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歼灭土着,拿下卡森山谷!-《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而美军这边,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被盯上,更不清楚前方卡森山口已布下重兵埋伏。

  他们在卡森镇稍作休整两个小时后,便继续向西推进。

  这支先锋部队的任务,是在主力部队到来之前抢先占领卡森山口,确保后续部队可以安全通过。

  格兰特将军尽管饱受批评,但他毕竟是西点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在军事指挥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否则,他也不可能凭借战功接替遇刺身亡的林啃,成为鹰酱的第十八任总统。

  在原本的历史中,南北战争结束后,林啃总统遭到暗杀,格兰特则因战功卓着和威望极高,顺利当选总统,并成功连任一届,在任长达八年。

  如果鹰酱也讲究“出将入相”的话,格兰特无疑就是那种从将军走上政坛的典范,这可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可在这个时空,尽管他的军事才能依旧出众,但由于内战并未取得最终胜利,他在率军南下时所犯下的战争错误,让他在国内饱受诟病。

  正因如此,鹰酱正府才将他从前线调离,派他出征西部。

  这样做,一来能让他暂时避开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再承受民众的持续指责;

  二来也是给他一个机会,希望他能通过击退外敌的功劳,洗刷身上的污点。

  格兰特心里清楚,这是军方对他的一种保护和安排,因此对这次西征极为重视。

  他认真研究了西海岸汉军和土着武装的情况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要想解决西部问题,必须行动迅速!

  毕竟,没人知道汉军什么时候会增派兵力来北美。

  一旦鹰酱出兵的消息传到天朝,对方恐怕会立刻增援西海岸的部队,那局势就更难掌控了。

  若等到汉军援军抵达,这场仗就更不好打了。

  与南军苦战八年之后,格兰特对天朝制造的武器威力已深有体会。

  光是装备了这些武器的南军,就已经让北军吃尽苦头。

  若换成汉军亲自动手,北军胜算恐怕更加渺茫!

  更让人担忧的是,据说南军手中的武器还不是汉军最先进的型号,最精良的武器都保留给了自己使用。

  所以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支装备比南军更强、战斗经验也更丰富的劲旅。

  如果不想陷入与这样的强敌的拉锯战中,就必须赶在汉军主力登陆之前,摧毁他们在西海岸的据点。

  这样一来,失去落脚点的汉军就难以在西部立足,对付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为此,格兰特下令全军迅速行动,仅用了六天时间,便从东海岸横穿大半个鹰酱,抵达中部地区。

  但此时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尚未全线完工,只修到了中部州。

  因此,剩下的路程只能靠步行完成,这大大拖慢了大军的前进速度。

  面对这种情况,格兰特焦急万分,于是挑选了两千名精锐士兵,命令他们轻装上阵,脱离主力部队,先一步向西海岸开进。

  虽然这支部队未必能彻底清除西海岸的汉军与土着力量,但要赶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控制沿途关键要道,为后续主力部队打通通道,这点他们还是能做到的。

  这支美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派上战场的!

  他们的行军速度确实不慢,尤其是在徒步推进的情况下,穿越西部各州的荒漠与戈壁,居然还能维持每天50公里的行进距离。

  在那个年代的军队中,这样的速度已经算是相当出色了!

  然而,他们的对手比他们更快!

  汉军部队于8月10日在西海岸成功登陆,短暂休整两天后,8月12日便从西海岸出发,仅用了短短八天时间,就赶到了600公里外的卡森山口。

  平均每天行军超过75公里!

  这样的速度,是美军无论如何都难以企及的。

  正是这种速度上的优势,使得汉军比美军提前一天抵达了卡森山口。

  如果他们的行军稍微慢上一点,恐怕率先赶到这里的就会是美军了。

  一旦让美军抢先占领山口并建立防线,那对汉军而言,形势将极为不利。

  就在美军完成休整,离开卡森镇,朝着山口方向前进的同时,

  一支汉军部队却悄然绕过了山口区域,从南部的塔雷地带借助山谷中密林的掩护,在美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从他们的侧翼悄悄穿插过去,抵达其后方,进入潜伏状态。

  一旦正面战斗打响,这支部队的任务就是迅速夺取卡森镇,并从后方封锁美军的退路,让他们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

  而对此毫不知情的美军毫无警觉,他们还沉浸在即将给敌人带来“惊喜”的幻想之中。

  殊不知,第一个迎来“惊喜”的,正是他们自己。

  砰!

  一名正在行进的美军士兵突然脑袋一歪,眉心迸出一团血花,身体直挺挺地向后倒去,重重砸在泥土上。

  “有埋伏!”

  枪声一响,周围的美军立刻警觉起来。

  训练有素的他们几乎是本能地做出反应:有人迅速趴下,借着岩石和灌木掩护;有人端枪扫视四周,寻找敌方位置并进行还击;还有小队悄然分开,准备从两侧包抄,意图绕到背后发起突袭。

  单看这番应对,这支队伍确实担得起精锐二字。

  历经八年内战洗礼,他们早已习惯了突发状况,即便遭遇袭击也毫无慌乱,井然有序地展开反击。

  “怎么回事?谁开的枪?”

  团长闻讯赶来,一把抓住前方撤下的士兵,急声追问。

  此处是卡森山口外缘入口,若敌军已抢先控制要道,他们的远征很可能会功亏一篑。

  “报告长官,我们碰上了一群当地人,他们突然开火,打死了我们一个人!”

  “当地人?有多少人?”

  “大概十几个。”

  “呵,真是胆大包天!就这么点人也敢对我们动手?今天非得让他们知道厉害不可!”

  听到对手只是本地部族,团长绷紧的神经顿时放松了些许。

  在他印象里,这些土着不过是些衣不蔽体、靠打猎为生的原始族群,落后愚昧,毫无组织。

  二十多年前,他们曾遍布中西部广袤土地,但随着鹰国势力不断西扩,他们的命运便急转直下。

  无数人在西进浪潮中丧命,人口从鼎盛时的数千万锐减至如今不足二十万,早已构不成任何威胁。

  正因有过多次剿灭土着的经验,美军上下对此类冲突并无惧意。

  遇袭之后,立即分兵两路,试图从侧翼合围,将对方一举歼灭。

  而那群土着似乎也确如传闻般不堪——见美军冲锋,只胡乱放了几枪,便惊叫着四散奔逃。

  更让美军士兵嗤之以鼻的是对方那糟糕透顶的枪法。

  居高临下打了几十发子弹,竟连一人也没伤到,连擦伤都未曾留下。

  这种水准,在他们看来简直是笑话。

  如此拙劣的表现,令全军上下对这群袭击者彻底轻视。

  若是在开阔地带,一百人足可击溃千人,甚至五十人都绰绰有余!

  可惜这里是山地。

  令人意外的是,那些土着在崎岖山路间奔跑如飞,仿佛脚底生风,丝毫不受地形影响,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美军虽无伤亡,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消失在山林深处,追之不及。

  “报告团长,人跑了!”

  追击的小队喘着气回来,满脸懊恼。

  敌人跑得太快,根本撵不上。

  “他们逃不远,给我继续追!穿过这片谷地,捣毁他们的据点!我看他们还能往哪儿躲!”

  话音未落,团参谋却皱眉劝道:“长官,会不会是圈套?”

  “你是说,对方故意引我们深入,在山谷设伏?”

  团长脸色微沉,目光扫过两侧陡峭岩壁。

  “正是。

  此地地势险峻,极易伏兵。

  若有懂战术之人指挥,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团长听了冷笑一声:“史密斯参谋,你说得不错。

  可你觉得,这群靠弓箭和长矛过活的野人,懂得什么兵法谋略?”

  参谋一时语塞。

  回顾过往交战记录,这些土着向来凭着一股蛮劲冲锋,见到军队就嗷嗷叫着往前冲,从未见过他们会布阵、设局。

  所谓智取,对他们而言恐怕闻所未闻。

  倘若对方懂得些计谋,当年鹰酱向西部扩张时,也不至于如此顺利得手。

  毕竟那时的原住民,人口总数可是以千万计!

  哪怕武器落后一代,这么庞大的族群,也不该败得那般彻底。

  想到这里,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忧似乎有些多余。

  可眼下这山谷地势险峻,若敌人早有埋伏,一旦陷入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参谋长眯着眼扫视四周地形,随即开口说道:

  “团长大人高瞻远瞩,您说得对,那些土着确实不足为惧。

  可我听说西海岸驻扎着一批汉军,土着不懂设伏,不代表那些正规军也毫无手段。

  万一他们暗中指点土着,帮他们出主意,咱们可就危险了!”

  团长眉头微皱,细细一想,觉得这话并非空穴来风。

  略作沉吟后,他点头道:“好,那就这么办——留下五百人守住山口,既防敌军切断退路,也能随时策应前方。

  其余人继续推进,趁势追击,务必一举歼灭这群土着,彻底拿下卡森山谷!”

  这个部署可谓稳妥周全,既能规避风险,又不会错失战机,正好将山谷控制权牢牢握在手中。

  参谋长听罢,再无异议。

  既然副手已无异议,团长便果断下令全军开拔。

  他未曾料到,正是这道命令,最终将他自己和手下两千精锐,推向了覆灭的深渊。

  在落基山脉深处一条壁立千仞的峡谷里,几名身手敏捷的原住民战士穿梭于嶙峋岩石之间,迅速攀至半山腰的一处隐蔽阵地,找到了他们的首领。

  林钰儿听完汇报,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转身对身旁的汉军旅长说道:

  “张旅长,按您的计策,敌人已经被引过来了。”

  “哦?真的进来了?”张旅长闻言精神一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