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该派谁去呢?-《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而在野人谷内深处,靠近银矿洞府的一侧,一座古朴肃穆的“英烈祠”也在石午阳的亲自督促下拔地而起!

  青石砌墙,松木为梁。

  祠内供奉着数十个精心雕琢的栗木牌位,最醒目的是“大忠大义陈修平之灵位”,

  陈三爷对于石午阳来说,就是亦师亦友。

  旁边是王保顺等牺牲兄弟的名字,以及最近几个月在开荒、巡哨、通商路上不幸遇难的军民名字。

  长明灯日夜不息,青烟袅袅。

  野人谷规定,每月旬日,各营轮番前来祭拜,让新加入的军民牢记,今日的山谷安宁,是前人用血换来的!

  山里面的日子在伐木声、号子声、打铁声和祈祷声中飞逝。

  石午阳如同一颗不知疲倦的陀螺,日夜奔忙在谷内谷外,视察开荒进度,检查商队账目,听取斥候的密报,督促各营训练。

  他晒得更黑,脸颊愈发瘦削,但那双眼中的光芒,却随着野人谷的日益壮大而愈发灼灼逼人。

  转眼已是深秋十月,山间层林尽染。

  这天,石午阳在银矿洞内,与几个营的主将对着地图商讨下一步的屯垦方向。

  这时王老六一身风尘仆仆地冲了进来,

  “将……司令!……急报!分散在各地的大顺军接令都在往一个叫松滋草坪的地方集结!”

  “松滋草坪?”

  石午阳眉头一拧,立刻在地图上寻找,

  “在荆州西南……靠近洞庭湖口,离我们很近...”

  “还有更惊人的消息!”

  王老六声音沉重,

  “……皇上……在九宫山驾崩了!刘汝侯也死了!现在大顺军是由皇后(高桂英)主事,这才传令各部赶往松滋草坪!”

  “顺王……死了?刘宗敏也……”

  洞内瞬间一片死寂!

  王德发、马老歪等人脸上都露出难以置信的悲痛与茫然。

  虽说现在打的是“护国军”的字号,但那个曾经席卷天下的名字,就此陨落,依然令人心头巨震。

  石午阳沉默良久!

  突然将手指重重地戳在地图上松滋草坪的位置,眼神锐利如刀:

  “他们的目标……”

  他手指猛地向东北一划,点在“荆州”二字上,

  “必是荆州!此地扼守长江,是入川门户,更是湖广粮仓!拿下荆州,进可窥伺武昌,退可据守三峡!高皇后是想以此地为根基,重整旗鼓!”

  洞内气氛瞬间凝重。

  荆州是重镇!

  大顺军刚遭大败,李自成遭遇横难,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此战凶险万分!

  石午阳目光扫过在场的将领,最后将目光定格在赵竹生的身上,

  他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决断和一丝跃跃欲试的锋芒。

  “赵竹生!”

  “末将在!”

  赵竹生跨前一步,胸膛挺起。

  “你105营,整训数月,装备虽陋,但编练已成型。此次荆州之战……”

  石午阳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的荆州区,

  “命你,率105营所部,秘密前往松滋草坪,与大顺军汇合!”

  “啊?”

  赵竹生一愣,

  “司令!我们真要去帮……”

  “不是帮!”

  石午阳打断他,声音低沉而清晰,

  “是去参战!是要用鞑子的血,来检验我们这几个月练军的成果!看看新制在实战中到底如何!更要让天下人知道,‘护国军’的旗号,不是空架子!是敢战、能战之师!”

  他盯着赵竹生:“记住!打出我们的旗号!但行动听从顺军统一调度,不得擅自行动!你的任务,是带兵出去历练,是打出威风,更要……把105营带回来!明白吗?”

  “末将明白!”

  赵竹生抱拳,眼中再无迟疑,只有熊熊的战意,

  “请司令放心!定用鞑虏人头,检验我105营成色!”

  荆州,这座硝烟弥漫的古城,将成为他大明护国新军磨砺锋芒的第一块试金石!

  ……

  散会后,石午阳想去看望一下坤兴公主,

  上个月野人谷接待了一批远道而来的使臣。

  这批使臣是今年七月份才在福建登基的大明隆武皇帝,在听闻野人谷打出坤兴公主的旗号后,派出来的。

  使臣带来了赐封的公主金印、金册;

  以及给石午阳封爵的印玺和文册。

  这诏书石午阳自从不情不愿的接了后,放在那连打开都没打开过。

  这些隆武朝的使臣还说要接驾坤兴公主去福建。

  听到这话后,本来石午阳准备派兵护送公主去福建的,毕竟在这山谷里的条件是太差了点。

  但坤兴公主她死活都不愿离开野人谷。

  而那批使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毕竟坤兴公主是崇祯皇帝二女儿的身份,在大明宗室中还是很有份量的。

  后来招娣就开始吓唬使臣他们,

  说鞑子就要打过来了,再不走以后就走不掉了!

  这些在山谷里吃了近半个月红薯饭的隆武使臣才被吓跑了。

  这不前几天才刚走,走的时候还留下了几名特意带过来的宫女伺候坤兴公主。

  石午阳刚走到河滩边,

  远处有一男一女正往这边走。

  王老六一眼就瞧出来了,

  “咦!那不是赵书生么?”

  石午阳本来没注意,这谷里的男男女女多了去了。

  但听王老六说是赵竹生,便瞧了过去。

  呵!还真是赵竹生这秀才。

  赵竹生在这深秋寒意中,只穿着里衣,拎着水桶,边走边和旁边的女子说着什么。

  而这女子,是招娣,

  她身披着赵竹生的棉甲外套,一边走一边娇羞的回应着赵竹生。

  石午阳突然想起在北京左安门城下,招娣离城时看向赵竹生的眼神。

  “走!别打扰人家……”

  石午阳踹了王老六一脚。

  ……

  看望完坤兴公主后,石午阳回到了矿洞里。

  他想起灯市口大街的那个清晨,陈三爷站在胡同口让他照顾招娣的呼喊;

  还想起洛阳城里“五刀鬼见愁”咬毒自尽前托孤的嘱托!

  招娣这姑娘太可怜了!

  “不行!不能让赵竹生领兵去荆州……”

  陈三爷才命殒北京,而这俩年轻人互相能对上眼,这个时候的招娣很需要赵秀才在她身边。

  那该派谁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