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奖金已到位-《国足弃将?我把泰山带成亚洲王》

  那晚,林昊回到自己的宿舍,没有开灯,只是任由自己陷在沙发里,看着窗外基地里零星亮着的路灯。

  郑明远的话,像一块投入湖心的石头,涟漪至今未散。

  股改,新资方。

  这两个词,林昊并不陌生。

  当年在恒大,他亲眼见证过资本的力量如何让一支球队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也体会过当资本的潮水退去时,那座金碧辉煌的大厦是如何摇摇欲坠。

  资本是柄双刃剑。

  它能给你买来最好的外援,建起最先进的训练基地,也能在你不经意间,用冰冷的数据和报表,替换掉你所珍视的人情与传统。

  郑明远的离去,就是第一个信号。

  林昊不担心自己的位置。他清楚,竞技体育,成绩是唯一的硬通货。

  他率队获得上赛季的双冠王、打到亚冠半决赛,这份成绩单,足够让任何新东家闭上嘴,然后客客气气地递上一份新合同。

  他担心的是,这支泰山队,会不会在资本的洪流中,失去它最宝贵的东西。

  那种从青训梯队一脉相承的朴实,那种更衣室里不分内外援的兄弟义气,那种像郑明远一样,把俱乐部当成家的人……

  这些,都是用钱买不来的。

  窗外,一辆豪车轰鸣着驶出基地大门,是某个年轻球员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假期。

  林昊笑了笑,从沙发上起身,拉上了窗帘。

  天要变,那就让它变吧。

  他要做的,就是在这风雨欲来之时,把泰山队的根,扎得更深一些。

  两天假期,对于拼杀了一整场高强度亚冠比赛的球员们来说,短暂得像一场梦。

  王大雷说到做到。

  当晚,他就把还没回家的队友们,拖家带口地拉到了济南城里一家烟火气十足的烧烤摊。

  啤酒沫子横飞,烤串的香气混着孜然味儿,在半空中弥漫。

  “妈的,一想到那个法加尼的脸,我就想把这串儿怼他鼻孔里!”王大雷把一串羊肉撸得干干净净,竹签子往桌上一拍,震得啤酒瓶子嗡嗡作响。

  “大雷哥,你省省吧。人家现在指不定在哪数钱呢。”陈蒲灌了一大口啤酒,打了个嗝,“咱们还是聊点开心的。那笔奖金,你们打算怎么花?”

  这话一出,气氛瞬间就从对法加尼的口诛笔伐,转变成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王大雷率先开口,“我准备给我媳妇买个包,剩下的,给我闺女存着当嫁妆。”

  众人纷纷投去敬佩的目光。

  高准翼一直没怎么说话,只是默默地喝着酒。

  几杯酒下肚,男人们的话题渐渐稀落下来。

  另一边,高准翼和谢文能的爱人正凑在一起低声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林昊。

  “说起来,林指导平时那么严肃,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受得了他。”

  “可不是嘛,不过他对球员是真好,上次我们家文能状态不好,他还单独找他聊了好久。”

  她们的闲聊飘了过来,让这帮大老爷们也竖起了耳朵,纷纷参与进来。

  “林指导那何止是严肃,简直就是个魔鬼教头!”

  “但他看人的眼光是真准,战术也确实牛。”

  聊着聊着,也不知道是谁突然问了一句:“哎,你们说,林昊指导……有没有爱人啊?”

  刚刚还热闹的讨论瞬间凝固了。众人面面相觑,这才惊觉,他们和林昊朝夕相处了这么久,竟然谁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而此时的泰山队微信群里,已经彻底疯了。

  起因是某个刚睡醒的年轻替补,迷迷糊糊地点开了手机银行App,然后发出了一连串撕心裂肺的语音。

  “我……我操!兄弟们!我眼花了吗?!你们快看看自己的账户!快!”

  紧接着,群里下起了红包雨,不对,是截图雨。

  一张张带着马赛克,却依然能清晰辨认出那一长串零的银行余额截图,被疯狂地刷了出来。

  “卧槽!郑总说的是真的!奖金真发了!”

  “这……这是特别奖励?这‘特别’得有点过分了吧?”

  “我数了三遍,个十百千万……妈呀,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王大雷,大雷哥,你家还缺女婿吗?会洗碗会拖地的那种!”

  王大雷:“滚!”

  而克雷桑和莫伊塞斯,也很快收到了来自俱乐部的国际汇款通知。

  看着那笔换算成雷亚尔后更显庞大的数字,两人不约而同地在群里发了一句蹩脚的中文:“谢谢老板!”

  下面队形整齐地跟了一排:“老板大气!”

  这笔远超预期的巨额奖金,以一种最直接、最朴实的方式,抚平了球员们心中最后的创伤。

  它像俱乐部一个响亮的耳光,隔空抽在了亚足联和法加尼的脸上,替球员们出了一口恶气。

  那意思很明白:我们的人,我们自己疼。你们黑掉的荣誉,我们用真金白银补回来。

  假期第二天,球员们还在享受着最后的悠闲时光。

  林昊却已经回到了基地。

  他的办公室里,窗帘紧闭,只有投影仪的光,在黑暗中打亮了一面墙壁。

  墙上,是那场对阵全北现代的比赛录像,已经被定格在哈姆罗别科夫被出示第二张黄牌的那一刻。

  林昊手里拿着一个遥控器,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冲突发生前的每一个细节。

  李源一被推倒,法加尼没有表示。

  哈姆罗别科夫的铲球。

  朴镇燮的起身,挑衅,和那一下轻微的胸口冲撞。

  他看的不是公不公平,而是自己的球队,在那种极端情况下,还能在哪些细节上做得更好。

  比如,王大雷冲过去拉架的时机,克雷桑和郑铮与裁判沟通的方式,是不是可以更冷静,更有效?

  他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在了笔记本上。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

  假期的最后一天下午,球员们陆续归队。

  一个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养精蓄锐后的饱满。

  走进战术会议室,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林昊已经等在那里了。

  他身后那块巨大的战术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画满了箭头和符号,像一张复杂的星图。

  “都坐。”林昊指了指椅子。

  球员们依序坐下,没人说话,会议室里只有空调的微弱风声。

  “假期过得怎么样?”

  “爽!”王大雷第一个回答,中气十足。

  众人一阵轻笑。

  “那就好。”林昊点了点头,“钱也拿了,假也放了,气儿也该顺了。那现在,我们就来干点正事。”

  他拿起一根教鞭,指向了战术板的最顶端,那里用红色的马克笔,写着三个大字。

  “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