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当为大明尽忠!-《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当一身便装、风尘仆仆的刘魁被带到孙德胜面前时,孙德胜先是一愣,随即瞪大了眼睛:

  “刘…刘兄?是你?!”

  “孙指挥使!别来无恙啊!”刘魁笑呵呵地抱拳,气定神闲,仿佛只是来串门的老友。

  屏退左右,书房内只剩下两人。

  刘魁开门见山:“孙老弟,明人不说暗话!我如今效命于神农架护国军石午阳将军帐下!将军已知老弟处境艰难,不愿看到昔日大明军的兄弟深陷泥潭!特命我来,给老弟指条明路!”

  孙德胜心脏猛跳,脸上阴晴不定:“护国军?石午阳?他…他打下了房县?是真的?”

  “千真万确!”

  刘魁斩钉截铁,“就在今日凌晨!房县守将皮化滕,和他千余守军,负隅顽抗者已被尽诛,投降者尽皆收押!房县城头,早已插上了我护国军军旗!”

  他紧紧盯着孙德胜的眼睛:“老弟!清廷在此地已是强弩之末!他们逼你剃发易服,视尔等降卒如猪狗!你麾下弟兄怨声载道,你心中难道就没有半点故国之思?没有半点不甘?!”

  句句如同重锤,敲打在孙德胜心上!

  房县被攻打,是下午才得到的消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被破城,

  想起被逼剃发的屈辱,清廷的苛待,手下的怨气…种种情绪瞬间涌上心头!

  “我…”孙德胜声音艰涩,眼中挣扎。

  “老弟!”刘魁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语气无比诚恳,

  “石将军说了!迷途知返,善莫大焉!只要你打开城门,率众归顺!护国军欢迎你!弟兄们依旧是抗清的袍泽!将军保你独领护国军一营,麾下将士皆可留用!一同驱逐鞑虏,光复河山!岂不比在这里做这不人不鬼的二臣,受这窝囊气强上百倍?!”

  “石将军…真能既往不咎?保我…保我兄弟前程?”

  孙德胜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苗,声音带着颤抖。

  “石将军一言九鼎!绝无虚言!”刘魁拍着胸脯保证,“我刘魁以项上人头担保!”

  孙德胜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脸色变幻不定。

  最终,他停在窗边,望着竹山县城内低矮的房屋和远处依稀可见的汉水,猛地转过身,眼中再无犹豫,只有决绝!

  “干了!”

  孙德胜低吼一声,“刘兄!回去禀告石将军!我孙德胜愿率竹山全城军民,归顺护国军!共举义旗!驱逐鞑虏!”

  ...

  竹山县兵不血刃,城门大开!

  守将孙德胜带领全城文武官员及守军,在城门前列队,恭迎护国军石午阳将军入城!

  消息传到邻近的竹溪县,其县令和守军更是吓得魂飞魄散,闻风而降,主动献城!

  短短数日间,护国军连下三县,声势大振!

  鄂西北的反清局势,陡然翻转!

  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未完全消化,前方探马便带来了新的军情。

  “报——司令!郧阳府城方向,出动数千清军!打着罗字旗号!看旗号规模,至少有三四千人,其中披甲的鞑子精锐约有一镇(千余人)!”

  听到罗字旗,石午阳眉头一皱!

  罗字认旗!是罗锦绣?汉军镶蓝旗,又是一位从辽东南下的汉八旗!满清湖广及四川的第一任总督。

  “他们动向如何?”石午阳沉声问。

  “回司令!那股满清军出城后,并未直接向南朝房县方向进发,而是在城外兜了个大圈子,像是在耀武扬威!后来…后来似乎收到了什么消息,又灰溜溜地缩回郧阳城去了!”

  探马语气带着一丝嘲弄。

  石午阳和刘魁、孙德胜等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

  满清军这分明是得知房县陷落的消息,心惊胆战,本想出来摆摆样子,结果发现护国军势头正猛,又怕被野战吃掉,赶紧缩回乌龟壳里了!

  罗锦绣是跟随满清八旗的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一起南下的,但大部分八旗军都跟满清的定南大将军恭顺王孔有德、郑亲王济尔哈朗等继续南下,往湖南方向而去,手下真正的八旗精锐恐怕不多,主力还是降军,根本不敢离开郧阳坚城。

  “司令!鞑子军胆寒!正是我军一鼓作气,北上攻打郧阳府城的大好时机啊!”刘魁兴奋地请命。

  “是啊!石将军!郧阳府一下,整个鄂西北尽在掌握!”新反正的孙德胜也摩拳擦掌。

  石午阳走到随军携带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压在郧阳府的位置上。

  郧阳府城,城高池深,远非房县竹山可比!

  守城的满清军再怎么说也有数千兵马,依托坚城,必然是一场惨烈的硬仗!

  护国军新胜,缺乏攻城大炮,且兵力分散,攻坚能力有待考验…

  这时,来自南方的探马也回报了新的消息:

  “报——司令!南方兴山方向探报!牛万财部于数日前攻占了兴山县城,随即乘胜挥师南下攻打当阳!但遭遇当阳清军的顽强抵抗,攻城不克!牛万财部损失不小,现已退回巫山一带休整!兴山县城…留给了毛葫芦兵的谢宝庆部驻守!”

  “谢宝庆?!”

  石午阳眼中寒光一闪!

  这个名字瞬间刺痛了他的神经!

  “谢宝庆在兴山县?驻防有多少兵力?”

  “据查,约有千余毛葫芦兵,皆是亡命之徒!”

  石午阳沉默了。

  他看着地图上兴山的位置,就在野人谷的南侧!

  如同一颗毒钉,楔在自己的后方基地侧翼!

  若是自己主力北上围攻郧阳府,陷入苦战之时,这谢宝庆怀恨在心,率领他那千余亡命之徒从南边绕过野人谷,北上偷袭空虚的房县或竹山县…后果不堪设想!

  一念及此,石午阳后背惊出一层冷汗!攻打郧阳的诱惑虽大,但风险更高!

  谢宝庆的存在,如同芒刺在背!

  他在竹山县孙德胜的府内踱了几步,猛地停下脚步,眼神恢复了冷静和决断: “传令!停止所有北上郧阳的准备工作!城外砍伐的攻城木材,全部运回竹山城内,加固城防!”

  他看着一脸错愕的刘魁和孙德胜,沉声解释:“郧阳城坚,满清军兵力不弱,急切难下。而谢宝庆这颗毒瘤就在我们背后!此獠凶残狡诈,又与我有血海深仇!若我军主力被拖在郧阳城下,他必兴风作浪,袭扰我后方根基!届时腹背受敌,危矣!”

  刘魁听明白了,点头道:“司令所虑极是!攘外必先安内!赵黑熊这颗钉子不拔,我等寝食难安!当务之急,是稳固房县、竹山、竹溪三县,消化战果,肃清后方隐患!待根基稳固,再图郧阳不迟!”

  孙德胜和曹旺等人也回过神来,明白了其中利害,不再坚持。

  “刘将军!”

  “末将在!”

  “令你坐镇房县!全面节制三县防务、民政、春耕事宜!尤其是春耕!一年之计在于春!立刻从野人谷调拨两万精壮人口,补充到三县!务必开垦荒地,恢复生产!粮食!是我们立足的根本!”

  石午阳语气严肃,“另...将你营一旅官兵调至竹山,加强竹山防务!野人谷会补充一旅新训兵到你104营。”

  “遵令!末将定不负所托!让这三县之地,成为我护国军的粮仓兵源之地!”刘魁感到责任重大,肃然领命。

  “孙将军!”

  “末将在!”

  “命你为护国军108营将军!负责竹山、竹溪两县的防务。希望你不忘国恨,当为大明尽忠!”

  “末将遵命!”孙德胜眼中燃起战意!俯身抱拳领命。

  下完命令后,喧嚣的临时指挥所渐渐安静下来。

  石午阳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初春的暖风带着泥土的芬芳涌入,吹散了屋内的凝重。

  窗外,竹山县城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安宁祥和,远处汉水汤汤,滋养着这片刚刚摆脱清廷桎梏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