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侍立的魏忠贤,更是听得头皮发麻。
七万多人的空饷!
这每年得是多少银子?
他都不敢算了。
曹文诏的声音没有停顿,继续说道:
“余下七万七千人,末将又依军规汰除老弱病残。”
“不堪一战者,三万一千人。”
“如今,京营三大营,实有兵员四万六千人。”
“其中,尚有一万余人,油滑怠惰,操练敷衍,军械破败。”
“若上战场,与送死无异。”
曹文诏说完,殿内一片死寂。
这等于说,号称大明最精锐的十五万京营。
真正能拉出去打仗的,竟然不足三万五千人!
这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朱由校的脸,黑得像锅底。
“那些被裁汰的,还有吃空饷查出来的将官,如何处置了?”
曹文诏眼中闪过一丝杀气。
“回陛下,空饷将官,凡贪墨千两者,皆已斩首示众!”
“共计一百二十七人!”
“其家产,已尽数查抄,正待入库。”
“被裁汰的兵丁,末将给了他们三两银子,遣散还乡。”
朱由校点了点头。
曹文诏这事办得,还算利索。
杀伐果决,又有安抚手段。
“做得好。”
“不过,光是这样,还不够。”
朱由校站起身,走到曹文诏面前。
“京营这坨烂肉,病得太久了,得用重药来医。”
曹文诏面露难色。
“陛下,末将也想。”
“只是……如今营中士气低迷,兵丁懒散。”
“他们当兵,只为混口饭吃,毫无战心。”
“而且军械库里,十之七八都是残次品。”
“刀剑卷刃,火铳炸膛,铠甲一捅就破。”
“拿着这些东西去练兵,弟兄们自己都没底气。”
“说白了,就是缺钱,缺粮,缺奔头!”
曹文诏也是个直性子,把问题一股脑全倒了出来。
朱由校听完,不怒反笑。
“哈哈哈哈!”
“好!说得好!”
“曹爱卿,你能看到这些,说明你用心了。”
他转头看向魏忠贤。
“魏伴伴。”
“奴婢在!”
魏忠贤一个激灵,连忙上前。
“去,传朕的口谕。”
“从内帑拨银三十万两,交由曹文诏!”
“专用于京营整顿!”
三十万两!
曹文诏的眼睛,瞬间瞪圆了。
他征战半生,何曾见过如此巨款!
魏忠贤也是心头一颤,但还是立马应下。
“奴婢遵旨!”
朱由校没理会两人的震惊,继续对曹文诏说道。
“钱,朕给你了。”
“接下来,朕要你给朕办几件事。”
“请陛下示下!”
曹文诏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第一,所有京营兵丁,饷银翻倍!”
“从今天起,必须按月足额发放,不得有丝毫克扣!”
“谁敢伸手,你直接砍了他的脑袋,朕给你撑腰!”
“第二,更新军械!”
“兵仗局那边,朕会打招呼。”
“你派人去,刀枪剑戟,火铳火炮,铠甲盾牌,什么好,你要什么!”
“给朕把这几万人,武装到牙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朱由校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给他们一个奔头!”
“传下军令,日后京营将士,凡上阵杀敌者,皆有重赏!”
“斩敌首一级,赏银五两!”
“家中田赋免税!”
“大战先登城头者,赏银百两!”
“若不幸战死,其家小由朝廷供养。”
“其子也可入军中,袭其职!”
朱由校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重锤,砸在曹文诏的心头。
饷银翻倍!
军械任选!
田赋免税!
重金犒赏!
赏罚分明!
要是这样还练不出一支强军,他曹文诏干脆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陛下!”
曹文诏“噗通”一声,再次单膝跪地。
这一次,他眼中满是狂热的战意。
“末将,定不负陛下所托!”
“若三月之内,练不出一支虎狼之师,末将提头来见!”
“好!”
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股劲儿。
“起来吧。”
“朕给你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后,朕要亲眼看到一支全新的京营!”
“一支能征善战,足以踏平天下的铁军!”
朱由校扶起曹文诏,又压低了声音。
“这支兵,你给朕往狠里练。”
“训练的重点,放在巷战,攻城,还有……清剿之上。”
巷战?
攻城?
清剿?
曹文诏一愣。
这……不是对付女真人的路数啊!
倒像是……要对付城里的叛乱?
他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
“末将明白!”
朱由校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
“大明朝的蛀虫,太多了。”
“有时候,光靠刀笔吏,是杀不干净的。”
“还得靠你们这些,真正的刀。”
曹文诏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
陛下这是……要用京营,来对付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啊!
“末将,遵旨!”
曹文诏领了旨意,拿着那份三十万两的内帑批条,手都在抖。
他雄赳赳气昂昂地退出了乾清宫。
整个人都像是年轻了十岁,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朱由校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如今的他,有权!有钱!有兵!
接下来,就该杀鸡儆猴了!
只有杀鸡儆猴之后,才能大幅度推行改革之策。
……
与此同时。
河南府,洛阳城。
城中最气派的府邸,既非府衙,也非藩台衙门。
而是福王府。
此刻,王府后花园的水榭之中,正上演着一出活色生香的“投喂”大戏。
数十名身穿薄纱的貌美侍女,如同穿花蝴蝶,端着一盘盘珍馐佳肴。
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凉亭中央,那个胖得像座肉山的身影。
“王爷,您尝尝这个,这是用江南刚送来的碧螺春茶烹制的河豚。”
“王爷,张嘴,啊——这是奴家亲手为您剥的荔枝。”
……
福王朱常洵半眯着眼,享受着侍女们无微不至的伺候。
他张开嘴,任由那晶莹剔透的荔枝肉滑入喉中,舒服地哼哼了两声。
这日子,给个神仙都不换啊!
当皇帝有什么好的?
天天要上朝,要批奏折,烦都烦死了。
哪有他现在这般快活?
就在朱常洵吃得满嘴流油之时,一名管家神色匆匆地跑了过来。
“王爷!王爷!”
“洛阳城里的大人们,都来了!”
朱常洵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里的鸡腿。
“不见不见!”
“本王忙着呢,让他们改天再来!”
        七万多人的空饷!
这每年得是多少银子?
他都不敢算了。
曹文诏的声音没有停顿,继续说道:
“余下七万七千人,末将又依军规汰除老弱病残。”
“不堪一战者,三万一千人。”
“如今,京营三大营,实有兵员四万六千人。”
“其中,尚有一万余人,油滑怠惰,操练敷衍,军械破败。”
“若上战场,与送死无异。”
曹文诏说完,殿内一片死寂。
这等于说,号称大明最精锐的十五万京营。
真正能拉出去打仗的,竟然不足三万五千人!
这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朱由校的脸,黑得像锅底。
“那些被裁汰的,还有吃空饷查出来的将官,如何处置了?”
曹文诏眼中闪过一丝杀气。
“回陛下,空饷将官,凡贪墨千两者,皆已斩首示众!”
“共计一百二十七人!”
“其家产,已尽数查抄,正待入库。”
“被裁汰的兵丁,末将给了他们三两银子,遣散还乡。”
朱由校点了点头。
曹文诏这事办得,还算利索。
杀伐果决,又有安抚手段。
“做得好。”
“不过,光是这样,还不够。”
朱由校站起身,走到曹文诏面前。
“京营这坨烂肉,病得太久了,得用重药来医。”
曹文诏面露难色。
“陛下,末将也想。”
“只是……如今营中士气低迷,兵丁懒散。”
“他们当兵,只为混口饭吃,毫无战心。”
“而且军械库里,十之七八都是残次品。”
“刀剑卷刃,火铳炸膛,铠甲一捅就破。”
“拿着这些东西去练兵,弟兄们自己都没底气。”
“说白了,就是缺钱,缺粮,缺奔头!”
曹文诏也是个直性子,把问题一股脑全倒了出来。
朱由校听完,不怒反笑。
“哈哈哈哈!”
“好!说得好!”
“曹爱卿,你能看到这些,说明你用心了。”
他转头看向魏忠贤。
“魏伴伴。”
“奴婢在!”
魏忠贤一个激灵,连忙上前。
“去,传朕的口谕。”
“从内帑拨银三十万两,交由曹文诏!”
“专用于京营整顿!”
三十万两!
曹文诏的眼睛,瞬间瞪圆了。
他征战半生,何曾见过如此巨款!
魏忠贤也是心头一颤,但还是立马应下。
“奴婢遵旨!”
朱由校没理会两人的震惊,继续对曹文诏说道。
“钱,朕给你了。”
“接下来,朕要你给朕办几件事。”
“请陛下示下!”
曹文诏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第一,所有京营兵丁,饷银翻倍!”
“从今天起,必须按月足额发放,不得有丝毫克扣!”
“谁敢伸手,你直接砍了他的脑袋,朕给你撑腰!”
“第二,更新军械!”
“兵仗局那边,朕会打招呼。”
“你派人去,刀枪剑戟,火铳火炮,铠甲盾牌,什么好,你要什么!”
“给朕把这几万人,武装到牙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朱由校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给他们一个奔头!”
“传下军令,日后京营将士,凡上阵杀敌者,皆有重赏!”
“斩敌首一级,赏银五两!”
“家中田赋免税!”
“大战先登城头者,赏银百两!”
“若不幸战死,其家小由朝廷供养。”
“其子也可入军中,袭其职!”
朱由校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重锤,砸在曹文诏的心头。
饷银翻倍!
军械任选!
田赋免税!
重金犒赏!
赏罚分明!
要是这样还练不出一支强军,他曹文诏干脆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陛下!”
曹文诏“噗通”一声,再次单膝跪地。
这一次,他眼中满是狂热的战意。
“末将,定不负陛下所托!”
“若三月之内,练不出一支虎狼之师,末将提头来见!”
“好!”
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股劲儿。
“起来吧。”
“朕给你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后,朕要亲眼看到一支全新的京营!”
“一支能征善战,足以踏平天下的铁军!”
朱由校扶起曹文诏,又压低了声音。
“这支兵,你给朕往狠里练。”
“训练的重点,放在巷战,攻城,还有……清剿之上。”
巷战?
攻城?
清剿?
曹文诏一愣。
这……不是对付女真人的路数啊!
倒像是……要对付城里的叛乱?
他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
“末将明白!”
朱由校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
“大明朝的蛀虫,太多了。”
“有时候,光靠刀笔吏,是杀不干净的。”
“还得靠你们这些,真正的刀。”
曹文诏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
陛下这是……要用京营,来对付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啊!
“末将,遵旨!”
曹文诏领了旨意,拿着那份三十万两的内帑批条,手都在抖。
他雄赳赳气昂昂地退出了乾清宫。
整个人都像是年轻了十岁,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朱由校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如今的他,有权!有钱!有兵!
接下来,就该杀鸡儆猴了!
只有杀鸡儆猴之后,才能大幅度推行改革之策。
……
与此同时。
河南府,洛阳城。
城中最气派的府邸,既非府衙,也非藩台衙门。
而是福王府。
此刻,王府后花园的水榭之中,正上演着一出活色生香的“投喂”大戏。
数十名身穿薄纱的貌美侍女,如同穿花蝴蝶,端着一盘盘珍馐佳肴。
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凉亭中央,那个胖得像座肉山的身影。
“王爷,您尝尝这个,这是用江南刚送来的碧螺春茶烹制的河豚。”
“王爷,张嘴,啊——这是奴家亲手为您剥的荔枝。”
……
福王朱常洵半眯着眼,享受着侍女们无微不至的伺候。
他张开嘴,任由那晶莹剔透的荔枝肉滑入喉中,舒服地哼哼了两声。
这日子,给个神仙都不换啊!
当皇帝有什么好的?
天天要上朝,要批奏折,烦都烦死了。
哪有他现在这般快活?
就在朱常洵吃得满嘴流油之时,一名管家神色匆匆地跑了过来。
“王爷!王爷!”
“洛阳城里的大人们,都来了!”
朱常洵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里的鸡腿。
“不见不见!”
“本王忙着呢,让他们改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