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骆思恭之死!-《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

  三百锦衣缇骑,虽人困马乏,但却无一人退缩。

  当然,这也是他们现在确实是已经退无可退。

  “结阵!”

  骆思恭怒吼一声。

  三百缇骑们迅速背靠背,组成数十个圆阵,雪亮的绣春刀形成一个刺猬般的防御圈。

  一时之间,刀光闪烁,血肉横飞。

  王府的护院虽人多势众,但对上这些杀人如麻的锦衣卫,一时间竟也占不到便宜。

  “一群废物!”

  王玄感看得眉头大皱。

  他对着身后一名气息沉稳的武师使了个眼色。

  那武师点了点头,身形一晃,提着一杆长枪如鬼魅般扑向战团。

  冲入战团中,只见那武师手中长枪一抖,枪尖犹如金鸡乱点头,笼罩一名锦衣卫。

  “噗!”

  那名锦衣卫躲闪不及,被他一枪贯穿胸口。

  随即,长枪一甩,将尸体甩出去。

  然后杀入人群。

  “杀!”

  王府护院们也被激起血性,与锦衣卫大战。

  战局瞬间变得惨烈起来。

  骆思恭双目赤红,手中的绣春刀舞成一团光影。

  他死死盯着凉亭下,那个一脸看戏表情的胖子。

  “朱常洵!你这反贼!”

  “老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他大吼一声,疯了一般朝着朱常洵冲去。

  此时的骆思恭心中已经生出死志。

  毕竟这种情况,他就算是想要逃走,也是千难万难。

  而且,自己身负皇命而来,捉拿福王。

  若是就这样逃回去,陛下也未必能饶了他。

  既然如此……

  那还不如死拼到底。

  就算是战死,也能用自己这条命,为自己儿子,为骆家赚一个前程似锦!

  其实骆思恭不是没想过投降,可只要一想到陛下展现出来的神威,他这一丝刚冒出来的想法,就瞬间烟消云散。

  “保护王爷!”

  十几名武师立刻上前拦截。

  骆思恭以一敌多,刀刀搏命,竟硬生生又斩杀十余人。

  但他也到了极限。

  “噗嗤!”

  一柄长枪,从他后心捅入,前胸透出。

  骆思恭身体一僵,难以置信地低下头,看着胸口的枪尖。

  他张了张嘴,鲜血汩汩涌出。

  “陛……下……”

  他最后的意识,停留在了京师的方向。

  “砰。”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倒在了血泊之中。

  “指挥使大人!”

  剩下的锦衣卫们见状,目眦欲裂。

  “跟他们拼了!”

  “为指挥使大人报仇!”

  然而,主将阵亡,军心已乱。

  在数倍于己的敌人围攻下,锦衣卫的阵型被彻底冲垮。

  一个又一个缇骑倒下。

  “百户大人!快走!”

  一名年轻的锦衣卫,用身体死死抱住一名武师的大腿,对着仅剩的锦衣卫百户张侨嘶吼。

  “回京!告诉陛下!福王反了!”

  “噗!”

  那武师一刀刺穿了他的后心。

  张侨眼中含泪,却毫不犹豫。

  他一刀劈翻面前的敌人,怒吼道:“兄弟们!杀出一条血路!”

  “掩护张百户!”

  剩下的十几个锦衣卫,如同疯魔,竟是主动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为张侨撕开了一道口子。

  张侨带着最后七名幸存的缇骑,纵身跃上战马。

  “想走?!”

  王玄感冷哼一声,亲自弯弓搭箭。

  “嗖!”

  一箭射出,正中一名缇骑的后心。

  那缇骑惨叫一声,栽落马下。

  张侨头也不回,拼命抽打着马臀。

  “驾!”

  七匹战马,如离弦之箭,冲出王府,消失在洛阳城的暮色之中。

  福王朱常洵看着地上的尸体,嫌恶地皱了皱眉。

  “晦气!真他娘的晦气!”

  “来人,把这里给本王收拾干净!”

  他转身,看向王玄感,脸上又堆起了笑容。

  “王先生,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王玄感抚着胡须,眼中闪着智珠在握的光芒。

  “王爷,立刻传檄天下!”

  “就说妖帝朱由校,倒行逆施,人神共愤!”

  “我等奉天靖难,清君侧,诛妖邪!”

  “另外,王爷应该即刻发兵,攻占开封、郑州,掌控河南全境!”

  “只要河南在手,我等便进可攻,退可守!”

  朱常洵听得连连点头,仿佛自己已经掌控了天下大势。

  “好!就依先生所言!”

  ……

  三日后。

  京师。

  乾清宫内,檀香袅袅。

  朱由校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心情不错。

  监国理政院成立已有三日,那帮老狐狸想必已经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了。

  想到这里,他便有些期待。

  “陛下,孙首辅与萧大人求见。”

  魏忠贤迈着小碎步,躬着身子走了进来。

  “宣。”

  朱由校将玉佩放下,端正了坐姿。

  很快,孙传庭与萧何一前一后,走入殿中。

  孙传庭的神色有些复杂,既有兴奋,也有一丝敬畏。

  而萧何则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仿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臣等,参见陛下。”

  两人躬身行礼。

  “免礼,坐。”

  朱由校抬了抬手。

  “事情办得如何了?”

  孙传庭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双手呈上。

  “回陛下,监国理政院成立三日,已对京中六部九卿,共计一百七十三名官员,完成考评。”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

  “其中,考评合格,准予留任者,三十一人。”

  “考评不合格,但罪不至死,予以罢官夺职者,九十二人。”

  “至于剩下五十人……”

  孙传庭的声音低了下去。

  “罪大恶极,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已由包大人、狄大人会审,证据确凿,皆判斩立决!”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死寂。

  魏忠贤在一旁听得是心惊肉跳,两腿发软。

  三天!

  就三天!

  砍了五十个京官的脑袋!

  这哪里是整顿吏治,这分明是血洗朝堂啊!

  朱由校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波澜。

  他接过那本名册,随手翻了翻。

  上面用朱笔清晰地标注着每个人的罪名、处置结果,以及查抄的家产数额。

  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很好。”

  朱由校合上名册,看向萧何。

  “萧爱卿,你做得很好。”

  萧何微微躬身。

  “此乃臣分内之事。”

  “只是……”

  萧何抬起头,目光平静。

  “朝中官员,一次罢黜近百人,六部衙门几乎瘫痪。”

  “许多位置空缺,若不及时填补,恐误国事。”

  “这个朕知道。”

  朱由校摆了摆手,不以为意。

  “朕早就说过,我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他看向孙传庭。

  “孙爱卿,此事你与理政院的诸位商议着办。”

  “朕只有一个要求。”

  “德才兼备者,破格提拔!”

  “尸位素餐者,一律滚蛋!”

  “至于那些空缺,可以先从国子监,以及翰林院中,择优选拔一批年轻人,暂代其职。”

  “给他们一个机会,也给大明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