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阿斌的过去-《缅北深渊:电诈》

  冰冷的恐惧如同附骨之疽,缠绕着阿斌的每一根神经。他蜷缩在散发着霉味和陌生人体臭的床铺上,宿舍里此起彼伏的鼾声和梦呓,此刻听来都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王讲师的辱骂、“废物”那两个字的回声、陈默那双平静到令人自惭形秽的眼睛……所有这些白天的羞辱和挫败,混合着对未知惩罚的极致恐惧,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他早已脆弱不堪的神经。

  绝望中,人的意识往往会不受控制地滑向过去,滑向那些曾经拥有、如今却遥不可及的正常与温暖。对阿斌而言,尤其如此。

  闪回开始。

  那是在江南的一座小城,空气里常年弥漫着水汽和桂花的甜香,而非此地的污浊与绝望。阿斌的家就在一条青石板路旁的老房子里,推开窗就能看到蜿蜒的河道和咿呀摇过的乌篷船。他是家里独子,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对他没有太高的期望,只盼着他平安顺遂。

  他从小性格就有些内向,不善言辞,但心思细腻,手巧。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挤破头去大城市、进大公司,他回到了小城,用父母攒下的积蓄和自己在大学时做兼职攒下的一点钱,加上从几个亲戚那里借来的款子,盘下了一个临河的小小门面。

  他想开一家咖啡馆。不是那种连锁的、标准化的大型咖啡馆,而是一家有温度的、小小的、只属于他自己的“阿斌的咖啡馆”。他亲自设计装修,原木的桌椅,暖黄的灯光,墙上挂着他自己拍的风景照,角落里放着他淘来的老唱片机和黑胶唱片。他研究咖啡豆的烘焙,学习拉花技巧,甚至还试着做几款精致的甜点。

  开业那天,阳光很好,河水粼粼。父母、几个要好的朋友都来了,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醇香和蛋糕的甜腻。他看着那个自己亲手打造的、充满梦想的小小空间,心里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希望填满。他仿佛能看到未来的日子,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他悠闲地做着咖啡,和熟悉的客人聊着天,日子平淡,却安稳幸福。

  他给咖啡馆起了个名字,叫“渡口”。他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让人们暂时停靠、放松身心的港湾。

  起初,生意确实不错。小城生活节奏慢,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