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电影交易盛况-《重生香江:从上官小宝徒弟开始》

  林潮宗带着许客等人接受记者采访时。

  在地下一层的电影交易市场,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这个占地1.3万平方米的交易市场,被划分为不同区域,每个展位前都挤满了洽谈业务的片商。

  在大唐影业的展位前,等待洽谈的片商已经排起了长队。

  来自东瀛的东宝公司,代表小林一郎第一个走进洽谈室。

  “我们希望能获得《蜀山》在东瀛的独家发行权。”小林开门见山地说道。

  负责海外发行的副总裁周庆生摇了摇头,微笑着报价:“小林先生,你应该知道我们老板还是联美影业总裁。

  在全球都有电影发行渠道。

  并且我们老板还在去年收购了东瀛院线,现在院线已经增加到76家电影院。

  你想要获得独家授权,根本就不可爱。

  我可以同意东宝院线加入联映。

  但不接受买断,只谈票房分成。”

  小林一郎也知道不太可能,刚才想要独家授权,只是为了试一试。

  不成功,也可以为接下来的谈话没有下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讨价还价,最终大唐影业以制片方拿到35%分成,联美以发行方拿到17%分成。

  东宝以发行方,获得剩下48%票房分成。

  这个票房分成是好莱坞的国际惯例。

  一开始,小林一郎还不同意。

  认为大唐文化是香江公司,放映的电影也不是好莱坞电影,想要压制分成。

  周庆生可不是其他香江电影公司员工,有林朝中这位全球电影行业大佬撑腰,硬生生吃下了好莱坞分成标准分成。

  签约的那一刻,双方举香槟庆祝,这是今天达成的第一笔大额交易。

  随后又以来自高卢国的代表达成欧洲发行权。

  采用的是同样的分成方式。

  至于南美洲、中东,还有其他小地方,用的是直接买断的方式合作。

  仅仅一个上午,《蜀山》的海外预售额就已经突破七百万美元。

  《蜀山》电影,还同全球大多数发达国家达成票房分成合同。

  可以说,电影还没有上映,光靠卖版权就已经快收回成本。

  大唐影业卖版权,可不仅仅是卖的蜀山版权,还有大唐影业其他电视剧、电影版权。

  大唐文化旗下电视剧,在亚洲可是相当有市场。

  全球也有不少影响力。

  总计销售额已经达到1500万美元。

  这才第一天,今年的影视版权交易,很有可能再创新高。

  在联美公司的展位,一场特别的交易正在进行。

  虽然《E.t.外星人》已经在全球下映,但欧洲一家电视台的代表看中了它的电视播映权。

  “我们愿意出二百万美元,购买五年的电视播映权。”来自英国bbc的采购经理说。

  这个价格让在场的人都感到惊讶。

  毕竟电影已经上映过一轮,这个价格在当时堪称天价。

  更让令人惊讶的是,联美选择居然没同意。

  表示要等到电影颁奖结束再谈。

  看来是对拿奖充满了信心。

  谁都知道电影一旦获奖,版权费翻倍,翻几倍都有可能。

  可敢去赌的又有几家呢?

  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的电影一定获奖。

  邵氏老片展位,也获得了一笔意外大收益。

  邵一夫别出心裁地将一百部邵氏经典电影打包成东方经典系列,吸引了众多欧美录像带发行商的关注。

  这个建议也是林潮宗给出的主意。

  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他也不介意帮助香江本土电影。

  只靠他单打独斗,香江电影行业很难碰撞出火花。

  “这些老电影在欧美市场很有潜力。”一位米国录像带公司的代表说道:

  “我们愿意出1200万港元购买这个套餐。”

  “太低了,最少5000万港元。”

  “太高了,1300万港元!”

  “4500万港元!”

  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以2500万港元达成合作。

  这可把邵一夫高兴坏了。

  这些老电影,只能放在片库里吃灰。

  没想到现在发挥余热大赚一笔。

  交易市场内,各种语言的交谈声、计算器的按键声、打印机的运作声交织在一起。

  电影版权交易,一时间好不热闹。

  来自不同国家的片商们时而激烈争论,时而举杯庆祝,每一个签约仪式都伴随着香槟开启的声响。

  中午时分,交易市场旁的餐饮区座无虚席。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一边用餐,一边继续着商业谈判。

  在这里,一盘炒饭可能价值百万,一杯奶茶可能成就一桩跨国交易。

  “这才是电影节的精髓所在。”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制片人感慨道:

  “在这里,电影不仅是艺术,更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去年杰克林在电影节上说的这句话,我现在更加认同。”

  下午,各个展位开始统计成交额。

  不断有工作人员将最新的交易数据,送到组委会办公室。

  马维聪看着手中的报表,脸上露出欣喜笑容:“林生,仅仅第一天,交易额就已经突破4亿港元!

  比我们预想中还要多。”

  “这点交易只是开胃菜。”林潮宗笑道:

  “等到电影颁奖结束,那些获奖电影,版权费才是大头。”

  采访结束后,林潮宗站在交易市场的二楼,俯视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看到来自东西方的电影人在这里交流、交易、合作,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景象。

  现在已经是第二届,盛况更胜去年。

  一个国际电影节底蕴很重要。

  这个东西很多时候要靠时间积累。

  现在香江国际电影节,每两届都生意红火。

  只要再持续几年积累口碑,全球的电影参展商,都会自发的前来参加。

  到那时,香江国际电影节的地位才会稳固。

  傍晚,当第一天的活动接近尾声时,会展中心外的电视墙上,开始滚动播放当日的交易成果。

  每当有破纪录的交易额出现,围观看热闹电影人、游客、香江市民都会发出阵阵欢呼。

  3月9日,电影版权交易取得开门红之后,后续几天交易额虽然不如第一天。

  可每天交易额,基本都能保持在5000万港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