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蜂群主宰级战机母舰面世-《觉醒超能,我在深山缔造星际文明》

  时间流逝,一个多月过去了。

  沈渊的手指悬停在火星基地零号生物实验室的全息操作界面上。

  一组卡伦虫族“脑蛉”幼虫的神经突触结构正在被高精度激光探针扫描。

  他的眼神专注得如同凝固的星辰。

  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被实验室恒温系统瞬间蒸发。

  虫族生物能的奥秘像一团纠缠的线,他正试图找到最关键的那一根。

  突然,操作界面的边缘亮起一个柔和的蓝色通讯请求标识——来自星海。

  沈渊眉头微蹙,没有立刻回应。

  他正捕捉到一个关键的生物电信号模式。

  通讯请求固执地闪烁着。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划过空气,接通通讯。

  星海平静的投影在他身侧浮现。

  “沈渊,蜂群主宰级战机母舰、创生之环级移动工业母舰试验舰建造完成。

  已通过船坞基础验收。

  暗礁级与磐石级试验舰已于月前完成首航测试,数据优异。

  是否进行联合验收与最终测试?”

  沈渊的眼神瞬间从微观世界抽离,瞳孔深处爆发出如同超新星般的光亮。

  他猛地直起身,覆盖着生物防护服的手下意识地攥紧。

  “完成了?这么快?”

  “是的。暗礁级与磐石级因体型相对常规,建造周期符合标准星舰一个月。

  一个月前已下线并完成首航。

  蜂群主宰与创生之环因体型庞大,结构复杂。

  建造耗时两个月,现已完工。”

  星海的声音毫无波澜,却如同战鼓擂响在沈渊心头。

  “走!立刻去船坞那里!”

  沈渊没有丝毫犹豫,一把扯下身上的实验服连接线,动作迅捷如电。

  虫族样本的研究固然重要,但也不急于一时。

  而四艘新舰凝聚了对抗天灾希望的巨舰,是通向未来的关键一步。

  他需要亲眼见证它们的诞生。

  火星基地总部,船坞区。

  巨大的隔离能量场缓缓撤去,如同拉开宇宙舞台的帷幕。

  沈渊和苏瑶并肩站在观察平台上,他们的呼吸都下意识地屏住了。

  眼前,是两座巍峨如山的钢铁巨构。

  其庞大完全超越了之前任何一艘星舰。

  甚至让旁边的玄级II型舰队显得有点像孩童的玩具。

  同时庆幸这个基地总部多次扩建后拥有了10公里的高度,

  否则都不足以建造如此宏大的星舰。

  月球基地就不能建造这两款星舰了。

  两人看向左边,是蜂群主宰级战机母舰。

  直径六公里,高三公里的扁球状舰体。

  通体覆盖着哑光暗金涂装,表面并非光滑一片。

  而是布满了蜂巢般密集的弹射口盖板。

  以及无数细小的炮台基座,如同披着鳞甲的巨鲸,分布于密集的弹射口之间。

  舰体赤道中线位置,并联着四门100米口径的破军III型主炮炮管森然探出。

  散发着冰冷的毁灭气息。

  舰体在船坞的照明下投下巨大的阴影,带来无与伦比的压迫感。

  “嘶……”

  苏瑶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

  下意识地抓住了沈渊的胳膊。

  “我的天……这……这就是蜂群主宰?比蓝图上看震撼一万倍!”

  沈渊没有说话,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

  严格地扫过舰体的每一个细节。

  从遍布舰体的弹射口到赤道上狰狞的主炮。

  他的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形成一个近乎狂热的弧度。

  “没错……这就是对抗虫海的利器。星海,汇报关键参数!”

  星海的投影适时出现在两人身旁,声音依旧平静。

  但语速稍快:“蜂群主宰级试验舰,标准配置:

  风暴之翼II型星际变形战机10万架;

  浮游-3型无人战机90万架;

  多功能后勤无人机10万架;

  拥有3万个弹射口,理论最大投送速率:100万架次\/6分钟。

  内置生产线产能:风暴之翼II型1000架\/小时或浮游-3型架\/小时。”

  苏瑶的眼睛更亮了,仿佛已经看到百万无人机群遮天蔽日的景象。

  “风暴之翼II和浮游-3型……用的都是那种高强度特种合金?”

  “是的。”星海确认。

  “专为大规模消耗战优化设计的高强度特种合金。

  拥有一号振金一半的性能,却只需要十分之一原材料合成。

  作为战场消耗品,这样的材料既能满足基础防护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制造成本。

  而且,风暴之翼II型整体性能较前代提升约300%。

  而浮游-3型战机作为浮游-2型无人机的迭代产物。

  采用流线梭形设计,机身尺寸拓展至30米长、20米宽、15米高。

  其武器系统与防御配置均进行了全面升级。”

  沈渊点点头,这个材料降级决策是他亲自拍板的。

  在百亿级别的虫海面前,绝对的性价比和数量才是王道。

  他看向苏瑶:“必要时,可进行自杀式冲锋自爆,威力很可观。”

  苏瑶点头,眼神锐利:“就是要这个效果。

  风暴之翼II型和浮游-3型,够用就好。

  联邦审判者级上那种百米级大型机甲。

  在没有专业驾驶员的高级操作下,并不会比风暴之翼II型厉害多少。

  反而特别占地方,划不来。”

  她语气笃定,显然对这个决策非常满意。

  沈渊指向舰体赤道:“主炮和防御呢?”

  “赤道配置4门破军III型主炮,可融合聚集发射。

  能源核心:双冥河-II型反物质装置,足以供应超高强度的能源需求。

  护盾系统:双玄武III型护盾发生器,战时交替运行,冗余保障。

  近防火力网络:由重粒子光束炮、高能脉冲激光炮、

  电磁速射炮及多联装小型星际导弹组成,密度为玄级II型星舰的5倍。

  双曙光III曲率引擎,战场指挥与抗干扰系统已集成最新算法。

  还有多个货仓放置足够的原材料生产战机。

  目前可以当作一款旗舰使用。”

  “好!”

  沈渊重重吐出一个字,目光灼热,看向右边。

  右边,是创生之环级移动工业母舰。

  此刻它处于收缩状态,长八公里,宽六公里,高五公里。

  如同一枚巨大的多层金属巨蛋。

  表面同样遍布近防炮台,但显得更为“敦实”。

  沈渊的嘴角勾起一个细微的弧度。

  那是属于工程师看到杰作完成时的纯粹满足。

  “启动…低功率自检。目标:小行星带深处,预设实战测试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