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卖国贼!朱纯臣!-《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

  大军行至近前。

  为首的龙旗之下,那位年轻的天子一身戎装,面沉如水。

  孙传庭见状,当即上前一步,跪倒在地。

  “陈登供应陛下归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朱由校只是勒住缰绳,甚至没有多看跪了一地的臣子一眼。

  “尔等随朕前往京营校场!”

  冰冷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朱由校一拨马头,万千铁骑随之转向,绕过百官,径直朝着京营的方向驰去。

  只留下一地烟尘,和一群在风中凌乱的朝廷重臣。

  百官哗然!

  这是什么意思?

  皇帝回京,不入皇城,不安抚百官,反倒直扑军营?

  人群之中,成国公朱纯臣的右眼皮,没来由地跳了一下。

  一股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

  ……

  京营大校场。

  数万名风尘仆仆的京营将士,迅速列成方阵。

  他们虽人困马乏,但军容依旧严整,肃杀之气弥漫。

  朱由校翻身下马,一左一右分别是杨戬和关羽两尊神将.

  只见他龙行虎步走上点将台。

  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每一名士兵的脸。

  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数万双眼睛,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将士们!”

  朱由校开口,却在念力的加持下,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朕知道你们很累!很乏!”

  “从江南到京师,千里奔袭,日夜兼程!”

  “但朕,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们!”

  他声音一沉,如同冬日里的寒冰。

  “就在十天前,辽西,广宁城,破了!”

  “轰!”

  一石激起千层浪!

  台下数万将士,瞬间哗然!

  广宁!

  那是大明在关外的第一雄城!是无数袍泽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防线!

  怎么可能说破就破!

  朱由校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悲愤与杀意。

  “辽东总督孙承宗血战突出重围,下落不明!”

  “望平堡三千守军,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数十万石军粮,一夜之间,被付之一炬!”

  “你们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朱由校指着台下的将士,声嘶力竭地质问。

  “是我大明的将士不够勇猛吗?”

  台下,所有兵将红着眼眶,却鸦雀无声。

  朱由校继续沉声道:“不是!”

  “是我大明的城墙不够坚固吗?”

  “也不是!”

  朱由校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顿。

  目光则是从朝中文武百官的身上扫过。

  同时,羊符咒的灵魂之力发动。

  “诸位爱卿,你们能告诉朕这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建奴女真会直奔望平堡?”

  “为什么会那么了解江东的布防?”

  校场之上,文武百官,无不噤若寒蝉。

  尤其是那些平日里与辽东将门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勋贵和文臣,此刻更是头皮发麻,冷汗浸湿了朝服。

  朱由校的目光,如同巡视自家羊圈的饿狼,缓缓扫过每一个人的脸。

  在羊符咒那奇妙的感知中,大多数人的灵魂都在恐惧中颤抖,一些人则夹杂着心虚与侥幸。

  然而,只有一个人的灵魂波动,在众人之中,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那是一团混杂着惊恐、怨毒、不甘与疯狂。

  成国公!

  朱纯臣!

  朱由校的目光,锁定了人群中的朱纯臣。

  那目光,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成国公,你来说说,广宁城破,接下来该怎么做?”

  朱纯臣被这道目光盯住,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快要凝固了。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从队列中走出,躬身一揖。

  “陛下,广宁城破,乃国之大殇!”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立刻彻查辽东将帅失职之罪,安抚边民,稳固山海关防线!”

  朱由校闻言,竟是轻笑出声。

  “呵!”

  那笑声很轻,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彻查将帅?”

  朱由校踱步走下点将台,缓缓走向文武百官。

  “孙承宗在辽西苦心经营数年,城防坚固,粮草充足。”

  “朕想不通,为何建奴的铁骑,能像长了眼睛一样,精准地绕开所有坚城,直扑我军粮草命脉所在的望平堡?”

  朱由校停在了朱纯臣的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成国公,你久历戎机,你来告诉朕,这是为什么?”

  朱纯臣的身体,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

  他能感觉到,皇帝的目光仿佛要将他的灵魂刺穿。

  “臣……臣愚钝。”

  “或许是军中有细作……”

  “细作?”

  朱由校再次笑了,笑意却未达眼底。

  “能将我大明整个辽西的布防图,送到努尔哈赤案头的细作,这官职,想必小不了吧?”

  此言一出,百官之中,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布防图!

  竟然是布防图泄露了!

  这是通敌叛国!

  朱由校的目光始终盯着垂着头,额头之上已经浮现冷汗的朱纯臣。

  “朕在江南,惩治奸商,为的是让百姓有饭吃,让国库有钱粮!”

  “可朕没想到,朕在前方为国敛财,却有国之蛀虫在后方,挖朕的墙角,出卖朕的边军将士!”

  朱由校的话,如同平地惊雷,在整个大校场炸响。

  所有人都顺着朱由校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成国公朱纯臣的身上。

  有震惊,有疑惑,有幸灾乐祸。

  更多的,是难以置信。

  成国公!

  大明开国勋贵之后,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他会是通敌叛国的奸细?

  这怎么可能!

  朱纯臣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扔在冰天雪地里,每一寸皮肤都在刺痛。

  皇帝……他怎么会知道?

  这件事,他做得天衣无缝!

  派去送信的,是自己的心腹家奴,事成之后便已灭口!

  与努尔哈赤之间,更是没有任何直接的文书往来!

  他怎么可能留下证据!

  对!

  他没有证据!

  他是在诈我!

  想到这里,朱纯臣心中那仅存的一丝侥幸,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陛下!臣,乃大明勋贵,世受国恩,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通敌叛国这等滔天大罪,臣……臣万万不敢当啊!”

  他一边说,一边重重地磕头,声泪俱下。

  “请陛下明察!定是有人妒忌臣,故意构陷!请陛下为臣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