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担保书,推举信,接下来就得去森林县城里看看了。”
李远狠狠的rua了一会叮当,重新摩挲着手中刘老三亲自书写的担保书和推举信,眯着眼睛心中暗动。
刘老三让他签下所谓功劳簿,实则领罪书的事,估计有很大可能是为了伪装,保持人设。
这事他常喜欢干。
这些已经不需要去考虑了,接下来就该去想城中学武的事了。
“正好,马上入冬了,也没什么事情干,如果能去把城市居民证解决了,在城里就可以买药材炼制丹药,无疑方便了许多,除此之外,也是学习新技能的时机。”
李远心中闪念,只要资质检测合格,就是学习新武功的事情。
细想之下,李远觉得择日不如撞日,当下就可以行动了。
他仔细收拾了一下,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在丹田【小天地袋】之中了,于是干脆的直接锁门,趁着还是上午,本欲还和以前一样从山林里赶去森林县。
但是看了看刘家的方向,还是按耐下这个心思,继续让叮当缩小趴在肩膀上,从官道大路向森林县走。
之所以让叮当在肩膀上趴着而不是收进【小天地袋】里就是以示这个宠物一直在养着,避免日后在县中长久接触时叮当忽然出现露出了什么端倪。
说起来,辛苦有【小天地袋】存在,否则以真元境武者的眼力,就算他把储物袋和御兽袋放在裤裆里藏着只怕也能被看出来。
如此情况下,又避免了一次危机。
“呜哇~”
缩小后的叮当悠闲悠闲的趴在李远肩膀上,脑袋枕着他的脖颈摇着尾巴看着前方,嗓子里舒服的打着呼噜。
一直到走到村口远处的一个拐角,李远回头看了看已经能进入整个视野的整个村落,转身顺着官路向森林县走去。
“…………”
“…………”
“…………”
官道不比山路,路上来来往往有不少人。
李远现在有鞋穿,不用感受那种赤脚走在路上的感觉,但是路上依然不时见到赤脚走路,有些脚上都有脓水的穷苦百姓在行走。
每看到这些,他心里就一阵不忍难受,既不忍有人忍受这种只能赤脚走路的痛苦,又难受自己曾经也这样过了好几年,深深的体会到双脚不断被各种东西伤害的感受。
他只能挺直目光向前看,对赤着脚走路的百姓视若不见,以此来让自己好受一些。
并不是没有给他们一人一双鞋,一身衣服,顺便治理周身疾病症状的想法。
而是给了他们鞋,他们回去就要被收鞋税,还要因此被怀疑有钱了,逼着还更多的债款,甚至就连鞋也一定会被抢走。
一时的给予是没用的,他只能视而不见。
‘如果可以,以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李远心中念动,正思索间,忽而见到五个领着赤焰犬的衙役扛着长枪面色红润,背着钱袋子,踩着皮靴子的从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腰上的钱袋子哗哗的传来铜钱碰撞声响。
‘这是收了秋狩的税,回来啦?’
李远看了看跟在他们旁边的赤焰犬,又看了看他们肩膀上背着的钱袋子,默默的在另一边走过。
对这一幕,他并不意外。
因为,敢杀了衙役还把事情压下去的,只有石岭村一个。
可是森林县内又不止一个石岭村。
所以,其它地方依旧在过着石岭村此前被压迫时候的日子。
百姓没鞋穿,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而吸他们血吃他们肉的衙役面色红润,肥头大耳是常态。
李远让自己目光变的平静下来,默默的跟着人群一路走到城里。
到了城中已经是正午,他在早上的时候就和叮当分别吃了辟谷丹,饿倒是不饿,但是此时衙门也没有当值,便没急着去问城市居民证的事,而是找了个茶馆,坐着喝茶休息了两个小时。
一直到晌午过了,到了下午时候,他才整理了一下衣裳,表面上看是把叮当塞到腰包里,实际上是送到了‘小天地袋’之中,随后笑容满面的走到了衙门外。
“官府重地,没什么事走远点。”
见到李远过来,两个看门的衙役显然忘了这个曾经给他们一人送了五十文铜钱的人是谁,直接大声阻拦。
“二位,我是来办城市居民证的。”
李远抬了抬手,直接给了他们一人五十文铜钱。
“来办城市居民证的?”
两人分别接了钱,互视了一眼,左边的点头开口:“算你懂事,进去吧。”
说罢,两人便挥了挥手,示意李远赶紧进去。
李远又拱了拱手,这才笑呵呵的走了进去。
到了里面,一个熟悉的文书正在里面左右走动着伸懒腰。
“郑文书,我这是来办城市居民证的,这是我的担保书和推举信。”
李远笑呵呵的对着郑文书拱了拱手,旋即将怀中两封散发着刘老三真元级别法力气息的信递了上去。
“还真是刘老爷的。”
郑文书在李远的感知之中也是真武境武者,他接过书信,立即清晰的感受到了刘老三在信封印记上留下的法力气息挑了挑眉毛,抬头看了李远一眼,翻开账本开口:“既然如此,那就给你把城市居民证办了。”
“但是有一件事还要你知晓,你上次交钱的账本被衙门里回收了,现在我这里已经没有你交过钱的账本了,这钱也要往上交,所以你得重新交3两银子。”
“交了银子,才能在账本上记账,记了账才能拿牌,先前的账本换了,这新账本只能这样来。”
郑文书十分有耐心的解释完,李远毫不犹豫的直接将三两银子取了出来,他接过了这个钱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才终于拿起笔。
“姓名?”
“李远。”
“住在哪啊?”
“森林县,石岭村。”
郑文书接连发问,李远一一对答,待填完了信息,告诉他下月初一再来。
“这个信息要向上汇总,等到每月一号老爷们才会根据账本统一把牌子发下来,等到时候你再来拿牌吧,现在我这里可没牌。”
郑文书耸了耸肩膀,笑着对李远开口:“对了,担保书和推举信要一并留下上交,回去吧,下月初一到这来领牌子。”
李远狠狠的rua了一会叮当,重新摩挲着手中刘老三亲自书写的担保书和推举信,眯着眼睛心中暗动。
刘老三让他签下所谓功劳簿,实则领罪书的事,估计有很大可能是为了伪装,保持人设。
这事他常喜欢干。
这些已经不需要去考虑了,接下来就该去想城中学武的事了。
“正好,马上入冬了,也没什么事情干,如果能去把城市居民证解决了,在城里就可以买药材炼制丹药,无疑方便了许多,除此之外,也是学习新技能的时机。”
李远心中闪念,只要资质检测合格,就是学习新武功的事情。
细想之下,李远觉得择日不如撞日,当下就可以行动了。
他仔细收拾了一下,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在丹田【小天地袋】之中了,于是干脆的直接锁门,趁着还是上午,本欲还和以前一样从山林里赶去森林县。
但是看了看刘家的方向,还是按耐下这个心思,继续让叮当缩小趴在肩膀上,从官道大路向森林县走。
之所以让叮当在肩膀上趴着而不是收进【小天地袋】里就是以示这个宠物一直在养着,避免日后在县中长久接触时叮当忽然出现露出了什么端倪。
说起来,辛苦有【小天地袋】存在,否则以真元境武者的眼力,就算他把储物袋和御兽袋放在裤裆里藏着只怕也能被看出来。
如此情况下,又避免了一次危机。
“呜哇~”
缩小后的叮当悠闲悠闲的趴在李远肩膀上,脑袋枕着他的脖颈摇着尾巴看着前方,嗓子里舒服的打着呼噜。
一直到走到村口远处的一个拐角,李远回头看了看已经能进入整个视野的整个村落,转身顺着官路向森林县走去。
“…………”
“…………”
“…………”
官道不比山路,路上来来往往有不少人。
李远现在有鞋穿,不用感受那种赤脚走在路上的感觉,但是路上依然不时见到赤脚走路,有些脚上都有脓水的穷苦百姓在行走。
每看到这些,他心里就一阵不忍难受,既不忍有人忍受这种只能赤脚走路的痛苦,又难受自己曾经也这样过了好几年,深深的体会到双脚不断被各种东西伤害的感受。
他只能挺直目光向前看,对赤着脚走路的百姓视若不见,以此来让自己好受一些。
并不是没有给他们一人一双鞋,一身衣服,顺便治理周身疾病症状的想法。
而是给了他们鞋,他们回去就要被收鞋税,还要因此被怀疑有钱了,逼着还更多的债款,甚至就连鞋也一定会被抢走。
一时的给予是没用的,他只能视而不见。
‘如果可以,以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李远心中念动,正思索间,忽而见到五个领着赤焰犬的衙役扛着长枪面色红润,背着钱袋子,踩着皮靴子的从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腰上的钱袋子哗哗的传来铜钱碰撞声响。
‘这是收了秋狩的税,回来啦?’
李远看了看跟在他们旁边的赤焰犬,又看了看他们肩膀上背着的钱袋子,默默的在另一边走过。
对这一幕,他并不意外。
因为,敢杀了衙役还把事情压下去的,只有石岭村一个。
可是森林县内又不止一个石岭村。
所以,其它地方依旧在过着石岭村此前被压迫时候的日子。
百姓没鞋穿,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而吸他们血吃他们肉的衙役面色红润,肥头大耳是常态。
李远让自己目光变的平静下来,默默的跟着人群一路走到城里。
到了城中已经是正午,他在早上的时候就和叮当分别吃了辟谷丹,饿倒是不饿,但是此时衙门也没有当值,便没急着去问城市居民证的事,而是找了个茶馆,坐着喝茶休息了两个小时。
一直到晌午过了,到了下午时候,他才整理了一下衣裳,表面上看是把叮当塞到腰包里,实际上是送到了‘小天地袋’之中,随后笑容满面的走到了衙门外。
“官府重地,没什么事走远点。”
见到李远过来,两个看门的衙役显然忘了这个曾经给他们一人送了五十文铜钱的人是谁,直接大声阻拦。
“二位,我是来办城市居民证的。”
李远抬了抬手,直接给了他们一人五十文铜钱。
“来办城市居民证的?”
两人分别接了钱,互视了一眼,左边的点头开口:“算你懂事,进去吧。”
说罢,两人便挥了挥手,示意李远赶紧进去。
李远又拱了拱手,这才笑呵呵的走了进去。
到了里面,一个熟悉的文书正在里面左右走动着伸懒腰。
“郑文书,我这是来办城市居民证的,这是我的担保书和推举信。”
李远笑呵呵的对着郑文书拱了拱手,旋即将怀中两封散发着刘老三真元级别法力气息的信递了上去。
“还真是刘老爷的。”
郑文书在李远的感知之中也是真武境武者,他接过书信,立即清晰的感受到了刘老三在信封印记上留下的法力气息挑了挑眉毛,抬头看了李远一眼,翻开账本开口:“既然如此,那就给你把城市居民证办了。”
“但是有一件事还要你知晓,你上次交钱的账本被衙门里回收了,现在我这里已经没有你交过钱的账本了,这钱也要往上交,所以你得重新交3两银子。”
“交了银子,才能在账本上记账,记了账才能拿牌,先前的账本换了,这新账本只能这样来。”
郑文书十分有耐心的解释完,李远毫不犹豫的直接将三两银子取了出来,他接过了这个钱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才终于拿起笔。
“姓名?”
“李远。”
“住在哪啊?”
“森林县,石岭村。”
郑文书接连发问,李远一一对答,待填完了信息,告诉他下月初一再来。
“这个信息要向上汇总,等到每月一号老爷们才会根据账本统一把牌子发下来,等到时候你再来拿牌吧,现在我这里可没牌。”
郑文书耸了耸肩膀,笑着对李远开口:“对了,担保书和推举信要一并留下上交,回去吧,下月初一到这来领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