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证据链再完善-《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手机震动的瞬间,祁天佑没有翻看。

  他直接合上笔记本,拔掉网线,

  取出SIm卡碾碎,再从抽屉底层摸出一台从未联网的黑色旧机。

  屏幕亮起时,只有三个未接来电——全是空号。

  七分钟后,楼道监控画面在副屏闪现。

  一个穿灰风衣的女人低着头走进侧门,右手始终贴着布包外侧,步伐稳定但略显急促。

  她没刷工牌,是翻栏杆进来的。

  祁天佑关掉主灯,只留台灯一盏。

  门开前十五秒,他已经戴上手套,把录音笔放在桌角,U盘插进物理隔离机。

  “林华华?”他问。

  女人点头,反手关门,没多说一句废话,从防水袋里抽出一支金属U盘和两页手写笔记。她手指关节泛白,像是攥了太久。

  “三个月前我在表姐旧硬盘里发现一组加密文件。”她语速快而平,

  “伪装成教学课件,实际是赵家环保项目资金流转记录的镜像备份。

  我顺着Ip溯源,找到他们在塞浦路斯注册的五家壳公司。”

  祁天佑接过U盘,插入专用读取槽。

  三分钟后,第一份材料跳出:

  某省生态修复工程中标价三千八百万,实际施工成本不足九百万,差额流向三家无业务实体的离岸账户。

  “签名比对做了吗?”他问。

  “做了。”女人递上笔记,

  “验收报告上的专家签字,和他们公开发表论文的签名笔迹特征不一致。

  我找司法鉴定朋友做了盲测,匹配度低于百分之十二。”

  祁天佑调出第二组数据流。

  境外银行流水显示,其中一笔一千二百万元的资金,在四十八小时内经马绍尔群岛转至国内某影视公司,

  用于“网络大电影投资”,而该影片从未开机。

  “还有这个。”女人按下播放键,录音只有十七秒。

  【男声】:“……数字可以调,只要审计不查现场土样。”

  【另一个声音】:“那要是有人较真呢?”

  【男声冷笑】:“较真的人都会突然想通。”

  祁天佑听完一遍,又放了一遍。

  第二遍时他放大了背景音里的空调滴水声,逆向还原出对话地点,

  中央空调系统有特定频段共振,匹配的是省厅会议室b区。

  “你怎么拿到这段的?”

  “表姐牺牲前一周,曾以反贪局名义申请过一次隐蔽监听许可。”

  她眼神没动,“审批流程被压了三天,但她还是录到了这通电话。

  原始音频藏在她私用的行车记录仪里,格式化过两次,但我恢复出来了。”

  祁天佑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23:17。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赵家已经开始清理痕迹,花名册只是开始。

  真正的杀招,是让所有账目看起来“合规”。而现在,有人正在系统性地抹除那些不该存在的数字。

  “你为什么现在才来?”

  “因为之前每一步都可能被反追踪。”她说,

  “我试过匿名上传,结果文件刚到云端就被标记为‘钓鱼证据’。

  我还联系过两个记者,第二天他们的电脑就中了勒索病毒。

  直到看到你推动劳工条款进评估体系,

  那是第一个敢把人算进成本的政策动作。”

  祁天佑沉默片刻,打开牛皮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

  虚报工程成本 → 套取专项资金 → 洗钱至非相关领域 → 制造合规假象

  下面画了一条横线,标注:“闭环已补”。

  “讲真,”他说,

  “你带来的不只是证据,是钥匙。

  现在的问题不是有没有罪证,而是怎么让这些碎片变成一把能捅进去的刀。”

  她看着他写下那行字,终于松开一直护着布包的手。

  “我已经整理好交叉索引。”她拿出第三页纸,

  “赵家这轮操作涉及七个省级环保项目,其中有四个是你现在跟进的试点关联工程。

  如果能把工伤赔偿名单里的工人信息与项目劳务分包合同做数据碰撞,

  大概率能挖出他们用虚假用工冲抵成本的操作链。”

  祁天佑点头。

  郑西坡之子提供的三百二十六份申诉书,正好能当比对样本。

  “孙连城那边也有异常审批记录。”他说,

  “三个项目环评通过时间比公示早四天,公章扫描件分辨率不对。我把这些全存进了独立数据库。”

  “那就合并。”她语气坚定,

  “把财务流、合同流、人员流、审批流四条线叠在一起,做成动态证据图谱。

  只要有一处重合点爆雷,整条链就会崩。”

  祁天佑起身走到档案柜前,取出一个无标签硬盘。

  这是他专门用来存储高危材料的物理介质,从不联网,也不加密,

  最安全的系统,是根本不存在访问路径的系统。

  “我来做整合。”他说,“你不能再露面。下次联络方式我会主动给你。”

  “我不需要安全。”她站在门口,

  “我只需要结果。表姐的照片边缘有血迹,

  是因为她死前还在抄写一份未提交的举报信。我不想让她白死。”

  门关上前,她留下最后一句:“等你们准备好,还有更多。”

  祁天佑坐回座位,将新U盘的数据逐项导入专用硬盘。屏幕上跳出进度条:

  正在构建多源证据关联模型……17%

  他摘下眼镜,用中指推了推鼻梁,右手小指上的翡翠扳指轻轻磕在桌沿,发出一声闷响。

  窗外夜色浓稠,整栋办公楼只剩这一间亮着灯。

  键盘光映在他脸上,指尖悬在回车键上方,尚未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