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询问巫医,未解之谜-《古人的智慧》

  第56章:询问巫医,未解之谜

  瘟疫过后的有熊部落,空气里还残留着淡淡的草药香和烟火气。夕阳把议事的大木棚影子拉得老长,轩辕坐在棚子角落的石墩上,手里摩挲着一块被磨得光滑的兽骨,骨头上刻着他这几日记录的草药形态——这是他新想出的法子,用简单的线条把草药的根、茎、叶画下来,免得日后混淆。

  他的目光越过正在收拾祭祀器皿的族人,落在了不远处的巫医身上。巫医正蹲在火堆旁,用一根骨针挑着篝火里的火星,脸上的皱纹在跳动的火光里忽明忽暗。经过瘟疫一事,巫医的背似乎更驼了些,往日里总挂在脸上的威严也淡了许多,只剩下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

  轩辕深吸了口气,站起身。这几日,他心里的疑问像雨后的春笋般冒个不停。瘟疫虽被控制住了,但那些倒下的族人、那些痛苦的呻吟,总在他脑海里盘旋。他不满足于只知道“这样做能治病”,更想弄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能治病”。

  “巫医。”他走过去,声音放得平和。

  巫医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愧疚,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戒备。自瘟疫中他承认了偷偷换草药的事后,两人之间便多了层微妙的隔阂。他放下骨针,拍了拍手上的灰:“是轩辕啊,有事?”

  “我有些问题想请教您。”轩辕在他对面蹲下,将那块刻着草药的兽骨放在两人中间,“您看,这是我记下的‘清热草’,那日给病人熬汤,喝了便能退烧。可为什么它能退烧?是里面藏着什么神灵吗?”

  巫医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拿起那块兽骨,指尖划过上面歪歪扭扭的线条,沉默了片刻才开口:“万物皆有灵。这草能退烧,是因为它得了太阳神的眷顾,体内藏着驱散寒邪的阳气。”

  轩辕追问:“那寒邪是什么?它是怎么钻进人身体里的?是像野兽一样有脚,还是像风一样无形?”

  巫医的手指顿了顿,似乎没料到他会问得如此细致。他把兽骨放回轩辕面前,语气带着几分不耐,却又努力压着:“寒邪是神灵的惩戒,是肉眼看不见的邪气。人若是触犯了山神、河神,或是在祭祀时心不诚,邪气便会趁虚而入。”

  “可瘟疫时,我们隔离了病人,烧了他们的脏衣物,喝煮沸的水,病情就好转了。”轩辕往前凑了凑,眼神里满是探究,“若是邪气由神灵降下,为何这些做法能挡住它?难道神灵的怒火,还怕烟火和干净的水?”

  这话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中了巫医的痛处。他猛地抬起头,脸上闪过一丝愠怒,但很快又压了下去,只是声音沉了几分:“你这孩子,怎么越来越固执?神灵的旨意岂是我等凡人能揣度的?或许是你那些做法,恰巧顺了神灵的心意,让他们息了怒罢了。”

  轩辕却不肯罢休。他想起幼弟发烧时,用温水擦拭便能降温;想起猎手的箭伤,刮去腐肉、敷上草药便能愈合。这些分明不是“神灵发怒”能解释的。他从怀里掏出另一块兽骨,上面刻着一个简单的人形,胸口画着几个圈圈。

  “那人体内的‘热气’又是怎么回事?”他指着人形的胸口,“我弟弟发烧时,浑身滚烫,用温水擦过之后,‘热气’就慢慢退了。这‘热气’是藏在骨头里,还是在血里?为什么水就能让它减少?”

  巫医的脸色越发难看。他行医多年,靠的是祖辈传下的祭祀仪式和草药方子,从没想过要追问“为什么”。在他看来,疾病本就是神灵与鬼怪的游戏,医者不过是在其中充当调和的角色。轩辕的问题,像一把钝刀,一点点割开他赖以生存的认知。

  “体内的热气?那是恶鬼在作祟。”他粗声说道,拿起身边的权杖往地上顿了顿,权杖顶端的兽牙发出“咔哒”一声轻响,“恶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