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平定西北!-《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

  晋王朱求桂只觉得一股足以冻结灵魂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想逃跑,却连动都动不了。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道刀罡,斩在了太原城的城门之上!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

  也没有山崩地裂的震动。

  只有一声轻微的,如同布帛被撕裂的“嗤啦”声。

  那扇由数万斤精铁浇筑而成,足以抵挡千军万马冲击的巨大城门,连同它周围数十丈的城墙。

  在这一刻,如同豆腐一般,被那道青色的刀罡,整整齐齐地,一分为二!

  切口光滑如镜,甚至能映出人影!

  “轰隆隆——!”

  直到此时,那被斩断的上半截城门与城墙,才后知后觉地,轰然倒塌!

  激起漫天烟尘!

  一个宽达数十丈的巨大缺口,就这么触目惊心地,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太原城,破了!

  被一人,一刀,破了!

  城墙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叛军,无论将官还是士卒,都呆呆地看着那个巨大的缺口,看着城外那道渊渟岳峙的绿色身影。

  他们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信仰,崩塌了。

  意志,崩溃了。

  这还怎么打?

  这根本就不是凡人能够抗衡的力量!

  “妖……妖怪啊!”

  不知是谁,第一个发出了绝望的嘶吼。

  下一刻,整个城墙之上,彻底乱了套!

  无数的叛军丢掉了手中的武器,哭喊着,尖叫着,如同没头的苍蝇一般,四散而逃!

  他们只想远离那个如同魔神一般的男人!

  “不准退!谁敢退,杀无赦!”

  晋王朱求桂终于回过神来,他拔出腰间的佩剑,歇斯底里地咆哮着。

  他一剑砍翻了一个从他身边跑过的逃兵。

  可这,根本无济于事。

  兵败如山倒!

  十万大军,在这一刻,彻底崩溃!

  城外。

  关羽缓缓收回了青龙偃月刀,脸上古井无波。

  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一刀,对他而言,不过是随手一击。

  他甚至没有再看那座已经乱成一锅粥的城池。

  而是拨转马头,缓缓回到了赵云的身边。

  “子龙,城已破。”

  他淡淡地说道。

  赵云点了点头,那双星辰般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赞叹。

  “云长之勇,冠绝天下。”

  他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龙胆亮银枪,对着身后的三万大军,沉声喝道。

  “传我将令!”

  “入城!”

  “凡弃械投降者,不杀!”

  “但有负隅顽抗者……”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冷。

  “格杀勿论!”

  “杀!”

  三万京营将士,齐声暴喝,声震云霄!

  他们如同黑色的潮水,通过那个巨大的缺口,涌入了太原城中!

  一场毫无悬念的追击战,开始了。

  ……

  半个时辰后。

  晋王府,被团团包围。

  赵云一马当先,缓步走入王府大门。

  他的身后,是数百名杀气腾腾的京营精锐。

  王府之内,一片狼藉。

  晋王朱求桂,以及他的那几位心腹谋士,被数十名亲卫,簇拥在正殿之前。

  他们一个个面如死灰,浑身抖如筛糠。

  当看到赵云那道白马银枪的身影时,他们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

  孙文广看着那如同天神下凡般的赵云,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他千算万算,算尽了人心,算尽了局势。

  却唯独,算漏了一件事。

  那就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显得那般苍白无力。

  “晋王朱求桂。”

  赵云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陛下有旨,命我等前来,押你回京问罪。”

  “你是自己束手就擒,还是要我动手?”

  朱求桂的身体猛地一颤。

  他看着赵云那双不带丝毫感情的眸子,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些虎视眈眈的甲士。

  他知道,自己完了。

  一股源于骨子里的,属于皇室的骄傲,让他无法接受自己成为阶下囚的命运。

  “哈哈哈……”

  他突然癫狂地大笑起来。

  “想抓本王回京受辱?”

  “做梦!”

  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竟是朝着自己的脖子,狠狠抹去!

  他要自尽!

  然而。

  一道银光,比他的动作更快!

  “叮!”

  一声脆响。

  朱求桂只觉得手腕一麻,手中的佩剑,便已脱手而出,被一杆银枪的枪尖,死死地钉在了远处的柱子上!

  赵云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

  “想死?”

  赵云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没有陛下的旨意,阎王爷,也不敢收你。”

  他伸出手,如同拎小鸡一般,将瘫软在地的朱求桂,提了起来。

  “带走!”

  “是!”

  晋王朱求桂,以及他的一众心腹谋士,被尽数擒获。

  这场由晋王挑起的,声势浩大的宗室叛乱,在开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便以一种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太原城尘埃落定。

  赵云与关羽并未在城中多做停留。

  留下五千兵马,负责看押俘虏,维持城中秩序后,他们便押解着晋王朱求桂,以及一众叛乱核心成员,踏上了返回京师的路途。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比叛乱更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大明。

  “听说了吗?晋王反了!”

  “早就听说了!不是说有三十万大军,要清君侧吗?”

  “还三十万大军呢!屁!朝廷就派了两位将军,一战就给平了!”

  “两位将军?谁啊?这么猛?”

  “还能有谁!就是上次平定北患的那两位神将!一个叫关羽,一个叫赵云!”

  “我的天!据说那关羽一刀,就把太原城的城墙给劈开了!”

  “真的假的?这也太玄乎了吧?”

  “千真万确!我三舅姥爷的二表哥就在太原当差,亲眼所见!”

  ……

  茶馆酒肆,街头巷尾。

  类似的议论,随处可闻。

  关羽一刀破城,赵云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这些如同神话般的故事,在百姓们的口中,越传越神。

  而那些刚刚竖起反旗,还在做着皇帝梦的藩王们,在收到这个消息后,反应出奇的一致。

  傻了。

  彻底傻了。

  他们前脚刚把“靖难”的旗子挂出去,后脚带头大哥就让人给一锅端了。

  这还玩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