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打人事件-《华娱从02驻唱开始》

  是范小胖。

  那一头的声音带着急意:“轩哥,出事了!”

  果然,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小鱼儿与花无缺》剧组在拍摄“暴打江别鹤”的戏份时,张伟建和谢停风两位香江演员,本来是对戏“假打”,结果真动了手。

  而且下手极狠,把饰演小白龙的内地演员打进了医院。

  这事闹得不小——血都流出来了,救护车直接进了片场。

  小白龙一气之下报警,事情迅速扩大。

  王轩皱了皱眉,立刻让赵云长掉头。

  到剧组的时候,气氛已经彻底僵住。

  香江演员推说是演戏,死活不肯道歉。

  内地演员群情激愤,几个助理都红了眼。

  范小胖在场,一看到王轩就像见了救星:“轩哥,你可算来了。”

  当然,王轩也没强出头啥的,毕竟目前没王轩的事。

  也没人招惹范小胖啥的,

  现在不仅是这个剧组,而是整个影视行业都存在问题。

  在娱乐圈的生态链中,香江和内地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香江艺人仗着资历、市场和港片余威,一直有些轻视大陆艺人。

  而内地演员被压制太久,也早有怨气。

  这次事件,不过是导火索。

  这件事演变下去,迟早会上升为香江影视圈与内地影视圈的全面对抗。

  所以,王轩选择了先观望。

  他不是不关心小白龙,而是知道时机重要。

  真正有用的发声,不是第一时间吵闹,而是等浪潮最高点再一击必中。

  他安慰完范小胖,送她回了酒店。

  第二天早晨,又亲自去送她去了机场。

  范小胖回京后,准备休息几天。

  而王轩与赵云长则踏上飞往台岛的航班。

  那边的金曲奖正如火如荼,王轩入围五项大奖——最佳专辑、最佳男歌手、最佳作曲、最佳作词、最佳制作人。

  飞机起飞时,赵云长看了王轩一眼:“老板,打人的事咱们不插手吗。”

  王轩笑了笑:“老赵,事情还没发酵,先等等,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窗外云层翻涌,阳光照进机舱,映得他眼底亮光一闪。

  2004年夏天的台北,湿热中带着一点电闪雷鸣前的躁动。

  这座城市已经好久没迎来过一位从好莱坞归来的华人导演了——而王轩的出现,简直像一枚陨石砸进了台北的娱乐圈。

  这次他不是以导演身份来的,而是以金曲奖五项入围的姿态,堂堂正正地回到华语音乐的主场。

  入围名单一出来,全网就沸腾了。

  五项提名,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核心奖项,直接杀进了华语乐坛的最高战区。

  而今年的竞争同样凶猛。

  入围最佳专辑的几位可谓“神仙打架”:

  周结论的《叶惠美》,王非的《将爱》,蔡一林的《看我72变》,梁静如的《美丽人生》,王利宏的《不可思议》。

  五张专辑,五种风格,个个都是一线。

  但最激烈的战场,依然是“最佳男歌手”。

  周结论、陈医生、王利宏、陶吉吉、五斯凯——加上王轩。

  这个阵容,放到任何一年都是神级配置。

  上辈子拿奖的,是那个温文儒雅的五斯凯。

  那一年,他一首《爱的钢琴曲》打败了周结论、王利宏、陈医生、陶吉吉。

  这回,王轩来了,剧情要不要改写,就看今晚了。

  王轩从飞抵台北松山机场时,机场外已经聚了近百名粉丝。

  虽然他一年多没在台岛活动,但新专辑在岛内的销量依旧突破三十万张,只比周结论少一点。

  这在今年实体唱片还卖不得动的时代,已经是神迹。

  几个热情的女粉丝举着灯牌:“轩轩~我爱你~”

  还有人拿着《青花瓷》的歌词海报求签名。

  王轩戴着墨镜,笑着一一签下:“谢谢支持。”

  赵云长替他开路,干练地护着人群:“不好意思,不要挤,王导赶时间。”

  上车之后,王轩靠在座椅上,看着车窗外台北的夜色,有点恍惚。

  他不是第一次来这座城市了,但这次的身份完全不同。

  上次来是被动宣传,这次来是王者归来。

  车子一路驶向晶华酒店。

  赵云长一边开车,一边随口问:“老板,一会儿晚饭要不要用车?”

  “不用。”王轩笑了笑,“有人会开车来接我去吃饭。”

  “您的好朋友孙燕子吗?”

  “老赵你知道的不少啊。”

  “台岛也就她有你专门写的歌。”

  王轩的到来。

  台岛媒体已经炸开了锅。

  《不自由时报》《香蕉日报》《不联合报》连发头条——

  〈《电锯惊魂》导演王轩来台,携五项金曲入围!〉

  “恐怖片票房破亿的导演,也是写出《青花瓷》的作词人?”

  “从银幕到乐坛的双料天才——华人版昆汀·塔伦蒂诺?”

  最有趣的是,《电锯惊魂》此时正好在台北上映,口碑奇高,豆瓣式的岛内网站评分高达8.7分。

  连学生社团都在发帖:“谁说恐怖片没有艺术感?看完《电锯惊魂》我决定戒拖延症了!”

  ——“最后那一幕,我直接跪了!导演是神!”

  而王轩,就这样在半个岛的惊呼声中,轻松地成了焦点。

  晚上,孙燕子亲自请他吃饭。

  “这次不逛夜市了吧?”

  “不了。”

  王轩摇头笑道,“现在出去太招摇,我怕被台妹团团围住。”

  孙燕子失笑:“那倒也是,你现在火的不行。”

  他们聊了不少。

  孙燕子是真正的“纯歌手”,没有综艺噱头,靠的是作品。

  王轩也佩服这一点。

  两人对音乐理念的交流十分自然,从旋律结构到制作工艺,从《红的高跟鞋》的节奏处理到录音棚里的收音麦型。

  临走前,孙燕子笑着说:“明天的合唱,别抢我风头就好。”

  王轩:“我只配合,不抢戏。”

  她眯着眼看他:“你那种‘不抢’的气场,才最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