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艺和连诗晴拿到厚厚一叠解说词稿时,更是倒吸一口凉气。这不仅仅是简单读稿;
里面涉及大量场馆的专业术语、比赛项目的规则简介、甚至是北京的文化历史穿插,要求解说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最精准、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递出去。
“晓艺,快来,这个‘国家游泳中心’的‘水立方’膜结构技术介绍,断句好难,你听听我这样处理对不对?”
连诗晴拉着刘晓艺,一遍遍练习。
“诗晴,你帮我听听,‘鸟巢’的钢结构用粤语这么说,韵味够不够?会不会太生硬?”刘晓艺也虚心地请教。
粤语解说面向的是港澳及海外粤语裔同胞,既要标准,也要保留语言的独特韵味。
她们俩成了形影不离的搭档,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了学校的演播室里,对着提词器反复打磨。
每一个字的吐字归音,每一个段落的情绪起伏,甚至每一个镜头的眼神和微笑,都精益求精。
有时为了一个词的轻重音处理更能体现亲切感,她们能争论上半个小时,再一起去找专业老师定夺。
隔壁宿舍的班长赵卫国和孙薇更是陷入了“英语魔鬼训练”。
他们的稿件专业度更高,涉及大量体育专项词汇和国际化表达。
“我的天,这个‘archery’(射箭)和‘athletics’(田径)我已经读了一百遍了,还是觉得舌头打结!”赵卫国痛苦地摇着头。
孙薇则抱着一本几乎被翻烂的牛津高阶词典,眉头紧锁:“这个词用‘intricate’(复杂的)还是‘sophisticated’(精密的)来形容场馆的智能管理系统更合适?不行,我得再去查查柯林斯。”
他们俩的桌子上,各种能量饮料罐堆成了小山,电脑里满是不同版本的录音小样。
正式录制那天,奥组委指定的专业摄影棚里灯火通明。
刘晓艺换上精心准备的蓝白色志愿者服装,略施淡妆,整个人显得清新脱俗,朝气蓬勃。
连诗晴则选择了一件更具设计感的改良中式衬衫,端庄又不失活力。
站在摄像机前,强烈的灯光打在脸上,刘晓艺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她深吸一口气,看向旁边的连诗晴,对方也正好看过来,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鼓励的眼神中传递着力量。
“各部门准备,中文宣传片,普通话版,三、二、一,开始!”
导演口令下达,刘晓艺迅速进入状态,面对镜头,露出一个自信而温暖的微笑,声音清亮悦耳,如溪流潺潺:“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北京,欢迎来到第xx届亚洲运动会。
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城,已张开热情的怀抱,期待与您共赴这场激情与梦想的体育盛会……”
她的普通话标准得如同教科书,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将枯燥的场馆介绍说得引人入胜。
紧接着是连诗晴的粤语版本录制。她从容不迫,粤语发音地道又悦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亲切感:“各位朋友,欢迎嚟到北京,欢迎嚟到第xx届亚洲运动会呢个大家庭……”
(各位朋友,欢迎来到北京,欢迎来到第xx届亚洲运动会这个大家庭……)她的演绎,多了几分烟火气和灵动感。
录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偶尔会有吃螺丝或者情绪不够饱满的情况,但两个女孩都表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迅速调整状态,一遍不行就两遍,直到导演满意地喊出“过!”
当最后一条片段录制完成,整个摄影棚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导演走过来,赞赏地拍了拍她们的肩膀:“非常好!北广的学生果然名不虚传!青春、自信、专业,这就是我们想要展现给世界的中国青年形象!”
几天后,这些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宣传片开始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相关平台播放。
刘晓艺父母经营的超市里,那台挂在墙角的彩色电视,平时大多播放着商品广告或肥皂剧。
这天晚上新闻联播过后,进入广告时段,突然,画面切换到了宏伟的“水立方”场馆,紧接着,刘晓艺那张洋溢着青春笑容的脸庞出现在屏幕正中央!
“本届亚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将承担跳水、花样游泳等赛事……”女儿清亮悦耳、字正腔圆的声音透过电视音箱传遍了整个超市。
正忙着给顾客称花生的刘妈妈动作猛地一顿,难以置信地抬起头。刘爸爸正搬着一箱啤酒,也愣在了原地。
超市里几个熟识的老顾客也认出来了,顿时炸开了锅:
“哎哟!老刘!快看!这不是你们家晓艺吗?”
“了不得啊!上电视了!还是亚运会的解说!”
“晓艺这普通话说的,比新闻联播还好听呢!”
“老刘家闺女真是出息了!给咱们小区长脸了!”
刘父刘母这才反应过来,激动得脸都红了,也顾不上手里的活计了,紧紧盯着电视屏幕,直到刘晓艺的片段播完,换成连诗晴的粤语版,还久久回不过神。
“真是晓艺!她没说具体哪天播啊!这孩子!”刘妈妈激动地眼眶都有些湿润,语气里满是骄傲。
刘明达赶紧拿出手机,笨拙地想拍下来,却错过了时机,懊恼不已:“快!快给晓艺打电话!不对,她肯定在忙……老张!今晚我请客!啤酒花生管够!”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洛锦川家里。洛妈妈正在客厅收拾,电视里传出的熟悉声音让她愣了一下,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了准儿媳那张甜美的笑脸。
“远哥!快来看!晓艺!晓艺上电视了!”她连忙朝书房喊。
洛爸爸戴着眼镜走出来,看到屏幕里的刘晓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嗯,不错,落落大方,很有精气神。”
洛妈妈越看越喜欢,忍不住掏出手机:“我得赶紧给川川打个电话,让他也看看!这孩子,一天到晚忙得都不知道关不关心晓艺!”
越洋电话接通,洛锦川那边正是清晨。
“妈,这么早,有事?”
“川川!你看电视没?看亚运会宣传片没?晓艺!晓艺在上面做解说呢!国语解说!说得可好了!”洛妈妈语气兴奋。
洛锦川显然有些意外,随即低低地笑了声:“是吗?我这边看不到国内的电视转播。不过她之前跟我提过在做志愿者,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工作。”
“你想想办法上网看看!晓艺真是越来越优秀了,你可得抓紧了!”洛妈妈不忘叮嘱儿子。
“知道了妈。”洛锦川语气温柔,“我一直都知道她很优秀。”
而刘家超市,则借着这股东风,生意又火了一把。
王安梅敏锐地抓住了商机,提前去批发市场进了足量的啤酒、饮料、各式零食。
她还特意增加了卤味熟食的供应,什么卤鸡爪、鸭脖、花生毛豆,每天下午新鲜出锅,香气能飘出半条街。
小区里的居民们晚上聚在一起看亚运比赛,自然少不了这些吃喝。
而刘家超市电视里时不时会播放有“自家闺女”解说的宣传片,更是让大家觉得来这里买东西、看比赛格外有氛围,甚至有点“与有荣焉”的感觉。
“老板,来一打啤酒,一包花生米,再称点卤鸭爪!就在这儿看会儿比赛!”
“好嘞!马上给您拿!”
刘父刘母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始终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女儿的出色表现,仿佛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小店也镀上了一层温暖而荣耀的光环。
通过电视和网络,刘晓艺和她的同学们,正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参与着这场国之盛事,向亚洲乃至世界,传递着中国当代青年的声音与形象。
而这份经历,也如同淬火一般,让这群年轻的传媒学子,在实践中飞速地成长着。
北京亚运的热潮尚未完全褪去,刘家超市的生意因着刘晓艺的“意外出镜”又红火了一阵子。
里面涉及大量场馆的专业术语、比赛项目的规则简介、甚至是北京的文化历史穿插,要求解说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最精准、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递出去。
“晓艺,快来,这个‘国家游泳中心’的‘水立方’膜结构技术介绍,断句好难,你听听我这样处理对不对?”
连诗晴拉着刘晓艺,一遍遍练习。
“诗晴,你帮我听听,‘鸟巢’的钢结构用粤语这么说,韵味够不够?会不会太生硬?”刘晓艺也虚心地请教。
粤语解说面向的是港澳及海外粤语裔同胞,既要标准,也要保留语言的独特韵味。
她们俩成了形影不离的搭档,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了学校的演播室里,对着提词器反复打磨。
每一个字的吐字归音,每一个段落的情绪起伏,甚至每一个镜头的眼神和微笑,都精益求精。
有时为了一个词的轻重音处理更能体现亲切感,她们能争论上半个小时,再一起去找专业老师定夺。
隔壁宿舍的班长赵卫国和孙薇更是陷入了“英语魔鬼训练”。
他们的稿件专业度更高,涉及大量体育专项词汇和国际化表达。
“我的天,这个‘archery’(射箭)和‘athletics’(田径)我已经读了一百遍了,还是觉得舌头打结!”赵卫国痛苦地摇着头。
孙薇则抱着一本几乎被翻烂的牛津高阶词典,眉头紧锁:“这个词用‘intricate’(复杂的)还是‘sophisticated’(精密的)来形容场馆的智能管理系统更合适?不行,我得再去查查柯林斯。”
他们俩的桌子上,各种能量饮料罐堆成了小山,电脑里满是不同版本的录音小样。
正式录制那天,奥组委指定的专业摄影棚里灯火通明。
刘晓艺换上精心准备的蓝白色志愿者服装,略施淡妆,整个人显得清新脱俗,朝气蓬勃。
连诗晴则选择了一件更具设计感的改良中式衬衫,端庄又不失活力。
站在摄像机前,强烈的灯光打在脸上,刘晓艺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她深吸一口气,看向旁边的连诗晴,对方也正好看过来,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鼓励的眼神中传递着力量。
“各部门准备,中文宣传片,普通话版,三、二、一,开始!”
导演口令下达,刘晓艺迅速进入状态,面对镜头,露出一个自信而温暖的微笑,声音清亮悦耳,如溪流潺潺:“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北京,欢迎来到第xx届亚洲运动会。
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城,已张开热情的怀抱,期待与您共赴这场激情与梦想的体育盛会……”
她的普通话标准得如同教科书,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将枯燥的场馆介绍说得引人入胜。
紧接着是连诗晴的粤语版本录制。她从容不迫,粤语发音地道又悦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亲切感:“各位朋友,欢迎嚟到北京,欢迎嚟到第xx届亚洲运动会呢个大家庭……”
(各位朋友,欢迎来到北京,欢迎来到第xx届亚洲运动会这个大家庭……)她的演绎,多了几分烟火气和灵动感。
录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偶尔会有吃螺丝或者情绪不够饱满的情况,但两个女孩都表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迅速调整状态,一遍不行就两遍,直到导演满意地喊出“过!”
当最后一条片段录制完成,整个摄影棚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导演走过来,赞赏地拍了拍她们的肩膀:“非常好!北广的学生果然名不虚传!青春、自信、专业,这就是我们想要展现给世界的中国青年形象!”
几天后,这些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宣传片开始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相关平台播放。
刘晓艺父母经营的超市里,那台挂在墙角的彩色电视,平时大多播放着商品广告或肥皂剧。
这天晚上新闻联播过后,进入广告时段,突然,画面切换到了宏伟的“水立方”场馆,紧接着,刘晓艺那张洋溢着青春笑容的脸庞出现在屏幕正中央!
“本届亚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将承担跳水、花样游泳等赛事……”女儿清亮悦耳、字正腔圆的声音透过电视音箱传遍了整个超市。
正忙着给顾客称花生的刘妈妈动作猛地一顿,难以置信地抬起头。刘爸爸正搬着一箱啤酒,也愣在了原地。
超市里几个熟识的老顾客也认出来了,顿时炸开了锅:
“哎哟!老刘!快看!这不是你们家晓艺吗?”
“了不得啊!上电视了!还是亚运会的解说!”
“晓艺这普通话说的,比新闻联播还好听呢!”
“老刘家闺女真是出息了!给咱们小区长脸了!”
刘父刘母这才反应过来,激动得脸都红了,也顾不上手里的活计了,紧紧盯着电视屏幕,直到刘晓艺的片段播完,换成连诗晴的粤语版,还久久回不过神。
“真是晓艺!她没说具体哪天播啊!这孩子!”刘妈妈激动地眼眶都有些湿润,语气里满是骄傲。
刘明达赶紧拿出手机,笨拙地想拍下来,却错过了时机,懊恼不已:“快!快给晓艺打电话!不对,她肯定在忙……老张!今晚我请客!啤酒花生管够!”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洛锦川家里。洛妈妈正在客厅收拾,电视里传出的熟悉声音让她愣了一下,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了准儿媳那张甜美的笑脸。
“远哥!快来看!晓艺!晓艺上电视了!”她连忙朝书房喊。
洛爸爸戴着眼镜走出来,看到屏幕里的刘晓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嗯,不错,落落大方,很有精气神。”
洛妈妈越看越喜欢,忍不住掏出手机:“我得赶紧给川川打个电话,让他也看看!这孩子,一天到晚忙得都不知道关不关心晓艺!”
越洋电话接通,洛锦川那边正是清晨。
“妈,这么早,有事?”
“川川!你看电视没?看亚运会宣传片没?晓艺!晓艺在上面做解说呢!国语解说!说得可好了!”洛妈妈语气兴奋。
洛锦川显然有些意外,随即低低地笑了声:“是吗?我这边看不到国内的电视转播。不过她之前跟我提过在做志愿者,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工作。”
“你想想办法上网看看!晓艺真是越来越优秀了,你可得抓紧了!”洛妈妈不忘叮嘱儿子。
“知道了妈。”洛锦川语气温柔,“我一直都知道她很优秀。”
而刘家超市,则借着这股东风,生意又火了一把。
王安梅敏锐地抓住了商机,提前去批发市场进了足量的啤酒、饮料、各式零食。
她还特意增加了卤味熟食的供应,什么卤鸡爪、鸭脖、花生毛豆,每天下午新鲜出锅,香气能飘出半条街。
小区里的居民们晚上聚在一起看亚运比赛,自然少不了这些吃喝。
而刘家超市电视里时不时会播放有“自家闺女”解说的宣传片,更是让大家觉得来这里买东西、看比赛格外有氛围,甚至有点“与有荣焉”的感觉。
“老板,来一打啤酒,一包花生米,再称点卤鸭爪!就在这儿看会儿比赛!”
“好嘞!马上给您拿!”
刘父刘母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始终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女儿的出色表现,仿佛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小店也镀上了一层温暖而荣耀的光环。
通过电视和网络,刘晓艺和她的同学们,正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参与着这场国之盛事,向亚洲乃至世界,传递着中国当代青年的声音与形象。
而这份经历,也如同淬火一般,让这群年轻的传媒学子,在实践中飞速地成长着。
北京亚运的热潮尚未完全褪去,刘家超市的生意因着刘晓艺的“意外出镜”又红火了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