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火速营救-《天堂来的风》

  埃莎从来都不嫉恨、不抱怨。她完整的爱、完整的家,都是那个庆国女子放弃的生命。

  赵杏和莱娜经常带着小婴儿德西,来临时公寓里看望安慰埃莎。

  看着德西这个长孙,埃莎从拥抱抚摸他的亲情温暖里,慢慢去化解着,失去罗切尔的伤痛。

  德西抱着埃莎,抚摸着她柔软的卷发,奶声奶气地叫着。

  “奶奶。奶奶。”

  “德西……”

  埃莎亲吻着这个金发碧眼、活泼可爱的小宝,想念着再也不能相见的幼子罗切尔。

  “德西……宝贝,你要好好长大……”

  盟军对慕尼黑的轰炸,频繁到是毁灭性的,他们恨透了这座N·C发源地的城市。

  直至苏军攻占柏林,炸了七十多次。当空袭警报响起,哈德里他们这样的平民,只能一次次躲在地下。

  罗切尔比霍斯好一些的是,留下了一个孩子坎贝。那个孩子就养在埃莎这里。

  因为罗切尔的妻子成了遗孀,丧夫的她痛恨敌军,听信了疯狂煽动,愤慨地去参加了、D 卫军的女兵预备队。战争本来与女人无关,但她出于激愤,去做了战士。

  这样的悲剧,在哈德里这个父亲这里,是无能为力的。

  他只能寄希望于,做尼莱斯部下的次子克劳夫,能跟随尼莱斯,在陆军活下来。

  1944年的半年时间,150万德军阵亡,比一战人数还要惨烈。接下来的趋势,德军更是凉凉了。

  国防军的将领,已经有不想继续作战的了。但当然不行,元首不同意!

  这时候,D 卫军还在集中营里依然蹦哒得欢,各营里继续搞屠杀,执行人种灭绝计划。

  哈德里已经体会到,二十多年前的一战,父亲詹尼尔当时的心情。

  长子在身边,一子已阵亡,还有一个儿子在战场。

  这个家族身为战争蝼蚁和亡魂的传统宿命,依然在延续。

  战场上的生死之事,连他儿子的生死,他都管不着。

  可现在,是盖世太保在慕尼黑这座、他的商业地盘上抓了赵杏。

  他必须要把人救回来。

  *

  离慕尼黑最近的达豪集中营,在城市西北十几公里处。

  这是N·C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焚尸炉和毒气室完备。大部分关押的是犹太人。

  哈德里立即联系了盖世太保里的熟人,得知赵杏就被送到那里。这个地方哈德里可是去过的。

  前线战事吃紧,元首要绝对的生产进度。军工厂里、服装厂、设备厂里都要工人,基本上24小时开工。

  这样的劳动强度,机器能干活,人可不行。

  日耳曼血统纯正的工人,都被送上了战场。

  D 卫军直接把集中营里关押的犹太人,那些被折磨过、但身体还算强壮的男人抓出来,派给他们这些企业主。

  选中的人,就应该在工厂里没日没夜地干,做奴工。

  D 卫军有时也会去工厂视察、监督。但只要他们不在,马丁等管理人员就会让奴工们休息、歇口气。

  仁·慈这样的生产班长,会偷偷准备面包奶酪等有营养的食物,平常用帐篷布伪装覆盖,趁监督者不注意,表情若无其事地、塞到饥肠辘辘的奴工手里。

  即使如此,一旦工人生病、或者过于劳累,跟不上机器的生产进度,又会被挑选、拉出来送回集中营。在那里直接被处死,工厂可以再去挑人。

  哈德里父子为了救这些奴工,跟D 卫军打交道,已经用尽了手段。

  他们改生产线进度、改工作流程、意外发生机械故障检修、临时增加或者减少班次,其实就是为了让一些集中营派来的奴工,能留下来、活下来。

  这些人命本来就如草芥。

  而60岁的赵杏,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进去了集中营,是直接被赶进毒气室、焚尸炉的命。

  这座集中营,哈德里父子之前来过。里面恐怖的刑室、刑具,比起庆国衙门里的来,那残忍程度又升级多少倍。

  哈德里想到赵杏已经面临的处境,就一秒钟都不能耽搁,和马丁匆匆开车赶来了。

  短短的车程里,他脑子在飞快地思索着,要如何解决这件事。

  可是,当哈德里父子见到如今的集中营,现任主要管理人员,是舒克·塔布尼时,立即知道为什么赵杏被送来这里了。

  哈德里心中也顿时紧张,落在舒克手里,很不妙。

  这要付出的代价,比他之前设想的,要多的多!

  *

  舒克·塔布尼,已经杀了无数犹太人。

  这种捏死蚂蚁般的感觉,让他重新拥有了在纳米比亚、屠杀土着人的那种陶醉感。

  不,比那还艺术。

  像一场音乐会的指挥一般,他动动手指,说出指令,被固定在各种恐怖刑具上的人,就会发出无休止的惨叫和哀嚎。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