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能感觉到。
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震惊,有嫉妒,有怨毒,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可他浑不在意。
此时的他,心中只想着一定要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从龙椅上站起,缓步走下御阶,淡淡说道:“朕昨日翻阅史书,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
“遍观历朝历代,都难逃三百年国运轮回之劫数。”
“算算日子,我大明,也快到三百年之期了。”
说到这里,朱由校环视众人,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诸位爱卿,你们说,这是为何?”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人人低头,生怕被皇帝点名回答这道送命题。
“没人说?那朕就替你们说!”
朱由校声音陡然转厉。
“是因为蛀虫太多了!国朝的根,都快被某些人蛀空了!”
“纵观历朝历代,但凡朝代末年,届时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
“而如今,大明也已是步入了这个怪圈。”
“所以,朕决意,自今日起,推行新政!”
朱由校话音落下,殿中文武百官顿时纷纷色变。
不少大臣心中,顿时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只听朱由校继续说道:“其一,重拾张居正‘考成法’!”
“凡我大明官员,无论京官外官,每年都要考核功绩!”
“能者上,庸者下,没能力或在其位不谋其政者,就都给朕滚蛋!”
殿中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就有官员想要上前反驳。
然而,不等有人反驳,朱由校就继续说道:“其二,清查天下户口!朕要把那些藏起来的人,都给找出来!”
官员们的脸色,顿时更加难看了。
然而,朱由校还没有说完。
“其三,重新丈量天下田亩,然后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
“之后每三年,便按照每家每户人头数,重新分发田地!”
“同时,减轻赋税。”
“务必要做到人人有田种,家家有余粮。”
“轰!”
最后一句话,宛如一道天雷,在奉天殿内轰然炸响!
整个大殿瞬间炸了锅!
无数官员瞬间脸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
丈量天下田亩?
还要将所有田地收归朝廷?
而且还给那些泥腿子重新分发田地?
这是要掘断他们的命根子啊!
毕竟当官者,哪个家中不是良田千亩?
甚至是万亩!
陛下这是要干嘛?
要割自己等人的肉,去喂养那些泥腿子?
凭什么?
这些可都是他们祖祖辈辈,费尽心机兼并到手的田地!
凭什么要交给朝廷?!
还要分发给那些泥腿子?!
陛下这是要造反啊!
造天下士子的反!
就在这时,一名都察院的御史猛地冲出队列。
此人名叫陆文昌,乃是江南士绅在朝中的代言人。
他跪在地上,慷慨陈词:“陛下,万万不可!此举劳民伤财,恐致天下动荡啊!”
礼部左侍郎刘承也上前一步,跪地说道:“是啊,陛下,士绅家中土地,皆是祖辈相传,代代积累,若是强行征收,必然引起大乱啊!”
有这两人带头,顿时有二十多名官员纷纷跪倒在地:“还请陛下三思而行,收回成命!”
“闭嘴!”
朱由校神色一冷,哼了一声,说道:“劳民伤财?”
“朕抄家抄出来的几千万两银子,足够花了!”
“至于天下动荡……”
朱由校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那些文武百官。
“朕问你们,百姓家中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无果腹之粮,无御寒之衣,易子而食,被逼无奈揭竿而起,这算不算动荡?”
“臣……臣……”
陆文昌被怼得哑口无言,一张脸憋得通红,支支吾吾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刘承咬了咬牙,说道:“可是陛下……难道朝廷真的要从士绅手中强征土地吗?”
“若是如此,朝廷此举,与强盗何异?”
朱由校闻言,心中不由微微皱眉。
却也知道刘承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虽然朱由校不怕那些人造反,但若天下大乱,受苦的终究是大明百姓。
所以,朱由校心中一动,开口说道:“这样吧,那就改强征为购买。”
“每亩定价……就一贯钱吧!”
文武百官闻言,神色都是微微一变。
一贯钱?
陛下这是在打发要饭花子吗?
要知道如今江南之地,即使是劣田,也要一贯钱一亩。
至于中田和上田,甚至达到了十贯钱一亩。
当即就有人要站出来劝阻。
然而,朱由校懒得再看他们一眼,直接转向孙传庭。
“孙爱卿,这三件事,朕就全权交给你了!”
“朕给你东厂,给你锦衣卫,给你京营!”
“谁敢阻挠,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孙传庭心头一热,当即跪下,重重叩首。
“臣,领旨!”
朱由校转身走回御阶,坐下前,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他的语气里,满是戏谑。
“哦对了,丈量田亩,清点人口,分发土地,就从京畿之地开始吧。”
“就当给天下做个表率。”
……
退朝后。
右佥都御史姚宗舜正快步走在宫道上。
那张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脸,此刻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几个身影悄无声息地跟了上来,都是江南籍的官员,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吏部左侍郎刘承此刻急得额头冒汗。
“姚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啊!”
“丈量天下田亩?还要收归朝廷所有,分发给那些泥腿子?这……这不是要我等的命吗!”
“陛下这是疯了!他这是要与天下士绅为敌!”
……
姚宗舜回头,哼了一声说道:“说这些有什么用?”
“今早在殿上,那林如晦的下场你们也看到了。”
众人闻言,齐齐打了个寒颤。
是啊,堂堂礼部尚书,就因为多说了两句,就被像拖死狗一样被拖了出去。
跟这位皇帝陛下讲道理?
讲祖宗规矩?
人家根本不听。
刘承擦了擦汗,压低声音道:“那……那我们该怎么办?”
“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姚宗舜冷笑一声,那笑容里带着一丝阴狠。
“陛下年轻气盛,以为打杀了几个大臣,就能为所欲为。”
“他太小看我们了。”
“不过,和这位陛下硬顶,是下下策。”
“然而他想推行新政,政令要谁去执行,还不是要靠我们这些人!”
方克达眼睛一亮。
“姚大人的意思是……阳奉阴违?”
“正是!”
姚宗舜的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弧度。
“从今天起,让各衙门都给老夫‘病’起来!”
“这一次,陛下是要与全天下士绅为敌!”
“于我等而言,绝非简单党争。”
“相信无论是东林党,还是其他不属于任何势力的士绅,都能分得清若不抵抗乱命,会是何等下场。”
“到时候,所有天下士绅联合抵制新政,即使是天子,也无可奈何!”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那孙传庭不是陛下的心腹吗?”
“他想当张居正?”
“我们就让他连衙门的大门都出不去!”
“发动所有御史言官弹劾他!”
“说他德不配位,说他贪赃枉法,说他生活奢靡!”
“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说得多了,假的也说成真的!”
“最后,再让人在民间散播些谣言,就说新政是苛政,陛下要加税,要让百姓活不下去!”
“我就不信,搞得天怒人怨,民心浮动,他这个皇帝还能坐得安稳!”
刘承和方克达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惊慌变成了阴险的笑容。
“妙啊!姚大人此计,釜底抽薪,实在是高!”
“陛下杀人,我们诛心!看谁耗得过谁!”
几人仿佛已经看到了皇帝焦头烂额,不得不收回成命,甚至还要向他们低头认错的场景,不由得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
        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震惊,有嫉妒,有怨毒,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可他浑不在意。
此时的他,心中只想着一定要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从龙椅上站起,缓步走下御阶,淡淡说道:“朕昨日翻阅史书,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
“遍观历朝历代,都难逃三百年国运轮回之劫数。”
“算算日子,我大明,也快到三百年之期了。”
说到这里,朱由校环视众人,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诸位爱卿,你们说,这是为何?”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人人低头,生怕被皇帝点名回答这道送命题。
“没人说?那朕就替你们说!”
朱由校声音陡然转厉。
“是因为蛀虫太多了!国朝的根,都快被某些人蛀空了!”
“纵观历朝历代,但凡朝代末年,届时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
“而如今,大明也已是步入了这个怪圈。”
“所以,朕决意,自今日起,推行新政!”
朱由校话音落下,殿中文武百官顿时纷纷色变。
不少大臣心中,顿时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只听朱由校继续说道:“其一,重拾张居正‘考成法’!”
“凡我大明官员,无论京官外官,每年都要考核功绩!”
“能者上,庸者下,没能力或在其位不谋其政者,就都给朕滚蛋!”
殿中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就有官员想要上前反驳。
然而,不等有人反驳,朱由校就继续说道:“其二,清查天下户口!朕要把那些藏起来的人,都给找出来!”
官员们的脸色,顿时更加难看了。
然而,朱由校还没有说完。
“其三,重新丈量天下田亩,然后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
“之后每三年,便按照每家每户人头数,重新分发田地!”
“同时,减轻赋税。”
“务必要做到人人有田种,家家有余粮。”
“轰!”
最后一句话,宛如一道天雷,在奉天殿内轰然炸响!
整个大殿瞬间炸了锅!
无数官员瞬间脸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
丈量天下田亩?
还要将所有田地收归朝廷?
而且还给那些泥腿子重新分发田地?
这是要掘断他们的命根子啊!
毕竟当官者,哪个家中不是良田千亩?
甚至是万亩!
陛下这是要干嘛?
要割自己等人的肉,去喂养那些泥腿子?
凭什么?
这些可都是他们祖祖辈辈,费尽心机兼并到手的田地!
凭什么要交给朝廷?!
还要分发给那些泥腿子?!
陛下这是要造反啊!
造天下士子的反!
就在这时,一名都察院的御史猛地冲出队列。
此人名叫陆文昌,乃是江南士绅在朝中的代言人。
他跪在地上,慷慨陈词:“陛下,万万不可!此举劳民伤财,恐致天下动荡啊!”
礼部左侍郎刘承也上前一步,跪地说道:“是啊,陛下,士绅家中土地,皆是祖辈相传,代代积累,若是强行征收,必然引起大乱啊!”
有这两人带头,顿时有二十多名官员纷纷跪倒在地:“还请陛下三思而行,收回成命!”
“闭嘴!”
朱由校神色一冷,哼了一声,说道:“劳民伤财?”
“朕抄家抄出来的几千万两银子,足够花了!”
“至于天下动荡……”
朱由校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那些文武百官。
“朕问你们,百姓家中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无果腹之粮,无御寒之衣,易子而食,被逼无奈揭竿而起,这算不算动荡?”
“臣……臣……”
陆文昌被怼得哑口无言,一张脸憋得通红,支支吾吾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刘承咬了咬牙,说道:“可是陛下……难道朝廷真的要从士绅手中强征土地吗?”
“若是如此,朝廷此举,与强盗何异?”
朱由校闻言,心中不由微微皱眉。
却也知道刘承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虽然朱由校不怕那些人造反,但若天下大乱,受苦的终究是大明百姓。
所以,朱由校心中一动,开口说道:“这样吧,那就改强征为购买。”
“每亩定价……就一贯钱吧!”
文武百官闻言,神色都是微微一变。
一贯钱?
陛下这是在打发要饭花子吗?
要知道如今江南之地,即使是劣田,也要一贯钱一亩。
至于中田和上田,甚至达到了十贯钱一亩。
当即就有人要站出来劝阻。
然而,朱由校懒得再看他们一眼,直接转向孙传庭。
“孙爱卿,这三件事,朕就全权交给你了!”
“朕给你东厂,给你锦衣卫,给你京营!”
“谁敢阻挠,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孙传庭心头一热,当即跪下,重重叩首。
“臣,领旨!”
朱由校转身走回御阶,坐下前,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他的语气里,满是戏谑。
“哦对了,丈量田亩,清点人口,分发土地,就从京畿之地开始吧。”
“就当给天下做个表率。”
……
退朝后。
右佥都御史姚宗舜正快步走在宫道上。
那张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脸,此刻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几个身影悄无声息地跟了上来,都是江南籍的官员,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吏部左侍郎刘承此刻急得额头冒汗。
“姚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啊!”
“丈量天下田亩?还要收归朝廷所有,分发给那些泥腿子?这……这不是要我等的命吗!”
“陛下这是疯了!他这是要与天下士绅为敌!”
……
姚宗舜回头,哼了一声说道:“说这些有什么用?”
“今早在殿上,那林如晦的下场你们也看到了。”
众人闻言,齐齐打了个寒颤。
是啊,堂堂礼部尚书,就因为多说了两句,就被像拖死狗一样被拖了出去。
跟这位皇帝陛下讲道理?
讲祖宗规矩?
人家根本不听。
刘承擦了擦汗,压低声音道:“那……那我们该怎么办?”
“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姚宗舜冷笑一声,那笑容里带着一丝阴狠。
“陛下年轻气盛,以为打杀了几个大臣,就能为所欲为。”
“他太小看我们了。”
“不过,和这位陛下硬顶,是下下策。”
“然而他想推行新政,政令要谁去执行,还不是要靠我们这些人!”
方克达眼睛一亮。
“姚大人的意思是……阳奉阴违?”
“正是!”
姚宗舜的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弧度。
“从今天起,让各衙门都给老夫‘病’起来!”
“这一次,陛下是要与全天下士绅为敌!”
“于我等而言,绝非简单党争。”
“相信无论是东林党,还是其他不属于任何势力的士绅,都能分得清若不抵抗乱命,会是何等下场。”
“到时候,所有天下士绅联合抵制新政,即使是天子,也无可奈何!”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那孙传庭不是陛下的心腹吗?”
“他想当张居正?”
“我们就让他连衙门的大门都出不去!”
“发动所有御史言官弹劾他!”
“说他德不配位,说他贪赃枉法,说他生活奢靡!”
“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说得多了,假的也说成真的!”
“最后,再让人在民间散播些谣言,就说新政是苛政,陛下要加税,要让百姓活不下去!”
“我就不信,搞得天怒人怨,民心浮动,他这个皇帝还能坐得安稳!”
刘承和方克达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惊慌变成了阴险的笑容。
“妙啊!姚大人此计,釜底抽薪,实在是高!”
“陛下杀人,我们诛心!看谁耗得过谁!”
几人仿佛已经看到了皇帝焦头烂额,不得不收回成命,甚至还要向他们低头认错的场景,不由得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