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哨响,狂欢的声浪淹没了整座球场,但这份喧嚣,似乎与泰山队的更衣室隔绝了。
球员们陆续走进来,汗水顺着脸颊和脖颈滑落,空气中混杂着青草、汗水和药膏的味道。
谢文能被几个老大哥簇拥着,脸上还挂着无法抑制的笑容。
气氛是热烈的,但却并不松弛。
每个人都在快速地冲澡、换衣服,动作有条不紊。
林昊在球员们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走了进来,他没有提那场酣畅淋漓的4:0,甚至没有多看一眼本场最佳的谢文能。
“都听着,”他的声音穿透了所有杂音,“大巴车四十五分钟后出发,去机场。晚餐在车上解决。谁迟到,自己游到菲律宾去。”
没有表扬,没有总结,只有一道冷冰冰的指令。
刚刚还沸腾的更衣室,温度仿佛瞬间降了下来。
所有人都明白了,那场德比的胜利,在终场哨响的那一刻,就已经翻篇了。
王大雷、刘彬彬和李源一也换好了衣服,融入了队伍里。
王大雷一屁股坐在韩镕泽旁边,伸出蒲扇般的大手,在他肩膀上狠狠拍了一下。
“行啊你,大韩!那单刀扑得,有我八分风采了!”
韩镕泽刚冲完澡,头发还在滴水,被他这一下拍得龇牙咧嘴:“雷哥,你再用点力,我明天就得申请伤病名单了。”
“那不行,亚冠还指望你给我递水呢!”王大雷嘴上开着玩笑,但眼神里的那股子憋了九十分钟的劲儿,谁都看得出来。
他在看台上坐立不安,比自己在门线前还紧张,看到康瓜单刀的时候,他手里的矿泉水瓶都快被捏爆了。
刘彬彬走到谢文能身边,递给他一瓶水:“小谢,踢得不错。不过那两个球,跑位是真不错,射门脚法还是糙了点,下次我教教你。”
谢文能正处在兴奋和被认可的飘飘然中,听到这话,下意识地就要点头,旁边的郑铮幽幽地来了一句:“你可拉倒吧,彬彬。你那脚法,快乐足球的典范,别把好苗子带歪了。”
更衣室里响起一片哄笑。
四十五分钟后,泰山队的大巴准时驶出奥体中心。
车窗外,济南的夜色流光溢彩,球迷的欢呼声似乎还萦绕在耳边。
车厢内,却是一片安静。
球员们戴着耳机,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或者低头刷着手机。
那场胜利带来的高昂情绪,正被即将到来的长途飞行和未知挑战,一点点沉淀、转化。
深夜的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旅客稀疏。
泰山队一行人穿着统一的运动服,拉着行李箱,形成一道橙色的洪流,安静而迅速地通过大厅。
办理登机手续时,费莱尼因为身高过于突出,总会引来地勤人员的反复确认和周围旅客的注目礼。
他早已习惯,只是礼貌地微笑着。
克雷桑则在和莫伊塞斯小声用葡萄牙语交流着,不时指指自己的脚踝,似乎在讨论刚刚比赛中的某个细节。
林昊站在队伍的最后,像一个沉默的观察者。
他没有催促,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自己的队员们。
他看到了谢文能的青涩和激动,看到了王大雷眼中重燃的火焰,看到了郑铮和李源一那份经历过风浪后的沉稳。
他要的,就是这样一支球队。
有年轻人的锐气,有老将的沉稳,有核心球员的渴望,也有角色球员的专注。
一场德比的胜利,激活了所有人的状态,这比4:0的比分本身,更让他满意。
“指导,所有手续都办好了。”助理教练老徐走到他身边,低声汇报。
林昊点点头,目光越过人群,望向登机口那幽深的通道,仿佛已经看到了数千公里外,那片湿热的赛场。
登上了飞往马尼拉的包机,机舱内的灯光调至昏暗。
这是长达数小时的红眼航班,对于职业球员来说,这意味着必须争分夺秒地休息,与时差作斗争。
大部分球员都戴上了眼罩和耳机,强迫自己进入睡眠。
费莱尼那双大长腿在座位里显得有些局促,但他很快就调整好姿势,沉沉睡去。
然而,总有几个人难以入眠。
谢文能靠在窗边,看着机翼下的城市灯火渐渐变成一片渺远的光斑,最终被无尽的黑暗吞噬。
他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回放着那两个进球的瞬间。
球迷的欢呼,队友的拥抱,林指导那个竖起的大拇指……一切都像梦一样。
但他也清晰地记得林昊在更衣室里那句冷淡的指令,和李源一递水时那平静的眼神。
他知道,奥体的那片草皮,只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级台阶,而下一级,就在这片黑暗的尽头。
那份激动,慢慢沉淀成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另一边,王大雷根本睡不着。
他把座椅靠背调直,打开了平板电脑。
屏幕上播放的,正是卡雅Fc最近的一场联赛录像。
菲律宾联赛的节奏和强度,与中超不可同日而语,但王大雷看得格外认真。
他用手指在屏幕上指指点点,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跟对方的前锋隔空对话。
“这小子射门就一个习惯,喜欢打近角……”
“嚯,这场地,草皮跟菜地似的,球速肯定慢。”
在看台上当了九十分钟的“纯粹球迷”,让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回到那片属于自己的禁区里。
他的邻座,李源一没有看视频,也没有睡觉。
他只是闭着眼睛,但匀称的呼吸表明他并未睡着。
他的大脑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正在飞速运转。
他思考的不是某一个对手,而是整个体系。
湿热的气候下,球队的体能会下降得更快,传接球的失误率会增加。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中场的控制力?如何用最简洁的跑动和传球,串联起全队?
飞机的前排,只有一个小小的阅读灯还亮着。
林昊的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没有比赛录像,而是一系列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
球员们的跑动距离、心率变化、体能储备……以及马尼拉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湿度、训练场地的资料。
那场4:0的胜利,对他来说,早已是尘封的档案。
他的战争,永远在下一场。
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目光透过舷窗,望向深不见底的夜空。
齐鲁德比,他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将球队内部的竞争氛围和球员的自信心,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他要带着这支磨砺出锋芒的球队,去征战另一片完全不同的战场。
“第二级台阶……”他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冷静而锐利的光。
球员们陆续走进来,汗水顺着脸颊和脖颈滑落,空气中混杂着青草、汗水和药膏的味道。
谢文能被几个老大哥簇拥着,脸上还挂着无法抑制的笑容。
气氛是热烈的,但却并不松弛。
每个人都在快速地冲澡、换衣服,动作有条不紊。
林昊在球员们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走了进来,他没有提那场酣畅淋漓的4:0,甚至没有多看一眼本场最佳的谢文能。
“都听着,”他的声音穿透了所有杂音,“大巴车四十五分钟后出发,去机场。晚餐在车上解决。谁迟到,自己游到菲律宾去。”
没有表扬,没有总结,只有一道冷冰冰的指令。
刚刚还沸腾的更衣室,温度仿佛瞬间降了下来。
所有人都明白了,那场德比的胜利,在终场哨响的那一刻,就已经翻篇了。
王大雷、刘彬彬和李源一也换好了衣服,融入了队伍里。
王大雷一屁股坐在韩镕泽旁边,伸出蒲扇般的大手,在他肩膀上狠狠拍了一下。
“行啊你,大韩!那单刀扑得,有我八分风采了!”
韩镕泽刚冲完澡,头发还在滴水,被他这一下拍得龇牙咧嘴:“雷哥,你再用点力,我明天就得申请伤病名单了。”
“那不行,亚冠还指望你给我递水呢!”王大雷嘴上开着玩笑,但眼神里的那股子憋了九十分钟的劲儿,谁都看得出来。
他在看台上坐立不安,比自己在门线前还紧张,看到康瓜单刀的时候,他手里的矿泉水瓶都快被捏爆了。
刘彬彬走到谢文能身边,递给他一瓶水:“小谢,踢得不错。不过那两个球,跑位是真不错,射门脚法还是糙了点,下次我教教你。”
谢文能正处在兴奋和被认可的飘飘然中,听到这话,下意识地就要点头,旁边的郑铮幽幽地来了一句:“你可拉倒吧,彬彬。你那脚法,快乐足球的典范,别把好苗子带歪了。”
更衣室里响起一片哄笑。
四十五分钟后,泰山队的大巴准时驶出奥体中心。
车窗外,济南的夜色流光溢彩,球迷的欢呼声似乎还萦绕在耳边。
车厢内,却是一片安静。
球员们戴着耳机,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或者低头刷着手机。
那场胜利带来的高昂情绪,正被即将到来的长途飞行和未知挑战,一点点沉淀、转化。
深夜的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旅客稀疏。
泰山队一行人穿着统一的运动服,拉着行李箱,形成一道橙色的洪流,安静而迅速地通过大厅。
办理登机手续时,费莱尼因为身高过于突出,总会引来地勤人员的反复确认和周围旅客的注目礼。
他早已习惯,只是礼貌地微笑着。
克雷桑则在和莫伊塞斯小声用葡萄牙语交流着,不时指指自己的脚踝,似乎在讨论刚刚比赛中的某个细节。
林昊站在队伍的最后,像一个沉默的观察者。
他没有催促,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自己的队员们。
他看到了谢文能的青涩和激动,看到了王大雷眼中重燃的火焰,看到了郑铮和李源一那份经历过风浪后的沉稳。
他要的,就是这样一支球队。
有年轻人的锐气,有老将的沉稳,有核心球员的渴望,也有角色球员的专注。
一场德比的胜利,激活了所有人的状态,这比4:0的比分本身,更让他满意。
“指导,所有手续都办好了。”助理教练老徐走到他身边,低声汇报。
林昊点点头,目光越过人群,望向登机口那幽深的通道,仿佛已经看到了数千公里外,那片湿热的赛场。
登上了飞往马尼拉的包机,机舱内的灯光调至昏暗。
这是长达数小时的红眼航班,对于职业球员来说,这意味着必须争分夺秒地休息,与时差作斗争。
大部分球员都戴上了眼罩和耳机,强迫自己进入睡眠。
费莱尼那双大长腿在座位里显得有些局促,但他很快就调整好姿势,沉沉睡去。
然而,总有几个人难以入眠。
谢文能靠在窗边,看着机翼下的城市灯火渐渐变成一片渺远的光斑,最终被无尽的黑暗吞噬。
他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回放着那两个进球的瞬间。
球迷的欢呼,队友的拥抱,林指导那个竖起的大拇指……一切都像梦一样。
但他也清晰地记得林昊在更衣室里那句冷淡的指令,和李源一递水时那平静的眼神。
他知道,奥体的那片草皮,只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级台阶,而下一级,就在这片黑暗的尽头。
那份激动,慢慢沉淀成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另一边,王大雷根本睡不着。
他把座椅靠背调直,打开了平板电脑。
屏幕上播放的,正是卡雅Fc最近的一场联赛录像。
菲律宾联赛的节奏和强度,与中超不可同日而语,但王大雷看得格外认真。
他用手指在屏幕上指指点点,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跟对方的前锋隔空对话。
“这小子射门就一个习惯,喜欢打近角……”
“嚯,这场地,草皮跟菜地似的,球速肯定慢。”
在看台上当了九十分钟的“纯粹球迷”,让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回到那片属于自己的禁区里。
他的邻座,李源一没有看视频,也没有睡觉。
他只是闭着眼睛,但匀称的呼吸表明他并未睡着。
他的大脑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正在飞速运转。
他思考的不是某一个对手,而是整个体系。
湿热的气候下,球队的体能会下降得更快,传接球的失误率会增加。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中场的控制力?如何用最简洁的跑动和传球,串联起全队?
飞机的前排,只有一个小小的阅读灯还亮着。
林昊的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没有比赛录像,而是一系列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
球员们的跑动距离、心率变化、体能储备……以及马尼拉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湿度、训练场地的资料。
那场4:0的胜利,对他来说,早已是尘封的档案。
他的战争,永远在下一场。
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目光透过舷窗,望向深不见底的夜空。
齐鲁德比,他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将球队内部的竞争氛围和球员的自信心,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他要带着这支磨砺出锋芒的球队,去征战另一片完全不同的战场。
“第二级台阶……”他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冷静而锐利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