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巧理旧账,暗助新枝稳根基-《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冼家村权力更迭的暗流持续涌动,表面短暂的“安宁”下,是各方势力更为激烈的角逐。制作点作为村中为数不多能产生稳定收益的“公产”,自然成为争夺的焦点。几位有意问鼎里正之位的族老与富户,为此争执不休,互不相让,致使制作点复工无望,赵氏、春婶等依赖其生活的村民生计日渐窘迫,怨声渐起。

  林薇薇冷眼旁观,心中了然。这混乱,对她而言,是风险,亦是契机。邓老者“待机而动”的教诲犹在耳边,她不能坐等新里正上台后被动应对,必须主动介入,以一种不显山露水的方式,引导局势向有利于自身稳定的方向发展。

  她将突破口选在了徐老爹的长孙——徐石头身上。此人踏实肯干,在年轻一辈中颇有威信,且对村中务虚争吵显露出厌烦之情,更重要的是,他似对普通村民的疾苦有一份朴素的关切。若他能在此次纷争中有所作为,或能积聚声望,成为制衡其他势力的关键人物,而一个更关注民生的掌事者,无疑对力求安稳的林薇薇更为有利。

  然而,如何“帮助”徐石头,却需极巧妙的算计,绝不能引火烧身。她忆起徐老爹主持议事时,各方争执不下的一个关键症结在于——制作点的旧账目混乱不清。赵守仁贪墨,账本必然有问题,但具体亏空多少、如何填补、日后如何管理,成了一笔糊涂账,谁也不敢轻易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或许… … 可以从账目入手?”一个念头在她心中萌生。她不通文墨,更不懂复杂账目,但她有她的优势——对药材数量、成本、售价的敏锐直觉,以及… … 赵守仁为控制她而偶尔让她经手过的零星物料记录。

  她决定暗中整理一份关于制作点物料收支的“简易清单”,不涉及银钱总账(那太敏感),只罗列常见药材的日常消耗与成品产出的大致对应关系,点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这份清单必须看似粗糙、基于日常观察,却又能直指问题的核心。

  她利用制作点停滞、无人看管的机会,以“收拾晾晒残局”为名,多次进入库房,仔细查看了遗留的药材库存和部分零散记录。她凭借记忆与心算,将往日疳积散、驱虫囊的大致配料比例、产出数量与库房现存物料进行比对,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消耗与产出之间存在不小的缺口,且某些价高药材的消耗记录明显异常。

  她不敢留下任何文字,将所有数据强记于心。随后,她选择了一个傍晚,在村口井边“偶遇”正为家中杂事烦心的徐石头。

  “石头哥,”她状似无意地搭话,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近日见赵婶和春婶愁容满面,制作点迟迟不开工,家中都快揭不开锅了… … 唉,也不知那账目何时能理清。”

  徐石头闻言,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可那账本乱成一团,谁看得明白?几位叔伯争来争去,也没个结果。”

  林薇薇顺势接口,语气带着几分“天真”的疑惑:“账本我是看不懂的。只是… … 平日在一旁帮忙,隐约觉得有些奇怪。譬如那制疳积散用的茯苓、陈皮,每次领料似乎不少,可成品的数量… … 好像对不上太多?还有前阵子做驱虫囊,艾叶、薄荷用量极大,但做出的香囊… … 似乎没那么多?许是我记错了,或是损耗太大?”她点到即止,绝不多言,更不提及具体数字和银钱。

  徐石头起初并未在意,随口应道:“损耗自是有的…” 但说着说着,他眉头渐渐皱起,似被触动了某根神经。他虽不直接经手制作点,但作为村中青年,对常见物事的用量价值也有大致概念。林薇薇这番看似无心的话,像一颗种子,落入了他心中。

  他沉吟片刻,看向林薇薇:“薇薇妹子,你平日细心,可知库房里现在还剩多少料?”

  林薇薇心中暗喜,面上却惶恐道:“这… … 我可不敢乱说,只是前几日去收拾时,瞥见茯苓筐快见底了,艾叶堆也小了许多… … 具体的,还得看账本和管事的清点。”

  徐石头点了点头,没再追问,但眼神中已多了几分深思。

  数日后,村中再次议事。争吵依旧,当话题再次陷入制作点账目泥潭时,一直沉默的徐石头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各位叔伯,账本复杂,一时难清。但制作点关乎多家生计,久拖不是办法。石头有个笨主意:可否先不管旧账总目,只请几位信得过的长辈,一同清点现有库房存货,再依据往年常例,估算出重启制作所需的最低物料本金和预期产出。先将这眼前的底摸清,定个临时章程,让制作点转起来,解了燃眉之急。旧账目,可慢慢请人核算,该追查追查,该填补填补,总不能让大伙儿饿着肚子等结果。”

  这番话,朴实无华,却切中要害,将复杂的账目问题简化为眼前的生存问题,赢得了不少围观村民的暗自点头。几位争执的族老富户一时语塞,若反对,便显得不顾村民死活。

  林薇薇在远处听闻,心中赞许。徐石头果然抓住了关键,并且提出了一个务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步棋,她走对了。

  在部分村民的支持下,清点库房的工作迅速展开。徐石头主动请缨参与监督。清点过程中,林薇薇被唤去协助辨认药材。她谨言慎行,只在被问及时,才依据日常经验,说出各种药材的大致消耗与产出比例,绝口不提任何具体账目疑点。

  然而,实际的清点结果,却比众人预想的更为触目惊心。库房存料远低于预期,尤其是几样价高关键药材,存量几乎无法支撑短期生产。结合林薇薇之前“无意”中透露的消耗印象,一个巨大的亏空缺口,虽无确凿证据指向赵守仁,却已昭然若揭。

  现场一片哗然。几位有意争位的富户脸色难看,他们虽想接手利益,却不愿背负这明显的亏空。原先的争执瞬间降温。

  最终,在徐老爹和几位中立族老的主持下,议事达成了暂时的妥协:由徐石头牵头,组织几名可靠村民,先行利用所剩无几的存料,小规模恢复疳积散和驱虫囊的生产,所得微薄收入,优先保障赵氏、春婶等直接参与者的基本生计。库房钥匙由徐石头和一位李姓族老共同掌管,账目每日公开。至于亏空填补和新资金注入,待新里正选出后再议。

  这个结果,虽未彻底解决问题,却让制作点得以艰难重启,缓解了部分村民的生计压力。更重要的是,徐石头在此事中展现出的务实、公正和担当,赢得了广泛的好感与信任,声望陡升。

  林薇薇悄然退居幕后,仿佛一切与她无关。她依旧是那个默默干活的制药丫头,甚至在复工后,更加“卖力”地工作,对徐石头的安排言听计从。

  然而,她心中明镜似的。经此一事,徐石头在村中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成为新里正的有力竞争者之一。而自己在他困境时那“无心”的提示,虽微不足道,却似一粒沙砾,在关键时刻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份“善缘”,在未来或许能为她换来一丝喘息的空间。

  制作点的风波暂告段落,但村中的权力博弈远未结束。其他势力绝不会甘心,新的挑战仍在酝酿。

  林薇薇回到棚屋,夜色中,她清点着鹰嘴岩秘穴中日益丰厚的储备,目光沉静。主动落下的这一子,已初见成效。接下来,她需要更加耐心,继续“固本”,静观其变,等待下一个“时机”的来临。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在新里正上台之后。而在此之前,她必须积蓄足够的力量,确保无论风向如何变化,自己都有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