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多发转移”的黑体字警告-《铁人李建国》

  抽完血后,他们前往地下一层预约PET-CT检查。电梯门缓缓开启,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有人猛然掀开了冰柜的盖子。走廊两侧,坐满了等待检查的病人,每个人都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双凝重的眼睛。周秀兰因体力不支,只能无力地蹲在地上,额头抵着膝盖,整个人蜷缩得像一只缩进壳里的蜗牛。李建国则默默站在队伍中,手里紧紧攥着预约单,单子上印着的“18F-FDG”化学式,在他眼中如同一行行神秘的密码,预示着通往未知命运的航班号。

  终于排到他们时,窗口里的技师头也不抬,机械地问道:“血糖多少?”“5.8。”李建国回答,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身高体重?”“158,44公斤。”当体重数字脱口而出时,李建国的心仿佛被重锤击中——两个月前还是52公斤,如今却只剩下一包化肥的重量。技师面无表情地递来一瓶对比剂,透明液体在塑料杯中轻轻晃动,像是一杯没有温度的白开水,却要按照体重精确服用,以吞噬体内的癌细胞。

  周秀兰捧着杯子,一小口一小口地艰难咽下,每咽一口,喉咙就凸起一个尖锐的弧度,仿佛是在吞咽一颗颗锋利的碎玻璃。喝完药后,他们需要在候诊区等待一小时,让药物在体内充分发挥作用。周秀兰虚弱得已经无法行走,李建国急忙推来轮椅。轮子在地胶上发出“吱——嘎”的刺耳声响,仿佛是奈何桥年久失修的呻吟。桥的尽头是处置室,有病人正在拔针,鲜血回流进输液管,形成一长截晃动的红线,宛如招魂幡在风中摇曳。

  路过护士站时,电子呼叫屏突然跳出红色提示:“702-3周秀兰,危急值!”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寂静,像一把锋利的刀刃割开了灵魂的平静。李建国的心脏猛地一抽,他冲过去焦急地询问情况。护士迅速翻阅记录,冷静地告知:“刚出的血气分析结果,钾离子浓度2.7,随时可能心脏停跳,医生马上会来补钾。”听完这话,李建国的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台面上。钾离子浓度如此之低,意味着细胞已经严重受损,癌细胞在体内肆虐,将电解质当作香槟般肆意挥霍。

  医生匆匆赶来,迅速开了一袋氯化钾,并叮嘱滴速要慢,否则会痛得钻心。周秀兰静静地躺在床上,手背重新被扎上针头,透明液体一滴一滴缓缓流入体内,而她却仿佛毫无知觉,两眼直直地望着天花板。李建国坐在床边,轻轻地将她的手包在自己粗糙的掌心里,手背上的针眼附近已经鼓起了一个青包,像是冻坏的葡萄般触目惊心。他想说点什么来安慰她,却害怕一张口就会忍不住哭出声来。于是,他只能用力地搓着那几根手指,仿佛通过传递温度就能堵住漏掉的钾离子,也能堵住那正在悄然流逝的生命。

  就在这时,周秀兰忽然偏过头,对他勉强挤出了一个微笑,嘴角弧度虽小,却牵动了整张脸的皱纹,仿佛有人将一张揉皱的纸重新小心摊开。她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轻声说:“建国,等结果出来,要是真的不行了,就别治了,咱回家吧。我想吃自己蒸的槐花馒头。”李建国默默点头,眼泪不由自主地砸在她的手背上,滚烫而沉重,与那冰凉的点滴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仿佛又回到了过去,想起他们在村口的槐树下约会的情景。那时,她踮脚摘下一串洁白的槐花,轻轻地塞进他的口袋里,笑着说等结婚那天要蒸一大锅槐花馒头给他吃。如今,槐花依旧盛开,老槐树也依然挺立,可是他的口袋却已经漏了底,再也装不下那份纯真的幸福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然穿透窗帘的缝隙,轻柔地洒落在李明宇那略显慵懒的脸庞上,似是在他似睡非睡的梦境边缘轻轻徘徊。他缓缓地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带着几分刚从梦乡中抽离的迷茫,缓缓转身。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身旁洪小姐那熟睡的容颜上,尽管岁月已悄然在她身上留下了二十七八载的痕迹,但她的肌肤却依旧细腻如丝,仿佛吹弹可破,散发着一种超越年龄的青春光泽。洪小姐其实早已从沉睡中醒来,她敏锐地感受到了李明宇那温柔而探寻的目光,于是缓缓睁开了双眼。

  在逆光的勾勒下,李明宇的身影显得既朦胧又充满魅力,他的轮廓被柔和的光线轻轻环绕,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谧。洪小姐就这样静静地望着他,眼中闪烁着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仿佛在这一刻,时间为之凝固,只留下他们两人,在这晨光微露的房间里,静静地感受着彼此的存在。

  “你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