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部委考核拿满分-《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光标在输入框闪烁。

  祁天佑敲下第一个字,随即调出内网权限界面,确认“丙字头”标识已生效。

  他没有立即提交批注反馈,而是切换至政策研究室内部档案库,检索近三个月中央层级会议纪要摘要。

  系统列出十七份文件,其中三份标注“绿色转型风险防控”为优先议题,

  发布时间集中在两周前,且均未对外公开。

  讲真,风向变了。

  他合上终端,从抽屉取出牛皮笔记本,翻到空白页。

  袖扣轻压纸面,笔尖划出四条主线:历史偏差、实时信号、基层反馈、决策响应。

  这是他在京州试点中总结的闭环模型,原本用于解释执行断点,

  现在可以重构为预判工具。

  手机震动,是孙连城发来的消息:

  “王建国刚调阅你去年的研究报告,接口权限还没放。”

  祁天佑没回,只是将笔记本推至一边,重新登录系统,

  在考核材料上传通道里创建新文档,标题改为《基于动态监测机制的政策风向预判模型》。

  原定提交的执行分析被压缩成附录,主报告聚焦于“提前半步”的判断能力,

  如何通过数据交叉比对,识别尚未公布的政策重心。

  他插入一张热力图,标注七类高频问题与近期会议关键词的匹配度。

  环保补贴截留现象,在过去三年中出现过八次集中爆发,每次间隔约十一个月。

  而当前距离上次整改已过去十个月零六天。图谱显示,新一轮督查窗口期就在未来六周内。

  这不只是复盘,是预演。

  完成框架后,他启用内网留痕功能反查操作记录,发现王建国在昨夜二十三点四十一分访问了他的成果归档目录,

  停留时长四分三十八秒,重点查看了“青山计划”补偿基金测算表。

  这种焦虑式的窥探,说明对方清楚自己正在失去话语权。

  祁天佑关闭页面,顺手将一份虚假修订记录植入共享目录,内容为“容错机制试点延期申请”,署名模拟其惯用格式。

  若王建国再次调阅,会误判团队内部出现分歧。

  上午九点整,考核通知弹窗跳出:

  汇报时间定于十一点,地点为A区三层第一会议室,评审组由五位司局级干部组成,

  协调人,王建国。

  讲真,来得正好。

  他打印终稿,装入灰色文件夹,起身走向资料室复印备份。

  走廊尽头电梯口,王建国正站在刷卡机前,西装领带一丝不苟,

  见他走近,目光在文件夹上停留一秒,随即移开。

  “材料都齐了?”王建国问。

  “齐了。”祁天佑刷卡进门,“还加了点新东西。”

  王建国笑了笑:“别太激进,有些事不是数据能算准的。”

  “讲真,”祁天佑抬头,“最怕的不是算不准,是假装看不见。”

  两人并排等电梯,数字从“5”降到“3”,

  无人再语。

  门开时,祁天佑先迈步,余光瞥见王建国拇指无意识摩挲着公文包拉链。

  回到工位,他打开加密通讯端口,向孙连城发送指令:

  “把京州信访量曲线更新至昨天,叠加媒体声量峰值。”

  又给郑归发去一段代码,要求嵌入视频水印验证模块,确保原始记录不可篡改。

  十点五十五分,他拎起文件夹步入会议室。椭圆桌已坐满,副部长居中,左侧三位专家,右侧两位纪检代表。

  王建国坐在末位,面前摆着平板,屏幕正显示一份名为《关于祁某同志研究方法稳健性评估的初步意见》的文档。

  主持人宣布开始。

  祁天佑走上前,插上U盘,大屏同步亮起。

  他没有直接播放ppt,而是调出动态图谱:“今天讲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怎么知道该做什么。”

  曲线展开:

  第一条线是污染企业关停速度,

  第二条是绿色项目落地周期,

  第三条是失业工人再就业人数。

  三者之间的时间差被放大标注,最长间隔七个月。

  “这七个月,就是断层期。”他说,

  “但如果我们能在政策发布前三个月,就捕捉到地方执行准备度不足的信号呢?”

  他切换页面,展示一组预测指标:

  环保设备采购增速、转型贷款申请量、技能培训报名率。

  这些数据来自企业公开报表、银行备案和政务平台抓取,经算法整合后,形成“政策承载力指数”。

  当指数低于阈值,系统自动预警。

  “三个月前,京州一家化工厂搬迁引发抗议,表面看是沟通问题,

  实质是政策节奏与基层承受力脱节。”他暂停片刻,

  “我们提前四十六天发出预警,但当时没人听。”

  大屏切换至视频画面:

  郑归站在厂区门口,手持《劳动法》,身后是整齐列队的工人。

  他们举着二维码牌,扫码可查补偿明细。现场无喧哗,无推搡,只有信访人员逐一登记诉求。

  “我们做了三件事:

  绑定补贴发放进度与再就业率;开通工伤赔付快速通道;允许企业用碳汇收益抵扣部分安置成本。”

  曲线再次跳动:

  信访量第七天见顶回落,第十四天恢复常态,媒体声量峰值持续不到四十八小时。

  “突发舆情不是突然发生的。”他说,

  “它有征兆,有路径,有解法。关键是你有没有把脉搏接到神经上。”

  全场静默。

  副部长开口:“你这个模型,能复制吗?”

  “能。”祁天佑点头,“只要愿意让数据说话。”

  王建国这时举起手:“补充一个问题,

  如果地方故意瞒报数据呢?你的前置预警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祁天佑推了推眼镜。

  “讲真,您说的这种情况,三个月前就发生过。”他调出另一段加密视频,

  “某县环保局未上报设备采购异常下滑,但我们通过电网用电量比对发现了偏差。差额达63%。”

  屏幕显示遥感图像:

  一片空旷厂区,夜间无灯光,而申报材料称“生产线昼夜运转”。

  “我们联合审计、税务、电力三方数据交叉验证,最终确认虚报。”他看向王建国,

  “所以,不是不能防,是愿不愿建这套机制。”

  副部长缓缓点头。

  汇报结束,评审组退场评议。

  祁天佑收起U盘,走出会议室。走廊灯光均匀洒落,他靠墙站定,掏出手机。

  屏幕亮起,是孙连城的新消息:“空气质量指数今早降至32,创三年新低。”

  他没回复,只是将手机翻面,塞回西装内袋。指尖触到那枚翡翠扳指,微凉。

  十二点四十分,评审结果送达。

  综合评分:100分。

  评语写道:“具备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政策语言的稀缺能力,

  预判准确率经复盘验证达92.7%,建议纳入中央政策智囊储备人才库。”

  紧随其后的人事通知显示:

  王建国调任档案管理处,即日交接工作,不再参与政策研讨类会议。

  祁天佑看完,将两份文件一并存入加密文件夹,命名“归档-047”。

  他转身走向工位,途中经过047室门口,看见王建国正低头收拾背包,

  桌上只剩一只空杯、一本翻旧的《政策术语手册》。

  两人目光短暂交汇,王建国喉结动了一下,终究未语,侧身让过通道。

  祁天佑走进办公室,放下文件夹,打开终端。新邮件提示闪烁。

  点开,是研究室主任转发的议程通知:

  明日九点,闭门研讨会,议题为“构建政策实施监测机制”,参会名单首位,祁天佑。

  他滑动鼠标,准备回复确认。

  手机再度震动。

  这次是柳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