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我认识他-《天堂来的风》

  不过看起来司里的心情,急切到了极点。当下,她只好找这位网友,再问个清楚。

  OICQ上那个叫笑面虎的人,果真是笑面虎。

  一见到阿碧找他,马上就是一副有利可图的油滑嘴脸。

  “毛虫。”阿碧的网名被他打了出来。“我知道你到处在找这个人,为什么?”

  阿碧:“原因你不用问,是我的事。希望你帮帮我。”

  “我为什么要帮你?”

  对方的语气有些玩世不恭。

  “现在都是信息社会了。想获得任何信息,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阿碧虽然反感他的腔调,但这要求也合情合理,赶紧道。

  “你可以收费。是你告诉我这个消息的,如果的确是他,我算信息费给你。”

  “多少合适?1000? 2000? 你说。”

  那边沉默着没有回应。一会儿新消息来了。

  “别谈钱嘛。”

  对方立马又换了张嘴脸,好像很清高。“我要别的报酬。”

  别的报酬?阿碧吓一跳,“你想要什么?”

  “你是女孩子吧?”

  “是”。

  “我告诉你他的地址,不过你要先跟我见一面。”

  “好吧。”阿碧不假思索。

  “好吧?!!”

  对方的感叹号表示极度惊讶,“回答得这么容易!”

  阿碧不明白他在指什么。直到对方发送的、下面的字句出现,这才生出一丝恐惧。

  “明天是周五,午夜十二点。在东文门等我。”

  她虽然和笑面虎认识快一年了。这个思想和行为上有些"变态"的网友,经常会有些奇怪的想法和念头。

  但那是在网络上。阿碧可以接受。

  可现在,她要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时间地点环境中,和一个陌生网友见面,受制于人,太冒险了。

  *

  她叹了口气,想起司里最近又给她汇来的侦探活动费。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这世上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

  “怎么,怕了?”对方在挑衅。

  不就是东文门嘛!阿碧心里盘算了一番。

  晚上十二点怎么了?她为什么不敢去!这里是都城,治安最好了。

  实在有危险,马上打车走人,她就不信自己没有办法应付。

  “谁怕谁呀!”阿碧语气强硬,“明晚十二点见!”

  阿碧其实打心眼里有些怕的。一些小混混、小青年,绰号叫“老油子”,什么坏事都敢做,尤其是欺负外地人最拿手。

  阿碧在街头,偶尔会听到某些诸如此类:“打你丫挺”,“你丫死磕 !”之类的话。

  有上手打架的,还侮辱性地扇人耳光。她见到,会不由自主地皱眉。她是个外地姑娘,这种事只能躲着。

  这个笑面虎要是和这帮人一样,那她没别的辙,只有闪了。

  不过,如果他真有司马德的消息呢?这是好不容易才有的线索啊。

  上帝啊。把这件事赶紧搞定吧!

  *

  周五的车流攒动。许多在郊区买了豪宅的白领,都开着贷款买来的小车,经过各大交通要道去度周末。

  阿碧想起今天那个有些吓人的约定,就开始不安。从公司到家的七站路,因为塞车竟然走了一个多小时。

  十一点,阿碧决定提前去打探地形,做到先熟悉情况嘛。

  夜晚,人总是很少的。到十点左右,临近街道的商铺就开始打烊。

  阿碧走在人迹罕至的一条条小胡同里,开始不停地冒冷汗。气氛好险,还黑。

  这要出了事,可怎么逃!

  眼看就要12点了,笑面虎说好手机联系,可阿碧拿着手机都快攥出汗来了,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大街上别说行人,就连出租车都非常稀少。眼看12点过了,但是笑面虎还是没有出现。

  等到12点零10分,阿碧暴怒。

  她叫了好不容易才经过的一辆TAXI,兴冲冲地往家里赶。

  在进门之前,她又走进平常总去的通宵网吧。

  笑面虎竟然在网上,一见到她上QQ,就凑过来。

  “毛虫,晚上好!”

  “你无聊!!!!!”阿碧气极了。

  “你真去了?!”对方好像很惊讶。

  “大混蛋!“阿碧毫不客气。

  “算了算了!”笑面虎有点后悔。“我只是吓吓你,看你有没有胆量。”

  “好了,既然这样,我就把地址告诉你。”

  “对了,你要找他,什么事?”

  阿碧有点因祸得福的感觉,但一朝被蛇咬,还是保持警惕。

  “你会那么好心?!这回,就不是骗我了?”

  对方沉默了一会。接下来打了两行字。

  “我不会骗你的。”

  “你要找的人。……我认识。”

  ** * *

  1971年夏。

  德西到达湖武市洪山村附近的乡村教堂。

  这片曾经对他有魔法般吸引力的国家,曾在他祖父哈德里印象里残破和愚昧不堪之地,现在就在他的眼前。

  在这里,他不会透露自己的家族背景。

  他不会告诉任何人,自己的真实身份。

  神学院毕业生、牧师的身份,是他最好的隐身衣。

  比如,他的家族上两代人,是法西斯党员。就是目前正在西德,被批判的罪恶余孽。

  更不会说自己祖父,1900年,率兵侵略过这里那座京城。

  他的爷爷,伤害过这里的人民;他的国家,蹂躏过这片土地。

  他,是来赎罪的。是来服务的。

  是为这里的人民劳动,以天主之爱指引,来奉献的。奉献自己的一切。

  他仅有一个身份。西德天主教牧师。

  作为民间宗教交流人士,他获得了入境签证。

  这会儿是外交政策调整关键时期。根据外国人身份和来的目的,签证分为四类:

  D字签证:入境定居人员

  ?Z:任职/就业人员及家属

  ?X:留学/进修超6个月人员

  ?F:发给短期访问/商务人员≤6个月

  ?L:旅游/探亲人员

  德西当然很想申请D、定居。

  但被pass了。最终他获批F签证,允许停留六个月。

  先飞到香岗,再从此地坐火车进入大陆。

  如今市面上肃清外币,无论持有者是本国居住还是侨居的外籍人。

  他带来的西德马克,向海关申报,凭申报单和携带证才能入境。

  外汇严格管制,禁止流通、还有兑换限额。入境后必须在银行换成这里的货币。

  1955年国家发行的第二套币,结束了之前金、银、铜、银票等货币百年混乱史,也结束了前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币值稳定。

  此时市面使用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币。最大面值是"拾圆"。

  1972年以前,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固定汇率,货币汇价稳定。

  1美元=4马克=2.4 HB。

  德国马克币值也很稳定,且国内通胀水平低、物价稳定,所以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是继美元之后的第二大受欢迎货币。

  德西的行李简单,就一只样式普通的小皮箱。

  尽管努力与家族割裂,他还是随身带来了5000马克。

  这是他名下可以随时取出来现金、不会惊动哈德里的个人积蓄。已经算是入境允许的很高额度。

  以目前这里的家庭月工资三四十元来计算,他相当于有了3000元,理论上可以在这里,生活十年以上。

  德西看着自己换出来的一叠钱,300张拾圆纸币。说实话,他挺有钱的。

  但是,他很聪明地知道,自己不应该在这里炫耀财富。

  这是一个崇尚艰苦奋斗和俭朴的革命之地。

  他离开银行柜台时,立即将钱包好,藏在随身的小皮箱里。随身只拿出来两张拾圆。

  箱子里只有少量个人物品,还有包糖果,是打算给孩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