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量子通讯中继卫星-《觉醒超能,我在深山缔造星际文明》

  而那联盟基地被摧毁的10多个内测玩家,看着自己的机械军团数据归零,满心不甘。

  有的在论坛里留言:“瑶妹等着!我一定会设计出更强大的武器找你复仇!”

  还有的咬牙切齿地说:“这次算我倒霉,下次我也带着机械大军让你尝尝同样的滋味!”

  而造成这样火爆的游戏场面,让那些没有进入游戏的受邀内测玩家坐不住了。

  一位受邀玩家盯着论坛里的战斗视频,脸色涨得通红。

  懊悔地在论坛上发帖:“我之前还以为这是洗钱游戏,现在脸都被打肿了!

  早知道就不该错过内测,肠子都悔青了!”

  另一位受邀玩家急得在社交软件上疯狂给朋友发消息:“不行,我得赶紧进游戏。

  再晚连汤都喝不上了!听说现在进游戏还能领内测福利,冲啊!”

  这些受邀但没有进入游戏的内测玩家开始纷纷加入游戏。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组建自己的机械军团,投入这场星际科幻战争。

  各大游戏直播平台上,其他内测游戏大神玩家也嗅到了商机。

  “兄弟们,今天带你们看看这款游戏的隐藏玩法!”

  一位知名游戏主播戴着炫酷的装备,对着镜头挑眉:“学会这套AI编队战术,轻松称霸服务器!”

  他熟练地在操作界面设置战术队列,展示着独特的战术和技巧,每一个操作都引来观众们的惊叹。

  “大神就是大神,这战术我学废了!”

  “主播求分享攻略,我也想这么秀!”

  其他内测玩家主播们也纷纷加入,有的专攻战舰自动指挥系统,有的擅长机甲集群编队。

  他们的精彩游戏操作进一步将《星海征途》的热度推向高潮。

  沈渊看完星海整理的内测情况,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对星海在游戏反馈方面做出的调整也特别满意。

  同时让星海设计几个小型副本,让参与内测的玩家能有更好的游戏体验。

  当然,沈渊也没忘了收集内测玩家提出的各种新奇创意设计。

  那些现在就能实现的设计,都被星海收录到研发中心的数据库里。

  而那些比较超前、暂时实现不了的,就先存放在数据中心,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拿出来用。

  至于游戏什么时候公测,沈渊打算等二期工程结束之后。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别急,后面会讲到。

  沈渊想到这儿,站起身,往二期工程现场走了走,看了看情况。

  二期工程就是在现有基地的基础上,向四周水平方向各扩建 10 公里,同时往地下扩建 30 米深度。

  扩建完后,整个地下基地就变成了一个边长 30 公里、高 60 米的大长方体。

  截至目前,二期工程项目进度已超过 60%。

  二期工程的整体空间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包括主体结构搭建与墙体浇筑等关键环节。

  目前内部各区域的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其中包括 10 座用于生产和组装玄鸟号的车间,同时配套的制造生产线也在同步建设。

  等这 10 座车间正式投产,只要材料管够,一座车间火力全开,3 天就能造出一架玄鸟号飞行器。

  “星海,二期工程还得多久才能完工?” 沈渊悬浮在半空中,眼睛紧紧盯着施工现场,开口问道。

  星海回应:“依据目前的工程进展情况,二期工程预计 36 天后即可竣工。”

  沈渊一听,还得一个多月呢,便点了点头,转身回研发中心去了。

  回到研发工作室坐下,沈渊思索片刻后说道:“星海,在幻影 A 型全域量子通信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对量子通讯卫星展开推演设计,实现更为广泛的通讯覆盖范围。”

  “明白!” 星海的回应简洁有力,核心处理器瞬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刹那间,研发工作室里的全息投影上,像是被激活的星河,数据如潮水般疯狂涌动。

  一串串复杂的代码,以及各种奇异的图形符号,快速交替闪烁,令人眼花缭乱。

  星海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推演模拟运算,从浩如烟海的可能性中,寻找出量子通讯技术的最佳升级可行性方案。

  沈渊也在紧盯着全息屏幕,同时大脑也在快速模拟运转。

  他的眼睛,如同精密的扫描仪,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随着星海的运算,他的手指不时在操作台上敲击出指令。

  口中也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这个频段的稳定性再优化一下,看看能不能减少干扰。“

  “稳定性已优化,减少10%干扰,纳入备选方案。”

  ”你把纠缠光子对的发射频率,提高到太赫兹级别试试,说不定能改善这种情况。”

  “纠缠光子对的发射频率提高到太赫兹级别。

  预计传输速率和量子比特操作速度提升?1000倍,通信距离增加100倍,信号衰减率降低?50%以上?,纳入优先方案。”

  “这里的能量传输效率还可以提升,重新调整一下参数。“

  “能量传输参数调整,预计传输效率提升100%,纳入备选方案。”

  ”对,把能量转化模块的结构,再微调 0.01 毫米,看看效果。“

  “转化模块结构微调 0.01 毫米,转化效率提升10%,纳入备选方案”

  ”再加入一号和二号振金元素特性尝试下。”

  沈渊的声音冷静而沉稳,在实验室里回荡,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感。

  “加入一号振金元素,其静止特性有效消除量子通信过程中的热噪声与电磁干扰,使纠缠光子对的发射频率顺利突破至太赫兹频段。

  同时,该元素吸收 99% 的外部能量扰动,包括宇宙射线、电磁脉冲以及引力波等。

  将量子信道的误码率降低至接近理论极限的安全水平,通讯距离提升1000倍以上。

  此外,其能量吸收特性与量子隧穿效应相结合,可将通信设备的热能损耗高效转化为可用电能。

  能耗降低幅度达 90% 以上,实现设备的低功耗稳定运行。

  纳入最优选方案,建议综合其他备选方案,进一步提升性能。”

  经过一小时的推演,星海终于给出了一系列升级方案。

  沈渊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起身,走到实验设备旁,戴上手套。

  开始在实验台前,他忙碌起来,各种仪器设备在他的操作下,有序运转,发出轻微的嗡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