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天的收获-《别慌,老公和孩子也穿了》

  一进家门,疯玩了一天的乐乐跑过来抱住苏晓晓就喊妈妈,苏晓晓一听赶紧解释,那个啥!我的乳名,叫妈妈。哈哈!哈!干笑了几声,自圆其说孩子没大没小的。叫娘亲知道吗,不能这么没规矩。为了解过这个话题苏晓晓赶紧走进堂屋。将三个沉甸甸、甚至带着油渍的钱袋放在桌子正中,那“哗啦”的声响,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来,咱们盘盘账,看看咱们第一天的辛苦,换回了多少嚼谷。”苏晓晓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她先拿起属于书院摊的钱袋,看向大嫂和四嫂:“大嫂,四嫂,你们先说。”

  大嫂张桂兰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发抖,她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用炭条歪歪扭扭地记着数:“煎饼……统共卖出去一百二十三个,四文一个,收钱四百九十二文。瘦肉丸……卖了六十八碗,五文一碗,收钱三百四十文。拢共……拢共是八百三十二文!”她说出这个数字时,自己都吓了一跳。

  “我的娘咧……”四嫂赵小梅捂着胸口,喃喃道:“一天就……就快一两银子了?我、我当初绣一个最复杂的帕子,也才卖五文钱,还得看人脸色……”

  苏晓晓笑着点点头,又拿起菜市口卤肉摊的钱袋,目光投向激动得脸颊通红的二嫂李翠莲。

  二嫂不用看本子,嗓门洪亮,带着一股扬眉吐气的痛快:“卤肉摊今日卖了三十二斤肉、一百二十个馒头,刨去六百文本钱,净赚九百文!”

  她话音落下,堂屋里响起一片清晰的吸气声。

  三个摊位,第一天,总收入竟然高达:

  八百三十二文 九百文 = 一千七百三十二文!

  也就是一两银子并七百三十二文铜钱!

  苏晓晓将所有的铜钱和碎银倒在桌子上,堆成了一座小小的、闪烁着诱人光泽的钱山。她拿起那锭象征着“一两”的银子,放在一旁,然后指着那堆铜钱,声音清晰地为大家算了一笔账:

  “刨去今日买肉、买面、买调料的本钱约五百文,咱们今日的净利,是一千二百三十二文,足足一两二钱还多!”

  “一天……一天就挣了一两二钱……”大哥周文广这个沉稳的汉子,声音都在发颤。他种一年地,风调雨顺,落到手里能有两三两银子就不错了。

  “这、这要是干上一个月,岂不是……”二哥周文贵掰着手指头,眼睛瞪得溜圆,“三四十两银子?!”

  苏晓晓肯定地点头,目光扫过每一张激动而难以置信的脸:“没错!照这个势头,别说一头牛,就是两头牛,咱们也用不了几个月!到时候,爹牵着牛下地,娘坐着牛车赶集,咱们家,就真正是这清河村里数得着的体面人家了!”

  “哇!我们要有牛啦!”狗蛋第一个欢呼起来,在屋子里又蹦又跳。

  清风、明月紧紧拉着手,眼睛里闪烁着泪花,她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坐在牛车上,不用再走断腿去镇上的场景。

  四嫂赵小梅猛地抓住身旁四哥周文富的胳膊,指甲几乎要掐进他肉里,带着哭腔笑骂:“当家的!你听见没!咱们……咱们真的要熬出头了!”

  周文富这个闷葫芦,此刻也只知道咧着嘴傻笑,重重点头。

  周父周厚德怔怔地看着那堆钱,又看看意气风发的儿媳妇和欢天喜地的儿孙,胸腔里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了上来,冲得他鼻子发酸,眼眶发热。他活了半辈子,一直被爹娘压着,被大哥一家比着,何曾想过,自家的日子能像窜天猴一样,“嗖”地一下就起来了?他之前那点因为“夫纲不振”当家人被抢的不愤而产生的别扭,在这一刻,被实实在在的、沉甸甸的希望彻底碾碎了。

  他猛地站起身,不是去拿钱,而是快步走到墙角,拿起他做木工活的炭笔和一块木板,嘴里念念有词,手指在上面比划起来:“牛车……对,得先预备着!车辕要用结实的榆木,车板要宽,到时候拉人拉货都使得……还得在院子东头搭个牛棚,顶上铺茅草,下面垫干土,不能让牛冻着……石槽,对,石槽也得弄一个,还有饮水的家伙什……”

  他这副迫不及待、全心投入的样子,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这笑声里,是前所未有的安心与踏实。

  苏晓晓看着这一幕,心里也充满了暖意。她示意大嫂将钱收好,登记入账。然后,她简单地调整了明天的计划:“大哥,明天劳您去地里时,多留意一下咱们家那几亩水田的秧苗。二哥,猪肉和下水,明天得多备五成的量,我看销路还能往上走。四哥,家里的柴火和菜园子,就辛苦你了。”

  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没有丝毫混乱。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秩序感”,让这个家充满了高效运转的活力。

  待大家都怀着对明天的无限憧憬回屋后,堂屋里安静下来。苏晓晓看着油灯下,周文渊平时看书常坐的那个空位,心里有些空落,但更多的是欣慰。

  “相公在镇上用功,是为了咱们家更长远的前程。我在家里带着大家挣钱,是为了把眼前的根基打牢。”她低声自语,嘴角噙着一抹温柔又坚定的笑意,“我们两口子,一个主外,一个安内,这日子,何愁过不好?”

  她知道,今夜,周家每一个人,包括她自己,都会做一个关于大黄牛、关于牛车、关于越来越有奔头的好日子的,最美妙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