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王府夜谈-《重生之回到大清当王爷》

  王氏见状,急忙起身拉住文敬的袖子,假意劝道:"老爷息怒!工甲也是一心想要出人头地,这才......"

  "你闭嘴!"文敬甩开她的手,眼中怒火更盛,"就是你从小溺爱纵容,处处替他偷奸耍滑,才养出他这般心胸狭隘、不思进取的性子!你们母子俩,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王氏被骂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精心修饰的眉毛气得直跳。工甲则站在原地,双拳紧握,眼中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程氏缩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那张胖脸上满是惶恐。

  文敬看着这一屋子人,突然觉得疲惫至极。他站起身,冷冷道:"这饭,你们自己吃吧!"说罢,拂袖而去,只留下满室寂静。

  待文敬的脚步声远去,王氏才一屁股坐回椅子上,咬牙切齿道:"这个老东西,现在眼里只有那个贱种!"

  工甲阴沉着脸,突然抓起一个瓷碗狠狠摔在地上:"莫罗......我绝不会让你好过!"

  瓷片四溅,映出他扭曲的面容。程氏吓得一哆嗦,脸上的肥肉跟着颤了颤。

  三月的北京城天气还有些微凉,莫罗独自走在回府的路上。街上卖东西的小贩热情的吆喝着,达摩莫罗此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方才在瓜尔佳府的不愉快仍萦绕在心头,但此刻他的思绪已经转向了即将到来的边界勘定任务。

  "理藩院的档案、沙俄使臣的底细、边界争议的地图......"莫罗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刀,"明日得先去理藩院一趟。"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二少爷!二少爷请留步!"

  莫罗转身,发现是瓜尔佳府的下人气喘吁吁地追来。

  "何事?"莫罗微微皱眉。

  "老爷在后面,想请二少爷稍等片刻。"下人躬身行礼,额上还带着汗珠。

  莫罗略一沉吟,便朝来时的方向迎去。不多时,就见文敬独自一人快步走来,身影显得有些单薄。

  "阿玛。"莫罗上前行礼。

  文敬摆摆手,气息还有些不稳:"走,找个地方说话。"

  父子二人来到附近一家茶楼。小二见是官员打扮的客人,连忙引他们上了二楼的雅间。

  待茶水上来,文敬才长叹一声:"今日之事,是为父考虑不周。"

  莫罗给文敬斟了杯茶:"阿玛不必自责。工甲向来如此,儿子早已习惯了。"

  "他若有你一半的胸襟......"文敬摇头,眼中满是失望,"今日叫你来,本有三件事。"

  "其一,你金川建功,为父脸上有光。"文敬端起茶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生母若在天有灵,也会为你骄傲。"

  提到生母,莫罗的眼神柔和了几分。

  "其二,"文敬继续道,"为父本想借今日之机,化解你与工甲之间的矛盾。现在看来......"他苦笑一声,"是为父想得太简单了。"

  莫罗冷笑:"阿玛不必费心。在儿子眼中,工甲不过是个跳梁小丑,不值一提。"

  文敬点点头,神色突然凝重起来:"这第三件事,才是最重要的。"他压低声音,"陆中林被拿下,陆贵妃绝不会善罢甘休。为父虽是大理寺卿能秉公办事,但到底还有个贵妃在,皇亲国戚自古以来都是让人头痛的......"

  "阿玛放心,"莫罗眼中寒光一闪,"此事因儿子而起,儿子自会应对。况且有简亲王帮忙应付,陆贵妃就算发难,皇上也会考虑一下事情的影响,没那么容易让陆中林过上好日子。"

  文敬沉吟片刻:"你即将出使勘界,此事......"

  "儿子明白。"莫罗正色道,"明日儿子就去理藩院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准备。至于陆家......"儿子明日进宫求见皇上,说明此事,相信皇上会有公断。"

  文敬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儿子,恍惚间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府中备受欺凌的瘦弱少年。如今的他,已经成长为一棵能够遮风挡雨的大树了。

  "好!"文敬重重拍了下莫罗的肩膀,"为父果然没看错你!"

  父子二人又商议了些细节,直到夕阳西下,莫罗晚上还要去王爷府,才各自离去。临别时,文敬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听说皇上赐婚于你,这件事......"

  莫罗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儿子自有打算。"

  文敬看着莫罗远去的背影,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坚定。文敬知道,这个儿子已经不需要他再操心了。无论是朝堂上的明枪暗箭,还是家宅里的勾心斗角,他都能应对自如。

  而此刻的莫罗,心中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等会先拜访王爷,明日去了理藩院,再看能否进宫面见皇帝,然后......他的目光投向皇宫方向,希望自己这个别人眼里圣眷正隆的人,有机会说服皇帝不要包庇皇亲国戚。

  暮色四合,莫罗匆匆赶到简亲王府时,王府门前已点起了明晃晃的灯笼。他向门子说明来意后,不多时便被引入府内。

  穿过几重院落,莫罗被带到了王府后花园。园中假山流水,亭台错落,简亲王丰讷亨正与一位身着贝子服饰的中年男子对弈。棋盘旁点着几盏琉璃灯,映得棋子莹润生光。

  莫罗快步上前,利落地打了个千:"奴才莫罗,参见王爷,贝子爷。"

  丰讷亨执棋的手微微一顿,余光扫过莫罗恭敬的姿态,心中颇为满意——这个年轻人立了大功却不骄不躁,依旧保持着从前的礼数。

  "起来吧。"丰讷亨落下一子,这才抬眼看向莫罗。

  "谢王爷。"莫罗起身,垂手立于一旁。

  那位贝子见两人似乎有话要说,便识趣地起身告辞。待他离去后,丰讷亨指了指石凳:"坐。"

  "王爷面前,哪有奴才的座位。"莫罗恭敬道。

  丰讷亨轻笑一声:"你现在是二品大员了,不必如此拘礼。"

  待莫罗坐下,丰讷亨端起茶盏:"金川这一仗,打得漂亮。本王果然没看错人。"

  "全赖皇上天恩,王爷洪福,将士用命。"莫罗低头道,"奴才不过侥幸。"

  "好了好了,"丰讷亨摆摆手,"你的战绩本王都清楚,不必谦虚。"他话锋一转,"按理说,你是本王门人,回京后该第一时间来见本王。"

  莫罗连忙解释:"那日回京天色已晚,加之次日要面圣,奴才半月未沐浴,恐圣前失仪,便先行回府收拾。"

  丰讷亨点点头:"罢了,不怪你。"他神色一肃,"陆中林的事,你打算如何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