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明变法,已是迫在眉睫!-《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

  曹变蛟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他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刀,而是一根被焊死在山体里的铁棍。

  他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手臂上青筋暴起,可那柄百炼精钢的佩刀,在对方两根白玉般的手指面前,纹丝不动。

  三息之后,杨戬两指轻轻一弹。

  “嗡——”

  一股沛然巨力顺着刀身传来,曹变蛟只觉得虎口剧震,整个人“噔噔噔”连退七八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全场死寂。

  曹文诏的瞳孔,缩成了针尖大小。

  他这个侄子,勇冠三军,天生神力,在辽东军中是出了名的“曹疯子”。

  寻常三五个壮汉,根本近不了身。

  可现在,在这个银甲护卫面前,竟然像个三岁孩童般被戏耍!

  “叔父,我……”

  曹变蛟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退下,你不是他的对手。”

  曹文诏沉声喝止,缓缓上前一步,对着朱由校一抱拳。

  “陛下,末将斗胆,想向这位护卫大人讨教几招。”

  朱由校饶有兴致地笑了笑:“准了!”

  “请!”

  曹文诏深吸一口气,摆开了架势。

  他没有像侄子那样冒进,而是浑身气势一凝,一股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杀气,扑面而去。

  寻常士卒光是被这股杀气一冲,就得肝胆俱裂。

  然而,杨戬依旧面无表情,仿佛只是清风拂面。

  “杀!”

  曹文诏动了。

  他如猛虎下山,刀法大开大合,每一刀都卷起凌厉的劲风,直指杨戬周身要害。

  这是纯粹的沙场杀伐之术,没有半点花哨,招招致命!

  “叮叮当当!”

  一连串密集的金铁交鸣声响起。

  杨戬手中的三尖两刃刀,仿佛活了过来。

  无论曹文诏的刀从何等刁钻的角度攻来,他都只是轻描淡写地一格,一引,一拨。

  动作幅度小到不可思议,却总能恰到好处地化解所有攻势。

  曹文诏越打越心惊。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和人对打,而是在砍一座山!

  对方的防守,密不透风,固若金汤!

  十招过后,杨戬似乎有些不耐烦了。

  他手腕一转,三尖两刃刀的刀刃,轻轻在曹文诏的刀背上一磕。

  “铛!”

  曹文诏只觉得一股无可匹敌的巨力涌来,手中的佩刀再也握不住,脱手飞出。

  佩刀在空中转了十几圈,“哐当”一声掉在几十步开外。

  曹文诏愣在原地,额头上冷汗涔涔。

  输了。

  输得彻彻底底,毫无悬念。

  “你们觉得,朕的护卫,本事如何?”

  朱由校的声音悠悠传来。

  曹家叔侄二人再无半点傲气,扑通一声,双双跪倒在地。

  “末将有眼不识泰山,请陛下降罪!”

  “很好。”

  看着彻底被收服的曹家叔侄,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

  “京营糜烂至此,积重难返。”

  “朕给你们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清洗!”

  朱由校的声音转冷。

  “从今日起,京营所有都指挥使以下的军官,全部重新审查!”

  “凡是吃空饷、克扣军粮、喝兵血、欺压良善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给朕拿下!”

  曹文诏和曹变蛟心头一凛,随即热血上涌。

  “末将领命!三个月内,必定还陛下一个崭新的京营!”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跑来。

  “启禀陛下,新任兵部尚书、顺天府尹孙传庭,已在宫外候旨。”

  “哦?来得挺快。”

  朱由校嘴角一翘,“宣他来此见驾。”

  很快,一个身穿崭新官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文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

  正是孙传庭。

  与曹家叔侄的悍勇不同,孙传庭身上带着一股文人的风骨。

  脊梁挺得笔直,如一柄出鞘的利剑。

  “臣,孙传庭,参见陛下。”

  他行了标准的臣子礼,不卑不亢,没有丝毫谄媚之色。

  “孙爱卿,平身吧。”

  朱由校打量着他,心中暗暗点头。

  “朕把你从乡下召回,官升三级,心中可有疑惑?”朱由校开门见山。

  孙传庭抬起头,直视着天子,平静地说道:“臣确有不解。”

  “臣乃戴罪之身,蒙陛下天恩,已是万幸。”

  “不知陛下召臣回京,所为何事?”

  “哈哈,好一个戴罪之身。”

  朱由校笑了笑,意味深长看了一眼魏忠贤。

  他很清楚,孙传庭之所以会成为戴罪之身,这里面和魏忠贤有很大的关系。

  正是因为魏忠贤,他才会被罢官。

  感受到朱由校的目光,魏忠贤心中一动,上前一步,朝着孙传庭一躬到地。

  “孙大人,以前奴婢多有得罪,还望孙大人大人有大量,莫要见怪。”

  孙传庭看到魏忠贤这般态度,不由一愣。

  什么情况?

  然而,这时只听朱由校突然开口问道:“孙爱卿,朕问你,你觉得我大明如今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

  换做旁人,必定要说些歌功颂德的场面话。

  孙传庭却毫不犹豫:“回陛下,大明之病,在朝堂,在士绅,在人心!”

  “东林诸公,空谈误国,结党营私,名为清流,实为祸首!”

  “阉党一脉,贪婪无度,荼毒天下,名为内臣,实为国贼!”

  “两者互斗,置江山社稷于不顾,此乃国朝最大之弊病!”

  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毫不留情。

  把刚刚覆灭的两大集团,骂了个狗血淋头。

  一旁的魏忠贤听得眼皮直跳,却不敢吱声。

  “好!说得好!”

  朱由校抚掌大笑。

  “朕就需要你这样敢说真话的臣子!”

  他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孙传庭,朕要你来当这个内阁首辅,你可敢接?”

  “什么?!”

  孙传庭如遭雷击,猛地瞪大了眼睛,一向沉稳的他,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内阁首辅?

  自己一个刚刚官复原职的从三品侍郎,连内阁的门都没进过,怎么可能当首辅?

  这不合规矩!这简直是荒唐!

  “陛下,万万不可!”

  “祖宗之法不可废,内阁辅臣,需由廷推产生,臣资历浅薄,万万不能担此大任!”

  孙传庭立刻跪下劝阻。

  “廷推?”

  朱由校嗤笑一声,走到他面前。

  “朕的话,就是规矩!”

  “朕说你行,你就行!”

  他扶起孙传庭,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朕不要一个因循守旧的内阁!”

  “如今的大明,已是积弊成疾,必须要革新了!”

  “朕需要一个不怕得罪人,敢于革新的首辅。”

  “大明变法,已是迫在眉睫。”

  “所以,朕希望由你来做这个首辅,总领朝政,推行新法!”

  “朕,要你做朕的张居正!”

  “你可敢接下这个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