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体制震动-《逆转名义:开局狠狠打脸侯亮平》

  【雷霆行动】开始的第四天,震动开始在各个部门传播。

  外交bu,早上八点的例会上,气氛异常沉重。

  “司长怎么还没来?”一名处长小声询问。

  “听说生病住院了。”另一人回答,但语气中透着不确定。

  “这都第三天了,也不见人影。”

  “别乱打听。”一位资深官员提醒道,“最近风声很紧。”

  类似的对话在各个机关里不断上演。

  国防后勤bu,楼副部长的办公室已经空了三天。

  “楼部长什么时候回来?”秘书焦急地问人事处。

  “不清楚,上面没有通知。”人事处长的回答很简短。

  “那他负责的几个项目怎么办?”

  “暂时停一下吧。”

  金融系统的震动更加明显。

  某大型国有银行总部,行长办公室的门紧闭着。

  “行长已经一个星期没出现了。”一名中层干部对同事说道。

  “我听说是被中枢叫去开会了。”

  “开会用得了这么长时间?”

  “谁知道呢,最近这种情况很多。”

  到了第二周,各种传言开始在体制内流传。

  “你听说了吗?老李被带走了。”

  “哪个老李?”

  “就是那个,负责项目审批的。”

  “什么时候的事?”

  “上周,在家里被带走的,连家人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传言越传越多,人心开始浮动。

  某省政府大院里,几名厅长在走廊里低声交谈。

  “最近怎么这么多人请病假?”

  “你还不明白?这是在查什么大案子。”

  “查什么案子需要这么多人?”

  “谁知道,反正最近都老实点。”

  “那些和外面有生意往来的,最好暂停一下。”

  “为什么?”

  “你想想,能让这么多部门同时行动,肯定不是小事。”

  中枢某机关的餐厅里,几名司级干部在用餐时小声议论。

  “听说纪委最近很忙。”

  “何止是忙,简直是疯了一样。”

  “抓了多少人了?”

  “具体数字不知道,但肯定不少。”

  “会不会影响到我们这里?”

  “难说,最好都小心点。”

  有些部门的工作已经受到明显影响。

  某部委的一个重要会议,原定十五个人参加,结果只来了八个。

  “其他人呢?”主持会议的副部长问道。

  “有的说生病了,有的说出差了。”秘书回答。

  “这么巧?”

  “确实很巧。”

  会议只能草草结束。

  类似的情况在各个部门都有发生。

  某省的一个重要项目审批会议,三分之一的与会人员缺席。

  “这个项目还审不审?”企业代表着急地问。

  “等等再说吧。”负责人无奈地回答。

  人员的频繁缺席,开始影响正常工作流程。

  各种猜测也开始满天飞。

  “听说是在查境外资金。”

  “不对,我听说是在查内部泄密。”

  “都有可能,反正肯定是大案子。”

  一些敏感的人开始主动“自查”。

  某企业老总匆匆召开内部会议。

  “最近的形势大家都看到了。”他对高管们说道,“我们要做好自查自纠。”

  “怎么查?”

  “所有的账目重新梳理一遍,有问题的地方赶紧处理。”

  “那些灰色地带的业务呢?”

  “能停的都停了,不能停的也要合规化。”

  “会不会太敏感了?”

  “宁可过头,也不能出问题。”

  一些与被抓人员有关系的人,开始坐立不安。

  “老张被带走了,我们怎么办?”某公司董事长问法律顾问。

  “你们之间有什么业务往来吗?”

  “有一些项目合作,还有一些...你懂的。”

  “那些不合规的东西有证据吗?”

  “应该没有,我们都很小心。”

  “即便如此,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一些平时很活跃的社交圈子,突然变得冷清。

  “这个月的聚会取消吧。”某商会会长通知大家。

  “为什么?”

  “最近风声紧,还是低调一点好。”

  “那下个月呢?”

  “看情况再说吧。”

  某高档会所,以前经常人满为患,现在却门庭冷落。

  “最近怎么客人这么少?”老板问经理。

  “都不敢来了。”经理解释道,“听说有人在这里被抓过。”

  “谁被抓了?”

  “说不清楚,反正大家都很谨慎。”

  各个部门的一把手开始频繁开会,讨论应对措施。

  “最近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某部长对下属说道,“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

  “什么两手准备?”

  “一方面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保证我们自己的工作正常进行。”

  “具体怎么做?”

  “所有的重大决策暂时缓一缓,等形势明朗了再说。”

  “那正常业务呢?”

  “正常业务照常,但要更加规范。”

  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紧张。

  “听说中枢派了很多工作组下来。”某市委书记对市长说道。

  “是的,我们也要小心应对。”

  “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重新审核,所有的重大决策都要集体讨论。”

  “那些和中枢有关系的项目呢?”

  “更要谨慎对待。”

  媒体也开始注意到了异常。

  “最近很多部门的新闻发布会都取消了。”某记者对同事说道。

  “确实,而且很多官员都推掉了采访。”

  “是不是有什么大新闻?”

  “应该是,但现在还不清楚具体情况。”

  “那我们要不要打听一下?“”

  “算了,这种事情不是我们能打听的。”

  网络上也开始出现各种传言。

  “听说最近抓了很多大老虎。”

  “真的假的?”

  “应该是真的,好多部门的官员都不见了。”

  “抓了多少?”

  “具体数字不知道,但肯定不少。”

  但这些传言很快就被删除了。

  各种管制措施也开始实施。

  “最近不要在网上乱说话。“某单位负责人提醒员工。

  “为什么?”

  “上面有规定,涉及敏感话题的言论要特别注意。”

  “什么是敏感话题?”

  “你们心里应该清楚。”

  到了第三周,整个体制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

  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但谁也不敢公开讨论。

  “听说这次查的是一个大案子。”

  “什么大案子?”

  “说是涉及几万亿的资金。”

  “这么大?”

  “具体情况不清楚,反正规模很大。”

  一些退休的老干部也开始关注形势。

  “最近的动静挺大啊。”某退休副部长对老同事说道。

  “是啊,这种规模的行动很少见。”

  “你说会查到什么程度?”

  “不好说,但肯定会有大动作。”

  “那些年轻人能应付得了吗?”

  “应该没问题,毕竟有中枢支持。”

  各种应对措施也在加强。

  某机关实施了更严格的保密制度。

  “从今天开始,所有的文件都要重新分类。”办公室主任通知大家。

  “为什么?”

  “上面的要求,要加强保密工作。”

  “那我们平时的工作会不会受影响?”

  “可能会有一些影响,大家理解一下。”

  人心浮动的同时,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

  一些平时工作不太认真的人,开始变得更加谨慎。

  “最近大家的工作态度都好了很多。”某处长对同事说道。

  “是啊,没人敢马虎了。”

  “这样也好,至少工作效率提高了。”

  “但是气氛有点压抑。”

  “没办法,特殊时期嘛。”

  第三周末,祁同伟在指挥中心收到各地汇总的情况报告。

  “各地的反应怎么样?”他问江澈。

  “总体上比较配合,但确实造成了一些震动。”江澈回答。

  “震动是在意料之中的。”祁同伟说道,“关键是要把握好度。”

  “有些地方的正常工作确实受到了影响。”程度补充道。

  “这个问题需要重视。”祁同伟沉思着,“我们不能因为反腐而影响国家建设。”

  “那怎么平衡呢?”江澈问道。

  “该查的要查,该抓的要抓,但也要保证基本的工作秩序。”祁同伟说道。

  夜深了,各个机关大楼里依然灯火通明。

  无数人在忙碌着,有的在配合调查,有的在维持工作,有的在观望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