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试-《华娱从02驻唱开始》

  北电出完成绩后,紧着而来的是中戏三试,是的中戏还有三试,不仅有三试,还有四试也就是终试。

  依旧是寒冷的京城,依旧是开着车的王轩,依旧是中戏的考场。

  今天的考场里闷得很。窗户开了一条缝,吹进来的风带着几分早春的凉意。墙上的挂钟“嗒嗒”走着,每一秒都像在敲打心弦。

  第一位考生 —— “悲惨堆砌型”

  报号完毕,他走到场中央,动作拘谨,双手紧紧搓着裤缝,脚尖不自觉地踢地板。考官一句:“孤独的老人,请开始。”

  男生深吸一口气,双肩猛地一抖,像是在努力进入角色。他慢慢弯下腰,手扶着想象中的床沿,嘴里发出低低的咳嗽声。

  “老……老人……躺在床上……咳咳……”

  他故意让嗓音沙哑,还用手捂住嘴,身体剧烈颤抖。

  他伸出手,虚空中去够一个药瓶,又抖抖索索地拧开盖子,把几粒“药片”倒在手心,然后仰头,艰难地吞下去。动作夸张,喉咙鼓动得很用力,甚至还咳嗽两声,好像真被药卡住了。

  “可是……没有钱买药……只能随便吃点便宜的……”

  他声音越来越哽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整个人几乎要崩溃。

  他扑通一声,猛地躺倒在地板上,四肢张开,呼吸急促,然后缓缓垂下手臂。

  最后,他用微弱的声音说:“老人……走了……一个人……”

  场上安静几秒。

  考官们互相看了一眼,表情平淡。

  其中一位低声对旁边的同事说:“这不是表演,这是哭戏堆砌。”

  另一位只摇头,把笔轻轻放下。

  男生气喘吁吁地爬起来,眼神期待,却换来冷冷一句:“可以了。”

  他脸色发白,僵硬鞠躬,下台时,手心的汗几乎把裤子都印湿了。

  第二位考生 —— “科幻大片型”

  上场的是个长发女生,眼神兴奋,步子轻快,甚至带着点笑意。

  考官重复:“孤独的老人,请开始。”

  她立刻张开双臂,仰头望向天花板,声音洪亮:“我是宇宙最后的幸存者!我的星球,已经毁灭……”

  她双手猛地一合,模仿“爆炸”的动作,还配上口技:“轰——!”

  “我流落到地球,没有同伴,没有同类,所以,我孤独!”

  她说着,身体蜷缩,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假装瑟瑟发抖。

  忽然,她又猛地跳起来,两手往前一推,像在发射光波:“可是,当我看到地球人也面临危险时,我决定——用最后的能量保护你们!”

  她大步跨前,张开双手,仿佛要挡住一场天崩地裂。

  “光啊——!”她喊得震天响,身体用力一震,像是能量耗尽,然后慢动作倒下。

  最后,她摊开四肢躺在地上,脸上带着英勇的微笑,仿佛完成了一场壮烈的牺牲。

  台下安静了三秒。

  一个考官微微皱眉,把手里的资料夹合上,淡淡说:“好。”

  他的“好”并不是夸赞,而是“你可以下去了”的信号。

  女生还愣着,似乎没意识到问题出在哪儿,直到考官加一句:“下一个。”

  她脸上的笑意顿时僵住,低下头,尴尬地走下台。

  第三个考生 —— “临时补救型”

  戴眼镜的男生上台时,腿有点抖,推了推眼镜,声音发颤:“我演的是《胡同里的老人》。”

  他先做了一个开门动作,笑呵呵地往外探头:“哎,早啊,张婶!”

  然后挥手:“李大爷,今儿早点真香啊!”

  他模仿街坊的热闹场景,眼睛还眯成一条缝,笑容可掬。

  走来走去,比划着油条、豆浆,甚至学了孩子背书包跑的动作。场面很热闹。

  可突然,他停下来,愣了一下,仿佛才想起题目。

  “可是……老人其实很孤独。”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身体僵硬,声音没有任何起伏。

  他低下头,沉默几秒,又补一句:“因为……儿子常年不回家……所以,他很孤独。”

  说完,眼神躲闪,手不知道该往哪儿放,只能傻站着。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前面是热闹的胡同场景,后面是干巴巴的“孤独”,完全割裂,像是硬拗主题。

  考官只看了几秒,其中一位连笔都没动,直接说:“可以了。”

  声音冷漠,毫无情绪。

  男生脸涨得通红,慌慌张张鞠躬,连下台的步子都乱了。

  氛围凝固

  三位考生接连碰壁,考场的气氛彻底沉重下来。

  有人偷偷攥紧拳头,指节发白;有人心口剧烈起伏,几乎要喘不上气。

  他们暗自揣度:是不是悲惨不行?是不是宏大不行?是不是写热闹也不行?

  仿佛无论怎么演,都难逃那冷漠的一句:“可以了。”

  压抑感在空气里弥漫开来。

  考生们一个个僵硬地坐着,等待自己的名字被叫到。

  是不是觉得这三个考生很拉跨,跟闹着玩似的,这其实已经算表现好的了,毕竟考试题目是当场出的,在之前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能够临场回答出来就很不错了。

  到王轩的时候,为了凸显自己的不同,我们的王轩又搞特立独行了,装杯开始。

  “镜头一,特写。”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老人的手,布满皱纹,轻轻推开一扇木门。门轴吱呀一声,像是岁月发出的叹息。”

  几个考官的笔停了下来。

  “镜头二,远景。京城的一条小胡同,夜色昏黄。孤零零一盏路灯,把老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衬衫,脚下是一双快要磨穿的布鞋。胡同里静得出奇,能听见布鞋摩擦石板的沙沙声。”

  王轩的语气不急不缓,像在切分镜头。

  “镜头三,中景。老人走到胡同中央,停下,伸开手臂。他开始跳舞。动作有些笨拙,步子也不稳,但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抬手,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认真。”

  考官们彼此对视了一下,神色渐渐变了。

  “镜头四,特写。老人微微张嘴,自顾自哼着曲调。嗓子沙哑,声音发抖,可眼神亮了起来。那是他年轻时在工厂文艺汇演上跳过的舞步,几十年没动过了,可他还记得。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舞台。”

  “镜头五,推拉。胡同的灯影里,他的身影被拉得修长。他一个人,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旋转,衣角在风里晃动。那不是滑稽,而是温柔。”

  王轩停了一下,目光扫过考场:“镜头六,主观镜头。从一扇窗帘后,有人偷偷看着。他们看到一个孤独的老人,却忍不住笑了,不是嘲笑,而是被触动。因为在黑暗里,这个人仍然给自己点了一盏灯。”

  他收住声音,语气平静:“孤独,不一定是悲惨。孤独,也可以是人与自己的对话,是偷偷留给生活的一点火光。”

  话音落下,教室里一片寂静。

  过了几秒,一位考官笑了,合上笔记本:“这小子,会写剧本。”另一位考官点头,眼里带着光,像是看到了未来的导演苗子。

  底下的考生,有人愣愣地张着嘴,有人暗暗叹息,还有人嫉妒得直皱眉。

  是不是觉得王轩的回答和第三个考生很像,当然像啦,王轩自己根本就没想好怎么回答呢,看着第三个考生创意不错,就借用了啰,你说这算不算抄袭,别傻了,这顶多算借鉴,行内还有个说法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