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撤军-《天堂来的风》

  听姑娘慷慨激昂地讲了那么多,终于是累了。哈德里看着她狠狠地歇了口气,想到她瞒着自己、又打着自己的旗号,偷偷去施粥处送饺子,又心里默默地笑了会儿。

  那件事也不必问了。这姑娘就是有情怀,还有一颗纯朴的赤子之心。

  乌雅……你们国家,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

  何止是让一半的民众、比如女子,不缠足。应该让她们也识字、读书,让她们能管好家庭、教育培养好子女,也能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此时经历工业革命后,虽然德国女性仍以照料家庭为主力,但已经有部分女工,在外从事生产、发挥才能。

  哈德里看着乌鸦,心里默默在想: 只有像你这样聪明、又考虑民众生计的女子越多,你们庆国才能有希望,不再是一滩烂泥。

  他开口道。

  “乌雅。若你想帮庆国做点什么,想让联军尽早撤军。你倒是可以再做些事情。”

  “做什么?”姑娘咽下了一口水,问。

  她突然又意识到,刚才他说,"尽早撤军"?

  是的,尽早撤军。其他各国早都开始打算撤军了。如今,德国也扛不住了,要尽快促成此事。大军留在京城,于各国都已无益。

  京城、天进两个占领区的国库中,银子和珍宝都被抢光了,但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举国之银没有抢完。

  东南一带的开放港口、繁荣的远洋贸易线、整个富庶的南方,矿产资源丰富、贡银无数,以海量计。

  联军若继续占着京城,全国各地的赋税就集合不到皇城。而东南互保的那些富庶地区,联军既打不过去、又拿不到实打实的财富。

  至今义团还有不少残留零散势力,在占领地区之外,对联军的侵略做反抗。军队也一直在派小股士兵镇压。

  虽然不大肆打仗了,各国还要耗费兵力在此驻军。

  京城地处北方天寒地冻,供暖不足,联军里除了俄国人特别生猛扛冻,欧洲人就这天气也受不了。不是所有士兵都像他这个军官一样,在李府住得这么惬意舒适。

  德国已经拿下了青岛殖民地,正在大张旗鼓地、搞港口城市的基础建设,要打造一个德意志帝国的远东示范性领土。

  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在这个不再打仗、又不打算建设的京城里,耗费这么多军队的人力物力干嘛?

  要尽快和谈,逼迫庆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让太后答应拿巨额赔款,来换被联军认可和承认的统治权。

  "撤军"二字从嘴里一说出来,哈德里蓝色眸子里,顿时涌出了淡淡的忧郁,甚至是一种莫名的、难以压抑的悲伤。

  他看到眼前的乌鸦,那瞪大眼睛的惊讶,然后那张美丽的脸庞又慢慢地,走向了沉静。

  乌鸦沉默了。她想到了什么。

  哈德里也一时,没有再说话。

  他舍不得她。但是,他就要在这里,占着她一辈子吗?

  她是这样地好,这样聪明温柔,善良、勤劳,还有管家之才。

  可若不是因为遇上了他,她也可能有爱她的夫君、健康的稚儿。她是这样健康有活力,她生的孩子,一定和她一样地漂亮灵动,又活泼可爱。

  她的孩子……哈德里的眸子暗了暗。

  如今,这个纯洁无辜的姑娘,被他占了清白。

  "清白"和贞节,在庆国是女子的立足之本,对她而言是多么重要。

  是他,夺走了她成为一家之主的可能。

  乌雅……是我,对不起……

  他给不了她任何名分,不可能留在庆国、许她一生。

  更不能带她去德国。

  乌雅,你想要什么,我都尽量给你。只是,我给不了你、完整的我自己。

  ……

  *

  不知过了多久,乌鸦先打破了沉默。

  “你刚才说,我可以去做一件什么事?”

  哈德里这才从刚才,内心压抑的那种晦暗情绪里,走出来。

  说起这件事,就得提到那位克林德夫人索菲。

  庆国十二月的冬至,是个举国要过的大节。巧了,几日后,联军各国里除了日本,都要过一个大节日。圣诞节。

  而德国大使馆将举办圣诞宴会,哈德里本来就有意想带乌鸦去,长长见识。他世界里的一切,都想与这个姑娘分享。

  而今日,他去使馆面见了公使穆默,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这个聚会乌鸦一定要去,因为与克林德夫人有关。

  张秀被处决后,公使穆默和统帅都已收到事件汇报。做为占领区最高事务执行官,缉拿案犯、维护治安,这本就是哈德里的职责,他也有很高的独立裁决权。

  别的信息,比如是不是为庆国之民除了害,有没有让樊国梁不高兴,让没让法国人不爽,穆默都不关心,但传闻里的李府那位姑娘,他还是很关心的。

  听说案情起因,是李府那姑娘的两个丫鬟,被张秀绑了卖去妓院。所以这位哈长官,才冲冠一怒为红颜。本来判的是绞刑,却在刑场上亲自动了枪。

  穆默挺恶趣味的,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