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拆成两头难-《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何止是凶多吉少……是十死无生!”

  石午阳忧心忡忡,

  “刘侯爷强占了吴三桂的宠妾,这是把吴三桂往满洲鞑子手上推呀!关外可是围满了一群鞑子呀!咱们大顺军跟鞑子兵根本没交过手,毫无经验……”

  石午阳端起陶碗喝了一口水,

  “关宁军是边军,兵强马壮,跟中原官军完全不一样,而鞑子兵出自极寒之地,嗜血好杀,且都蹲在山海关那里以逸待劳,两者若是合兵……去了就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王德发听得脸都白了,他打仗勇猛,但绝对不是个傻子,石午阳说得也有道理,

  “那……那能咋办?咱石字营总不能抗命吧?刘侯爷那脾气……”

  “抗命?那是嫌脖子上长的玩意儿太结实了!”

  石午阳用手扶着额头,一脸纠结,

  “老王哥你是营内掌旅,赵哥是个读书人,所以找你们过来,咱们想想办法,得想出个由头石字营不去山海关……劝我是劝不了陛下他们。”

  赵竹生正在埋着头冥思苦想,突然眼睛一亮:“石将军,咱俩是怎么相遇的?”

  “哦!你当时不是要劫我的道么?当时见着你出来劫个粮,还不忘背着书卷,想你就是个有抱负的读书人!”

  石午阳看着赵竹生。

  “对!就是粮,咱们这次也想法出去看粮运粮才行。”

  赵竹生回应道。

  “将军您想,自古以来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通州太仓,那是北京城附近最大的粮仓,听说那边刚接收了前明留下的海量粮食,转运、看守、清点,都是大事,也是一份苦差事,眼前新朝刚立,各营都在趁势抢战功,别人未必愿意去……”

  赵竹生从凳子上站起身来。

  石午阳一拍大腿:“嗯!这是个理由,看不出来赵哥对北京城周边的情况很了解呀!”

  “属下在营中闲来无事,喜欢到处走走,太仓一事也是在其他大顺弟兄那里顺耳听来的。”

  赵竹生重新坐回凳子,对石午阳说道,

  “能找到多一点消息,想来总能帮得上将军。”

  这赵书生看来还有做情报工作的潜力。

  “好!就按赵哥所说,明天上朝会,我就主动向陛下请缨,带咱石字营去通州,把太仓的粮食看好、理顺,保证咱大顺军的后方无忧!”

  石午阳拍着桌子站起身来,决定就以护粮为由去通州。

  他心里也打着小算盘,这通州离北京城近,离山海关远,万一大顺军真崩了,跑路也方便点。

  “还是赵书生的脑子灵光!”

  王德发也顺着石午阳的话夸了赵竹生一句。

  ……

  第二天,紫禁城武英殿,大顺朝军政头目再次召开朝会。

  议事过半,殿内暂时沉寂,石午阳深吸一口气,小声的清了清嗓子。

  随即出列跪地行礼,一脸真挚的表情能拿下欧美奥斯卡:

  “陛下!臣石午阳,天兵出征山海关,粮草乃军中重中之重!通州太仓,粮秣堆积如山,关系我大军命脉!臣不才,愿率本部石字营,前往通州,尽心看管转运太仓粮秣,确保大军无忧!请陛下恩准!”

  石午阳跪在大殿中间低着头,不敢抬头张望,

  可心里却一直在默念:快答应快答应。

  李自成坐在龙椅上,近期也是为百万大军的粮草有点担忧,似乎觉得石午阳这提议挺务实,刚要开口:“嗯,石将军……”

  “慢着!”

  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李自成的话。

  石午阳都不用看,听这动静就知道是刘宗敏。

  刘宗敏大踏步出列,铜铃大眼转身瞪了一眼石午阳,

  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想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充满了鄙夷和“你小子想得美”的嘲讽。

  “石将军!”

  刘宗敏嗓门震得大殿房梁嗡嗡响,

  “通州太仓那点破事,派个管队带上点杂兵去就行了!你一个果毅将军……窝在太仓数粮食?那岂不是大材小用!”

  石午阳心里咯噔一下,上次还是你夺了石字营的马队和炮队,让我去征粮,

  这次见我撞破了你调戏妇女的好事,就开始为难我,心里不由暗骂一声:刘胖子你大爷的!

  但嘴上还得恭敬:“刘侯爷,粮草乃……”

  “少他娘的扯粮草!”

  刘宗敏大手一挥,差点掀翻旁边亳县侯李过的帽子,蛮横地打断,

  “陛下亲征山海关,正是用人之际!你石午阳,还有你石字营的那帮崽子,看着都算结实,正好都跟着老子去砍人!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往粮仓里钻算怎么回事?……没出息!”

  刘宗敏转向龙椅上的李自成,抱拳道:“陛下!石字营的精锐士卒,必须随大军出征山海关!一个都不能少!至于通州那边……”

  他瞥了一眼石午阳,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石将军不是担心粮草吗?让他营里那些老弱病残,还有刚收编的降兵,去保定府征粮!那边离北京城也不远,正好给石字营那些征粮官们练练手!两全其美!”

  石午阳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昏厥。

  刘宗敏这招太狠了!

  把石字营最能打的骨干抽走去当炮灰,剩下的老弱病残派去保定府“征粮”?

  保定府那地方,前朝地方官和士绅见这些老弱病残能乖乖交粮?

  这明摆着是把石字营往火坑里推,两头不落好!

  去山海关是送死,去保定征粮……那也是个得罪人、搞不好会激起民变的苦差事,同样不安全!

  李自成显然觉得刘宗敏这安排“很合理”,既能加强前线兵力,又能解决部分粮草问题,便大手一挥:

  “嗯,汝侯此言甚善!石将军,就这么办!你率石字营精锐,随大军出征!余部由……嗯,让你下面随便一个什么掌旅啥的带着,去保定府征粮!务必给朕把粮食征上来!”

  石午阳一口老血憋在胸口,差点喷出来。

  他看着刘宗敏那得意洋洋、仿佛看穿他小心思的脸,再看看李自成那不容置疑的神情,最后只能像个被掐住脖子的鸭子,艰难地挤出几个字:

  “臣……遵命!”

  走出武英殿,石午阳再一次抬头望天,北京城四月的阳光依旧灿烂,他却觉得乌云罩顶。

  石午阳仿佛已经看到山海关外那尸山血海,还有石字营在保定府被地方豪强气得跳脚的场景。

  “老赵……”

  他哭丧着脸,对在午门外跟着进城的赵竹生说道,

  “咱石字营去通州……没戏!现在倒好,还直接把石字营拆成两头难,一路去山海关,一路去保定府征粮。”

  赵竹生闻言也是一脸苦涩,小声嘟囔:“太仓本需精兵驻防,这事按理很容易就成……咋就不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