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电影院的嘉丽-《华娱从02驻唱开始》

  11号晚上,戛纳的风还是很凉爽的,毕竟是来自地中海的风。和斯嘉丽去逛了逛戛纳小镇。

  除了风凉爽,戛纳的景色也是很优美的,特别是沙滩上的又白又大又年轻,还又慷慨的白妞们。

  都是好女孩,都有上进心,奈何现在的王轩名气有限啊,不然肯定得学学欧洲老白男,打着艺术的名义,让美女主动上来,自己动。

  这些欧洲女人是真的信艺术那一套,连法兰西女神苏飞玛索都被老白男请去拍片,不得不说,欧洲人的审美是没有问题的,纯纯大唐审美了属于是。

  当然这帮人不仅审美正常,还大方,自己看过玩过,还晓得拍出来给兄弟们送送福利。也算是对得住观众了。

  现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欧洲还是美洲,对美丑的定义还是相近的。

  不像十几年后,性别都能不被定义,你还敢定义女性美丑,不想活辣,兄弟。小心上little redbook必杀榜。

  当然沙滩的都是浮云,身旁的斯嘉丽才是真真的,王轩已经忘了和高媛媛通过电话了,毕竟沙滩的雪白已经占据王轩的大脑了,本能被激发了。

  你问男人本能是啥,有部港片名叫《男儿本色》。

  要不是沙滩人多,王轩高低得让斯嘉丽去尝尝地中海到底有多咸。

  两人逛到了一家影院,也没看片名是啥,买了票就直接进去了,看了一阵,不得不说艺术电影节就是不一样,尺度都很大,听语言,才知道放的片子是部韩国电影。

  王轩搞来一本宣传册子,才知道片名是《woman is the future of man》,内容有点像周东雨的《燃东》,都是两男一女的故事。

  当然这部片子女主比周还是更好看的,同时尺度也更大,这片子是能在分区占据一席之地的,毕竟某网站都有棒子国分类,什么同学的妈妈,山间的民俗等等。

  这部片子也有着同样的尺度,当然电影里女主在卖力表现,电影外斯嘉丽也在卖力表现,不用担心,这年头电影院没摄像头。

  不仅现在没有,以后也很少会装,欧洲这种革命老区是非常重视个人隐私的。

  这也正好方便了王轩在黑暗中肆意妄为,就是苦了斯嘉丽,不能尽情的施展歌喉了。

  影片结束后,王轩扶着斯嘉丽出了电影院,别问为啥要扶着,至于影片的最后剧情是啥,王轩只能表示斯嘉丽很白,很大了,毕竟仅靠电影屏幕那点光都能反射。

  由于刚刚的战斗没有尽兴,只能转移战场了,第二次东大与西大战争爆发了,那一夜,戛纳的星空都被打暗了一刻。

  第二天一早,王轩已经起床晨练。

  不能因为来了欧洲,就让身体和心态一起松懈下来——这是他给自己定的规矩。

  窗外的晨风带着地中海特有的湿凉气息,夹杂着一点海盐味道。天色微亮,戛纳的街道还没完全苏醒,只有偶尔一两辆清洁车缓慢驶过。

  王轩在海边跑了整整五公里,沿着沙滩从克鲁瓦塞特大道一路跑到老港区。

  晨光下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几只海鸥盘旋着发出尖锐的叫声。跑完后,王轩又找了个僻静的小广场,先打了一套太极拳,再接着练五禽戏。

  动作行云流水,呼吸绵长,倒真引来几个老外远远驻足观望,还掏出手机拍照。

  练完后身体微微出汗,王轩笑了笑,心想自己这副模样估计能上个什么“华夏功夫男星的清晨健身秘笈”版面。

  回到酒店房间时,斯嘉丽还在熟睡。阳光透过薄纱窗帘,照在她浅金色的头发上,像是蒙了一层柔光。

  王轩没吵她,只轻轻拿了外套。

  今天的任务——去给老谋子的《十面埋伏》加加人气。

  他让赵云长叫好车,一起出发。结果一到放映现场,王轩才发现,场面比预想的还要“星光熠熠”。

  不仅媒体长枪短炮早早守在门口,连红毯都铺了临时加长版。

  《十面埋伏》虽不是主竞赛片,但老谋子的号召力在欧洲确实有一号。

  评审团主席昆汀都到场了,穿着一身黑皮夹克,嘴里叼着根牙签,看着随性又桀骜。

  王佳伟也到了,依旧戴着墨镜,一副“劳资最叼”的神情。

  跟着他的,是《2046》的主演阵容——梁超威、张紫衣、木村拓哉、王非、张正、宫丽……几乎是亚洲电影圈最华丽的阵仗。

  王轩心想:这阵容,要是摆在国内的颁奖礼上,那简直是“神仙打架”。

  一番寒暄自然是少不了的。老谋子笑容慈祥,见到王轩便拍拍他肩膀:“小王,感谢来捧场,争取拿奖。”

  王轩连忙谦虚:“不敢当不敢当,您是前辈,我还得多向您学习。”

  昆汀那边也凑过来,掺着半真半假的语气调侃:“张(Zhang),你的电影总是有颜色的,我喜欢——红的、绿的、金的。Very visual。”

  老谋子笑得像是被夸了,又像没听懂。

  王轩倒是听懂了,心想这昆汀也是老阴阳了——言下之意就是:故事一般,画面好看。

  接下来便是电影放映。

  灯光渐暗,《十面埋伏》的片头在大银幕上铺开。金黄的竹林、细雨的江南、华丽的服饰与精致的光影,让欧洲观众立刻安静了下来。

  王轩靠在椅背上,神色淡然。他上辈子看过这片,自然知道剧情如何。

  果然,没过二十分钟,他的评价就从“视觉盛宴”滑落为“逻辑灾难”。剧情空洞、人物单薄、情感浮于表面。

  唯一让人安慰的,是摄影和美术。那种极致构图、色彩运用,确实有老谋子特有的东方美学底子。

  影片结束,掌声如约而至——礼貌的、克制的、并不热烈。

  可在电影节这种场合,掌声长短并不代表真实评价。

  王轩也笑着鼓掌,起身和众人寒暄。大家都是社交高手,谁都不会在公开场合说真话。

  一时间,赞美声四起——

  “Fantastic visual!”

  “beautiful choreography!”

  “Such poetic fighting scenes!”

  老谋子笑得合不拢嘴,连连鞠躬。

  王轩当然也客气:“学长这次的画面真是美极了,色彩调度堪称一绝。”

  说完,他心里默默补了一句——“要是能找个好编剧就更完美了。”

  不过夸归夸,王轩心知肚明,这些表面的热情主要是帮《十面埋伏》涨涨版权价。毕竟在欧洲电影市场,艺术气质的包装是最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