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林丹汗的野心!-《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

  小青将头埋在姐姐那熟悉的,带着淡淡幽香的怀中,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簌簌而下。

  这些日子以来,所有的担忧,所有的恐惧,所有的思念,在这一刻,尽数化作了委屈的泪水。

  白素贞紧紧地抱着怀中的妹妹,眼眶也红了。

  她轻轻地拍着小青的后背,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傻丫头,哭什么。”

  “姐姐这不是好好的吗?”

  姐妹俩相拥而泣,许久才渐渐平复了情绪。

  小青抬起那张梨花带雨的俏脸,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白素贞。

  “姐姐,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还有,你身上这金光……你成神了?”

  白素贞拉着她的手,在石凳上坐下,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此事,说来话长。”

  她没有丝毫隐瞒,被敕封为‘顺天元君’的事情,原原本本地,都说了一遍。

  小青听得一双美眸越睁越大,小嘴也张成了O型,半天都合不拢。

  这也太……太离谱了吧!

  “所以,姐姐你现在,是这大明朝的护国正神了?”

  小青消化了许久,才开口问道。

  白素贞含笑点头。

  “托陛下洪福。”

  小青看着姐姐身上那浩瀚的神力,又想起了那位虽然只是初见,却让她从灵魂深处感到敬畏的年轻帝王。

  她心中的那点担忧与疑虑,瞬间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兴奋与雀跃!

  “太好了!姐姐!”

  小青一把抓住白素贞的手,激动地说道:

  “这么说,以后我们姐妹俩,就能一起在陛下身边做事了?”

  “嗯。”

  白素贞看着她那兴奋的模样,眼中满是宠溺。

  “以后,我们姐妹,再也不分开了。”

  “嗯!”

  小青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即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姐姐,那陛下有没有说,要给我安排个什么差事呀?”

  “我可不像姐姐你这么厉害,能呼风唤雨的。”

  “我就会打架!”

  她说着,还挥了挥自己的小拳头,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白素贞被她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呀,还是这副急性子。”

  “陛下的心思,深不可测,自有他的安排。”

  “我们只需静候便是。”

  ……

  与此同时。

  乾清宫中。

  朱由校盘膝坐在灵玉蒲团之上,正在修炼《人皇至尊功》。

  他双目微阖,心神沉入丹田。

  那条由万民信仰与国运汇聚而成的气运金龙,正盘踞其中,缓缓吐纳着天地灵气。

  随着他的每一次呼吸,金龙身上的光芒便会强盛一分。

  朱由校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修为正在稳步提升。

  但,还是太慢了。

  《人皇至尊功》第二层的修炼,远比第一层要艰难得多。

  需要的国运,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气运金龙此刻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饥饿”的念头。

  “看来,光靠着之前的那些手段,已经有些跟不上了。”

  朱由校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想要让国运再次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就必须做一件真正惊天动地,足以改变整个天下格局的大事!

  就在这时。

  魏忠贤迈着小碎步,从殿外走了进来。

  他躬着身子,手里捧着一份密报。

  “启禀陛下,漠北急报。”

  “哦?”

  朱由校挑了挑眉。

  “念。”

  “奴婢遵旨。”

  魏忠贤清了清嗓子,压低了声音念道:

  “据东厂密探回报,自建奴覆灭后,那逃亡科尔沁部的皇太极,已然被杀。”

  “如今,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正趁机收拢各部,隐有统一漠南之势。”

  “其麾下控弦之士,已达十万之众,时常袭扰我大明边境,劫掠百姓。”

  魏忠贤念完,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观察着朱由校的脸色。

  然而,朱由校的脸上,却不见丝毫怒意。

  他只是平静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龙椅的扶手。

  “林丹汗……”

  朱由校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这个名字,他自然是知道的。

  历史上,这位号称成吉思汗后裔的蒙古大汗,野心勃勃,一心想要重现祖先的荣光,只可惜最后被皇太极打得跟狗一样,凄惨病死。

  如今,没了后金女真这个克星,他的野心,倒是提前膨胀起来了。

  “十万控弦之士?”

  朱由校轻笑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屑。

  “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魏忠贤连忙附和道:“陛下圣明!区区蛮夷,岂是天兵神将的对手!”

  朱由校摆了摆手,没有再理会他。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之前,目光落在了那片广袤的蒙古草原之上。

  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疯狂滋生。

  草原民族,之所以屡屡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根源就在于他们的游牧特性。

  来去如风,居无定所。

  打了就跑,你根本抓不住他们。

  而中原的农耕军队,一旦深入草原,后勤补给便会成为致命的难题。

  想要彻底解决这个延续了上千年的边患,就必须改变这种格局。

  要么,将他们彻底杀光。

  要么,就用一种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抗拒的力量,将他们死死地钉在原地!

  朱由校的眼中,闪烁着疯狂而炽热的光芒。

  他转过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传诸葛亮、荀彧、商鞅、萧何、贾诩……所有内阁辅臣,即刻觐见!”

  “奴婢遵旨!”

  魏忠贤不敢怠慢,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不多时。

  以诸葛亮为首的一众千古名臣,便齐聚乾清宫。

  “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

  朱由校抬了抬手,直接开门见山。

  “漠北之事,想必诸位已经知晓。”

  “朕今日召你们来,便是想听听,诸位有何良策,可一劳永逸,平定北患?”

  诸葛亮手持羽扇,上前一步。

  “启禀陛下,臣以为,对付林丹汗,当以雷霆之势,击其主力,而后分化拉拢,辅以教化,使其归心。”

  荀彧也拱手道:“孔明先生所言极是。臣以为,可遣一员上将,率十万精兵,效仿卫霍故事,深入漠北,寻其主力决战。只要能一战定乾坤,余者不足为虑。”

  商鞅则是冷声道:“蛮夷畏威而不怀德。臣以为,当以杀止杀!凡有不服者,尽数屠之!将那片草原,染成红色,他们自然就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