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银行闭环谋划-《重生香江:从上官小宝徒弟开始》

  林潮宗在鹏城投资的玩具、服装工厂,工人数量已经增加到了5000人。

  成为鹏城最大工业基地。

  是目前港商中,投资大陆实业第一人。

  老人家很欣赏林潮宗做法。

  林潮宗刚才提出的地产商合作方案,更是让他眼前一亮。

  大陆企业很讲究规模效应,也更清楚这种联合合作的好处。

  王会长相信,林潮宗抛出的文娱综合体项目,能够让今天在场的大量地产商,都有存活下去的希望。

  “林先生,新年快乐!”王会长微笑道:“非常感谢你对鹏城的支持!

  也非常感谢你旗下电视台对大陆的公正报道。”

  “王会长客气我在鹏城投资,也是为了降低成本,我们最多算是互惠互利!”林潮宗谦虚道:“至于新闻报道,我们都是真实报道。”

  林潮宗本着能不占大陆的便宜,最好还是别占。

  对大陆的投资,他只有一个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林先生,有时间可以多回大陆看看,除了鹏城以外,还有许多地方都值得投资。”王会长意有所指的说道。

  “一定,一定!”林潮宗满脸笑容道。

  就在这时,王明德、周昌隆走到林潮宗身旁。

  “林生、包生、王会长,打扰你们了!”王明德一脸抱歉。

  “王生,是想清楚是否合作了吗?”林潮宗微笑道。

  “林生,我们是非常想和您合作,只是……”王明德脸上闪过一丝为难。

  “有什么难处,不妨直说。”林潮宗开口问道。

  “林生,不瞒您说,我们明德地产目前负债很重。”王明德有些苦涩的说道:

  “其中欠你们恒隆银行,不,应该是大唐银行,就有5000万港元,如果我和你们合作,能不能缓一点催还贷款?

  利息上,我们可以多给两个点都行。”

  “还有这回事!”林潮宗有些诧异。

  前身恒隆银行,总计有十几亿的贷款,都是流向地产行业。

  但是具体带给了谁,他可不清楚。

  林潮宗没想到自己还是王明德的大债主。

  有些哭笑不得的看向袁恬凡。

  袁恬凡暗自回忆了一下,就微微点了点头。

  王明德的提醒,倒是给了林潮宗另一个思路。

  一个闭环生态思路。

  他很清楚,在没有互联网时代的万达模式,有多受欢迎。

  这种集休闲娱乐办公于一体的综合体,只要一开业,必然成为人流集中地。

  这也意味着,凡是和他合作的地产商,自己不作死,必然赚的盆满钵满。

  恒隆银行留下的高风险地产贷款,完全可以转化为黄金贷款项目。

  林潮宗微微思考后,心中已经有了大致思路。

  故作沉吟后,说道:“王生,不知道你们明德地产有多少银行欠款?”

  林潮宗现在是他唯一救命稻草,王明德立马老实回答:

  “明德地产总计有8000万港元银行贷款,另外3000万是在汇丰。

  最近给我们下达了最后通知,腊月初八之前如果不能还上,就要申请将我的公司破产清算。

  汇丰实在欺人太甚。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它是盯上了我在旺角的地皮。

  想要通过断贷催债来逼迫我。”

  王明德说着,脸上露出气愤之色。

  “王生,你看这样行不行?”林潮宗微笑道:“你欠我们大唐银行5000万贷款,我可以暂缓,也不要你加利息。

  甚至我还可以给你一笔贷款。

  但你必须将在汇丰的贷款转移到大唐银行,昌隆地产以后的银行业务要在大唐银行完成。

  文娱综合体项目,如果需要融资,我们大唐银行也可以提供贷款。”

  “真的吗?”王明德有些不敢置信。

  “当然是真的。”林潮宗再次肯定道。

  王明德感觉自己有些晕乎乎,自己只是想要暂还贷款。

  没想到还有这好处,连后续的融资问题都一并解决。

  一旁的周昌隆也站不住了,急忙说道:

  “林生,我们昌隆地产也在大唐银行有4000万港元贷款,目前也快要到期。

  另外,我们在汇丰也有5000万的贷款,不知道能不能和大唐银行合作。

  我愿意将公司所有的银行业务,全部交给大唐银行。”

  “当然可以!”林潮宗微笑道:

  “不过我们对贷款也有一些条件,除了转移其他银行的贷款融资外,后续的贷款必须用在文娱综合体上。

  必须在大唐银行设立监管账户,由我们监管资金专项使用。

  包括后续围绕文娱综合体,建造的住宅项目融资,也必须在大唐银行进行融资。

  如果你们同意的话,等年后开工,可以到大唐地产和大唐银行谈合作。”

  “同意,同意……”周昌隆急忙点头答应。

  只要大唐银行愿意融资,那他们地产公司,债务危机立马就能缓解。

  林潮宗刚才的声音没有丝毫掩饰,有不少人都听到。

  很快就传遍整个宴会厅。

  其他中小地产商听到还有这好事。

  就已经心动,想要合作的他们,此时更加心动。

  纷纷围着林潮宗,想要洽谈合作。

  “林生,你想要缓解大家贷款压力,这是好心。”包玉冈有些担心道:“可是大唐银行资金足够吗?

  地产现在毕竟还没有复苏,一旦贷出太多,可能引发第三次挤兑危机。”

  “问题应该不大。”林潮宗语气轻松的说道:

  “想所有的贷款,加起来应该也不足百亿港元。

  这点钱我还出得起,用不着储户的贷款。”

  听到这话, 整个宴会厅响起了一片咽口水的声音。

  他们知道林潮宗是现金王,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现金。

  百亿港元的现金都说的轻描淡写。

  这简直了。

  林潮宗当然不是这么好心做善事。

  地产行业毕竟是银行最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

  更主要的是,这个年代的地产贷款利息高的离谱。

  1980年米国总统里耿上台,后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打击通胀,间接推动香江利率大幅急升。

  1981年10月7日,香江最优惠利率升至20%的历史高水平,楼宇按揭利率更升至21%。

  相当于地产公司申请一笔银行贷款,百万一年利息就要还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