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在一战期间首次大规模使用金属“狗牌”Hunderken,确认身份。
艾徳勒克家没有收到任何霍斯的遗物。战友从他残缺的尸体上,摘下金属铭牌随葬。
两日后,哈德里将军部抚恤信给了赵杏。
赵杏看着那信,身子发着抖。
这是通知。她这一生、唯一的爱人。确认已亡。
她想起了乌鸦姐姐说的。
“那样的郎君,天堂里会有的。
我们尘世的生命,是如此短暂;在主的天国里,能得永生。”
“我们以后,都会在主的天堂相逢的。”
原来,霍斯这样的郎君,真的是在天国啊!
在天国啊!!
“哈德里先生,……”赵杏身子抖得像筛糠,根本就站不住,颤抖着嘴唇道。
“这两天,我……不能……工作了。”她的眼睛肿得像桃子一样,已经什么字都看不清。
哈德里挤掉眼中的悲戚,压抑着心尖上的酸楚泪意,认真又温柔地看着她。
“杏。以后,没有外人的时候,叫我哥哥。”
“你是霍斯唯一的妻子。我是他的哥哥,也就是、你的哥哥。”
赵杏紧紧咬着嘴唇,流着泪答应了。
她去了霍斯的公寓,在那张他们温存缠绵过的床上躺着,不吃不喝地过了两天。
她将霍斯的衣服穿在身上。
她想起上战场之前的那一夜,他们彼此温柔地抚摸,他们肌肤相贴,用彼此的灵魂在亲吻着对方。
但是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傻。
为什么没有竭尽全力缠着霍斯,让他一动情、克制不住就要了她。
这样,她现在至少还有个霍斯的孩子,能陪她之后的一辈子。
但是,现在霍斯已经不在了,怎样后悔,都没有用了。
她不可能再孕育他唯一的血脉,让霍斯有在她身边,曾经鲜明地活过、热烈地爱过、温柔地拥抱过她的证明了。
她这一生,那两个儿子仁、慈,不是因为爱而诞生;而她真正深爱的男人,又没有给她一个孩子。
若是有那个孩子,她得多爱那孩子啊。
那孩子的身上,会有父亲霍斯的一切,刚毅的脸型、金色的头发、犀利深邃的眼神,睿智包容的性格,她会与那孩子相依为命。
接下来的人生,那孩子就是她的宝贝心肝,就是她的命!
上帝啊,为什么啊!到底是为什么啊!我又到底是有多愚蠢,才没有留下你的孩子……
赵杏凝视着霍斯的照片,那张被犹太老板刻意放大,悬挂起来的照片。
霍斯的五官是那样漂亮完美,目光精锐、饱含着对未来美好的热爱,又有着丰富学识、开明的胸怀与视野。
眼泪一次次迷糊着赵杏的眼睛。
“霍斯,我只有去了天国,才能再见到你吗?可你知道吗?我现在就好想跟你去天国啊!
我不想一个人留在这里了。这里没有你,我不想在这儿了。啊……啊哈……”
赵杏将自己冰凉的身子,埋在霍斯的衣物里,直到将泪水流干。
赵杏第三天都没有回哈德里家,哈德里觉得不对劲。他后知后觉地想到了,赵杏可能要为弟弟殉情。
哈德里和埃莎赶到公寓时,赵杏已经肝肠寸断、神情憔悴悲戚,她紧紧抱着霍斯照片的小相框捂在怀里,就是不想活了。
哈德里不太会口头劝人,他蓝色眼睛里蓄着眼泪。多年以前,当乌鸦那样突然离开时,他对这种失去,是如何崩溃的。
他无数次面对大海,想一头扎进大海、一动不动地沉下海底去;
想对着天空,大声呼喊她的名字,让消失的灵魂能在夜半时,与自己相会;
想向上帝祷告、祈求她能回来,能重生。
但是,都不可能。
他们,都回不来了。
他握着拳站在赵杏身边,只希望她能坚强起来,像自己一样,坚强起来,面对今后的一生。
温柔的埃莎一直陪着赵杏,安慰她、劝说她。
“杏,你还有我们呢。你这是在做什么?我们艾徳勒克一家还在呢。”
“霍斯,不希望看到你这样。”
“杏,起来……你起来好吗?”
赵杏像死了一样。她想就这样,把自己躺死。
最后发现无计可施,两个人把赵杏扶起来,硬是先架回了家。
赵杏表情一直木然,几日不吃不喝已经精疲力尽,可她就想这样,一动不动地,随霍斯而去。
埃莎让仆人做的汤羹,她一口不喝,也不能摁着她脑袋、粗暴地给她灌进去吧。
哈德里和埃莎都着急了,可是怎么办?
这时候,三岁的小马丁来到了餐厅。他这个金发碧眼的小正太,长得就非常像叔叔霍斯的小时候。
他啪嗒啪嗒地走过来,可爱稚嫩地叫着,“杏妈妈!杏妈妈!”
从小,他都是被赵杏抱在怀里带大的,给他喂牛奶,哄他睡觉。杏妈妈身上的味道,很宁静,很好闻,还很温暖。
赵杏呆滞又红肿的眼睛看着马丁,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到了马丁的稚嫩轮廓上面,有霍斯五官的一点点影子。
是十六岁时她来艾兰德城堡,初遇时看到的,那个金发少年的样子。
她突然爆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啊!……”
马丁跑到她面前,趴在赵杏的腿上,嫩嫩的小手努力地伸长,去抚上她的脸,想去擦掉她的眼泪。
“杏妈妈,不哭……不要哭……”
赵杏一伸手,紧紧地抱着小小的马丁。
她活过来了。她还有使命,她不能死。
她要替乌鸦姐姐照顾好哈德里、和他的长子;她要替霍斯,照顾好他的侄子和哥哥嫂嫂。她不能死。
她要把这些事都做完了,才能去天堂,见姐姐和霍斯。……
*
从1915年春天起,士兵死伤太多,兵员不足。政府接着征兵,各行各业的男人,都在奔赴战场。
艾徳勒克家的农场开始陆续宰猪,很快就杀掉了一半,全部制作成香肠和咸肉储存。
因为猪太能吃,已经没有那么多粮食去喂。牛也养得少了,草料不足。
在乡村,还算有地可以种蔬菜,还有果园,森林里有鹿、兔子这些,还有得吃,但是在城市里,食物开始紧张。
政府允许在面包里开始掺土豆粉,因为面粉不够了。这还不算,对面包开始定量供应,每人只能买固定份量。
后来,开始往里面掺玉米粉、豆子粉,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往里面加,为了增重。
哈德里家已经有四个孩子。仁、慈13岁,两个小子正是能吃、饭量大的时候,那吃起饭来,能让赵杏胆战心惊,担心把家里吃穷了。
而马丁和克劳夫,一个3岁、一个刚出生,都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战前,德国人吃的本地粮食蔬菜,主要靠两个来源:一个是北部的大农场,另一个是全国各地将近400万家小农户。
但一打仗,大量农民被征去当兵,农场里缺机器、少肥料、人手也不够。地里的收成越来越差,饲料不足又导致牲口掉膘,肉奶产量也跟着减少了。
产量降低,物以稀为贵。牛奶黄油比起面包来,更是昂贵。
赵杏报账单的时候,越来越不敢看那个数字,不算仆人,即使这一家三大四小的七口人,每月吃的东西都一样,那餐费也是逐月大额增加。比起去年已经是增加了四五倍。
面对陡然剧增的开支,哈德里裁撤了几位仆佣,埃莎和赵杏尽量亲力亲为照顾两个小孩。
艾徳勒克家没有收到任何霍斯的遗物。战友从他残缺的尸体上,摘下金属铭牌随葬。
两日后,哈德里将军部抚恤信给了赵杏。
赵杏看着那信,身子发着抖。
这是通知。她这一生、唯一的爱人。确认已亡。
她想起了乌鸦姐姐说的。
“那样的郎君,天堂里会有的。
我们尘世的生命,是如此短暂;在主的天国里,能得永生。”
“我们以后,都会在主的天堂相逢的。”
原来,霍斯这样的郎君,真的是在天国啊!
在天国啊!!
“哈德里先生,……”赵杏身子抖得像筛糠,根本就站不住,颤抖着嘴唇道。
“这两天,我……不能……工作了。”她的眼睛肿得像桃子一样,已经什么字都看不清。
哈德里挤掉眼中的悲戚,压抑着心尖上的酸楚泪意,认真又温柔地看着她。
“杏。以后,没有外人的时候,叫我哥哥。”
“你是霍斯唯一的妻子。我是他的哥哥,也就是、你的哥哥。”
赵杏紧紧咬着嘴唇,流着泪答应了。
她去了霍斯的公寓,在那张他们温存缠绵过的床上躺着,不吃不喝地过了两天。
她将霍斯的衣服穿在身上。
她想起上战场之前的那一夜,他们彼此温柔地抚摸,他们肌肤相贴,用彼此的灵魂在亲吻着对方。
但是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傻。
为什么没有竭尽全力缠着霍斯,让他一动情、克制不住就要了她。
这样,她现在至少还有个霍斯的孩子,能陪她之后的一辈子。
但是,现在霍斯已经不在了,怎样后悔,都没有用了。
她不可能再孕育他唯一的血脉,让霍斯有在她身边,曾经鲜明地活过、热烈地爱过、温柔地拥抱过她的证明了。
她这一生,那两个儿子仁、慈,不是因为爱而诞生;而她真正深爱的男人,又没有给她一个孩子。
若是有那个孩子,她得多爱那孩子啊。
那孩子的身上,会有父亲霍斯的一切,刚毅的脸型、金色的头发、犀利深邃的眼神,睿智包容的性格,她会与那孩子相依为命。
接下来的人生,那孩子就是她的宝贝心肝,就是她的命!
上帝啊,为什么啊!到底是为什么啊!我又到底是有多愚蠢,才没有留下你的孩子……
赵杏凝视着霍斯的照片,那张被犹太老板刻意放大,悬挂起来的照片。
霍斯的五官是那样漂亮完美,目光精锐、饱含着对未来美好的热爱,又有着丰富学识、开明的胸怀与视野。
眼泪一次次迷糊着赵杏的眼睛。
“霍斯,我只有去了天国,才能再见到你吗?可你知道吗?我现在就好想跟你去天国啊!
我不想一个人留在这里了。这里没有你,我不想在这儿了。啊……啊哈……”
赵杏将自己冰凉的身子,埋在霍斯的衣物里,直到将泪水流干。
赵杏第三天都没有回哈德里家,哈德里觉得不对劲。他后知后觉地想到了,赵杏可能要为弟弟殉情。
哈德里和埃莎赶到公寓时,赵杏已经肝肠寸断、神情憔悴悲戚,她紧紧抱着霍斯照片的小相框捂在怀里,就是不想活了。
哈德里不太会口头劝人,他蓝色眼睛里蓄着眼泪。多年以前,当乌鸦那样突然离开时,他对这种失去,是如何崩溃的。
他无数次面对大海,想一头扎进大海、一动不动地沉下海底去;
想对着天空,大声呼喊她的名字,让消失的灵魂能在夜半时,与自己相会;
想向上帝祷告、祈求她能回来,能重生。
但是,都不可能。
他们,都回不来了。
他握着拳站在赵杏身边,只希望她能坚强起来,像自己一样,坚强起来,面对今后的一生。
温柔的埃莎一直陪着赵杏,安慰她、劝说她。
“杏,你还有我们呢。你这是在做什么?我们艾徳勒克一家还在呢。”
“霍斯,不希望看到你这样。”
“杏,起来……你起来好吗?”
赵杏像死了一样。她想就这样,把自己躺死。
最后发现无计可施,两个人把赵杏扶起来,硬是先架回了家。
赵杏表情一直木然,几日不吃不喝已经精疲力尽,可她就想这样,一动不动地,随霍斯而去。
埃莎让仆人做的汤羹,她一口不喝,也不能摁着她脑袋、粗暴地给她灌进去吧。
哈德里和埃莎都着急了,可是怎么办?
这时候,三岁的小马丁来到了餐厅。他这个金发碧眼的小正太,长得就非常像叔叔霍斯的小时候。
他啪嗒啪嗒地走过来,可爱稚嫩地叫着,“杏妈妈!杏妈妈!”
从小,他都是被赵杏抱在怀里带大的,给他喂牛奶,哄他睡觉。杏妈妈身上的味道,很宁静,很好闻,还很温暖。
赵杏呆滞又红肿的眼睛看着马丁,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到了马丁的稚嫩轮廓上面,有霍斯五官的一点点影子。
是十六岁时她来艾兰德城堡,初遇时看到的,那个金发少年的样子。
她突然爆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啊!……”
马丁跑到她面前,趴在赵杏的腿上,嫩嫩的小手努力地伸长,去抚上她的脸,想去擦掉她的眼泪。
“杏妈妈,不哭……不要哭……”
赵杏一伸手,紧紧地抱着小小的马丁。
她活过来了。她还有使命,她不能死。
她要替乌鸦姐姐照顾好哈德里、和他的长子;她要替霍斯,照顾好他的侄子和哥哥嫂嫂。她不能死。
她要把这些事都做完了,才能去天堂,见姐姐和霍斯。……
*
从1915年春天起,士兵死伤太多,兵员不足。政府接着征兵,各行各业的男人,都在奔赴战场。
艾徳勒克家的农场开始陆续宰猪,很快就杀掉了一半,全部制作成香肠和咸肉储存。
因为猪太能吃,已经没有那么多粮食去喂。牛也养得少了,草料不足。
在乡村,还算有地可以种蔬菜,还有果园,森林里有鹿、兔子这些,还有得吃,但是在城市里,食物开始紧张。
政府允许在面包里开始掺土豆粉,因为面粉不够了。这还不算,对面包开始定量供应,每人只能买固定份量。
后来,开始往里面掺玉米粉、豆子粉,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往里面加,为了增重。
哈德里家已经有四个孩子。仁、慈13岁,两个小子正是能吃、饭量大的时候,那吃起饭来,能让赵杏胆战心惊,担心把家里吃穷了。
而马丁和克劳夫,一个3岁、一个刚出生,都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战前,德国人吃的本地粮食蔬菜,主要靠两个来源:一个是北部的大农场,另一个是全国各地将近400万家小农户。
但一打仗,大量农民被征去当兵,农场里缺机器、少肥料、人手也不够。地里的收成越来越差,饲料不足又导致牲口掉膘,肉奶产量也跟着减少了。
产量降低,物以稀为贵。牛奶黄油比起面包来,更是昂贵。
赵杏报账单的时候,越来越不敢看那个数字,不算仆人,即使这一家三大四小的七口人,每月吃的东西都一样,那餐费也是逐月大额增加。比起去年已经是增加了四五倍。
面对陡然剧增的开支,哈德里裁撤了几位仆佣,埃莎和赵杏尽量亲力亲为照顾两个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