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洞察先机,帝国早落入陷阱!-《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威廉一世郑重表态,深以为然。

  老毛奇也无法完全否定这种可能,于是缓缓开口:“既然如此,不如这样应对……”

  他随即向皇帝献上一条妙策。

  威廉一听,顿时眼前一亮,当即拍板:“此计甚妙!就依老参谋长之策行事!”

  西欧,协约国前线总指挥部内。

  自从法军从斯特拉斯堡启程东进以来,协约国便一直紧盯德军动向,

  只为第一时间掌握对手反应,迅速启动既定作战方案!

  “报告!莱茵河以东的德军已有大规模调动迹象!”

  “终于有动作了?”

  “调动了多少人马?”

  “据我方密探从汉斯传回的情报,德军至少抽调十五万兵力南下,目前莱茵防线几乎空虚!”

  “十五万?够了。”指挥官冷笑一声,“立即电告北方军团——按原计划,全面进攻!”

  协约国误判德军主力已被诱至南方,立刻在北部发起突袭。

  他们自风车国集结三十万大军,直扑第二帝国的核心地带——鲁尔大区。

  此地不仅是煤炭重镇,更是人口稠密、工业密集之地,一旦失守,必将动摇帝国根基。

  更关键的是,只要在此发动强攻,便可逼迫周边德军回援,导致沿海防线兵力空虚,为后续登陆作战铺平道路。

  当战报传来,威廉一世心中不禁暗自庆幸:

  “幸亏当初采纳了你的建议,未将主力尽数调往南方,否则此刻哪还有余力应对北线危机!”

  同时他也心有余悸——原来协约国果然布下了圈套,步步为营。

  若非老毛奇洞察先机,帝国早已落入陷阱。

  然而,听着皇帝的赞叹,老毛奇却并未露出丝毫喜色。

  他眉头微皱,目光凝重。

  在他看来,协约国尚未亮出全部底牌。

  虽已出手反击,看似图穷匕见,但他内心深处仍有一丝不安——

  仿佛对方还藏着更深的后招,正悄然逼近,只等一个时机,便会猛然扑出。

  此时敌军已向鲁尔地区大举进发,若他们不迅速增派兵力支援,鲁尔恐怕难以坚守。

  迫于形势,他们只能选择跟进,投入更多部队。

  随着德军不断调兵遣将,鲁尔战线很快陷入惨烈的拉锯战。

  协约国为掩护西北沿海登陆部队顺利上岸,刻意在正面战场发起一轮又一轮猛攻,意图牵制德军主力。

  一时间,德军防线承受着巨大压力,伤亡人数持续上升。

  所幸此前从天朝引进了大批机枪与重炮,靠着这些先进武器,他们屡次击退敌军冲锋,总算稳住了阵脚,未让阵地失守。

  然而,就在德军深陷鲁尔泥潭、兵力大量消耗之际,协约国在西北海岸的登陆行动正式打响!

  为确保此次海上突袭成功,日不落与高卢倾尽全力,派出庞大舰队参与作战。

  日不落更是将皇家海军过半的新式主力舰调往前线,既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掩护,也打算趁势摧毁甚至俘获德国海军力量。

  德国方面则从天朝购得一艘定远级战列巡洋舰。

  虽仅此一艘,但这艘万吨巨舰却给日不落皇家海军带来了极大忌惮。

  毕竟,这种型号的战舰曾在虎门海战中重创英军远征舰队,致使全军覆没,成为皇家海军挥之不去的梦魇。

  那一役后,日不落对远东海域心存畏惧,多年不敢轻举妄动。

  但兵法有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既然无法直接与汉军交手,那不妨通过德军手中的这艘战舰来摸清其真实战力。

  对皇家海军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实战评估机会。

  若能将其击溃或俘获,便可深入研究该型战舰的设计特点与作战性能,掌握其强弱所在。

  为此,日不落精心策划了一场突袭基尔港的行动。

  舰队于深夜启航,计划在拂晓时分发动进攻——那时港口守备松懈,多数官兵尚在睡梦之中,舰只停泊密集,甲板上人员稀少,一旦遇袭难以迅速反应。

  这个时间点正是偷袭的最佳时机,只要得手,便有机会一举歼灭德国主力舰队,彻底掌控北海制海权。

  日不落人盘算得周全,可惜天意难料……

  就在他们密谋跨海出击的同时,第二帝国高层也在酝酿一场直指日不落本土的反击行动。

  “原本高卢已被我们压制,正是日不落暗中鼓动,才让他们再度站出来对抗我们。

  表面看是高卢挑起战火,实则幕后主使正是海峡对岸的那个岛国!”

  在第二帝国统帅部内,眼见鲁尔与莱茵河战事日益胶着,德军各条战线都面临沉重压力,威廉一世怒火中烧。

  若非日不落在背后煽风点火,他本可从容结束与高卢的战事,继而消化胜利成果,赢得一段宝贵的休整期。

  即便之后要面对毛熊,也有足够时间准备。

  可如今,日不落蓄意搅局,联合诸国围剿德国,令帝国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

  更令人愤懑的是,对方凭借海岛之利,可以随时派兵侵扰大陆,而帝国却难以越海报复,始终处于被动。

  这份憋屈让威廉一世难以忍受,于是他决意派遣海军秘密出击,绕过敌方防线,直扑英伦三岛,以牙还牙,将战火反烧至敌人家门口!

  常言道:总想猎鸟,终被鸟啄。

  说的,大概就是眼下这群自以为得计的日不落人吧。

  自从掌握了海洋的主导权以来,他们从未想过会有敌人从海上直接打到自家门口。

  对此类威胁毫无心理准备,更别提实际防御了。

  他们的战略思维始终停留在如何驶向对手海岸、发动远海打击上,却没料到历史会重演——别人也用同样的方式还以颜色。

  德军显然早有算计,并未选择从基尔港径直南下直扑日不落本土,而是沿着日德兰半岛悄然北上一段航程,随后突然转向西进,朝着日不落方向全速推进。

  这一巧妙迂回,恰好避开了日不落皇家海军的主要巡逻区域。

  当德国舰队趁着夜色悄然出动时,约翰牛海军竟浑然不觉。

  他们在北海布下了重重兵力,集结了上百艘舰艇,结果还是让敌方舰队从眼皮底下无声穿过!

  这样的疏漏一旦传开,恐怕几百年来建立的海上威望都将颜面扫地!

  而德军一路畅通无阻,顺利抵达日不落近海,心中也是惊愕中夹杂狂喜。

  原本已做好遭遇拦截后立即撤退的打算,谁知竟一路平安,连个哨船都没碰上。

  惊喜之余,他们立刻抓住战机,对沿海航行的日不落船只展开突袭,同时还不忘调转炮口,朝岸上轰击数轮。

  这次突如其来的袭击完全超出了日不落人的预料。

  近海船只毫无戒备,顷刻间便被击沉数十艘。

  更令人震惊的是,德军甚至派出唯一的战列舰“德意芷号”,对沿海城镇实施炮击。

  睡梦中的居民最初还以为是雷雨天气,根本未加警觉。

  直到爆炸声接连响起,火光映亮天际,人们才猛然意识到:战争已经降临本土!

  由于长久处于和平环境,民众几乎丧失了危机意识。

  袭击发生后,恐慌迅速蔓延,秩序瞬间崩溃。

  等到当局勉强稳住局面,组织力量反击时,德军早已完成任务,从容撤离。

  次日清晨,日不落本土遭袭的消息迅速登上欧洲各国报纸头版,震动整个大陆。

  各国反应各异:

  “什么?连他们的老家都被打了?这可不是小事!”

  “战事不是一直在第二帝国境内吗?怎么战火反倒烧到了他们自己头上?”

  “日不落四面环海,能攻进来必然是靠舰队行动,看来德国海军不容小觑。”

  “没想到他们竟能绕过全球最强的海军,直插对方心脏地带,我们确实低估了这支力量。”

  与日不落关系密切的盟友国家无不感到震惊。

  一个被视为不可撼动的世界霸主竟然门户失守,说明第二帝国的实力远比预想中强大。

  这让人们对战争走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与此同时,另一些国家却暗自窃喜。

  “哈哈哈,总算有人教训他们了!德军干得漂亮!”

  “早就该如此!这群强盗横行多年,如今终于尝到苦果!”

  那些曾饱受日不落侵略之苦的民族,听到消息后无不拍手称快。

  尤其是爱尔蓝人,虽同处英伦三岛,外貌语言与日不落人并无二致,却被长期当作殖民地奴役压榨。

  几十年前的大饥荒期间,明知百姓断粮、饿殍遍野,日不落当局非但拒绝援助,反而继续将粮食从爱尔蓝运出,加剧了灾难程度。

  那场饥荒导致数百万人丧生,创伤深入骨髓。

  这般血泪记忆,使得爱尔蓝人对统治者怀有深切怨恨,也为日后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独立埋下了种子。

  面对这样一个势不两立的宿敌,爱尔蓝民众当然巴不得看到对方栽个大跟头。

  “哈哈,日不落人原本以为捡了个软茬子欺负,结果这回可真是撞上硬石头了!这一仗够他们好好记一辈子——咱们德意芷人可不是任人拿捏的窝囊废!”

  “干脆就从海上断了他们的活路,让他们老家那帮人喝西北风去,冻也冻死,饿也饿垮!”

  “说得对!老是挨打不成样子,得反手出招才行。

  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进攻,只要我们打出去,就能牵住敌人一大半兵力,这样咱们本土的压力立马就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