会是五洲潮玩的丰收之年。

  新收购的大唐服饰在新品牌推出后,表现出色,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盈利3.2亿港元。

  资产市场对新潮品牌十分看好,纷纷给出高溢价评估。

  公司市值也成功突破了50亿港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真正赚钱的还得是五洲游戏。

  其中,经典游戏《五洲方块》因游戏大赛的举办而重焕生机,迎来第二春。

  新发行的《四驱车》和《大金刚》两款游戏,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大受欢迎,销量节节攀升。

  在香江游戏展会上,这两款游戏大放异彩,狂销7亿多美元。

  随着游戏的持续推广,下半年它们又陆续为公司贡献了4亿多美元的营收。

  五洲游戏今年的总营收高达13.6亿美元,利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44亿美元。

  有这么高的利润,完全因为游戏创意研发投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降低了大量的试错成本。

  这一成绩,使得五洲游戏在全球游戏公司中脱颖而出。

  仅次于行业巨头雅达利,成为名副其实的游戏巨头。

  若单从盈利角度考量,五洲游戏更是超越了雅达利,荣登全球第一的宝座。

  只是这一消息并没有公布。

  外界并不知情。

  游戏是一个占据用户大量时间的行业,人一天24小时,时间就那么多,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

  五洲游戏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仅仅凭借三部游戏,它就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巨头。

  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传奇故事,但实际上,在游戏行业中,这样的成功案例并不罕见。

  东瀛的太东公司,它仅仅依靠一款名为《太空侵略者》的游戏,就成为了游戏巨头,连续多年享受着这款游戏带来的红利。

  在游戏行业中,创意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林潮宗并没有公开五洲游戏的具体利润,但是游戏的流水走银行,产品要走海运,只要有心人去调查,还是能够大致估算出其价值。

  即便是这种粗略的估算,也让香江商界震惊。

  看到五洲游戏如此辉煌的业绩,不少企业都心动了,纷纷打起了从五洲游戏挖人的主意。

  希望能够借助这些人才力量,开设自己的游戏公司。

  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除了少数幸运儿能够勉强维持生计外,大部分游戏公司忙活了大半年,不仅没有盈利,反而亏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