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长筒袜-《天堂来的风》

  饭后德西想洗碗。平常小可会在旁边做二道冲淋的。今天她不见了。

  李婆婆上前轰他。

  “德西,辛苦了。你去休息,赶快去休息。”

  李婆婆揽过了活儿。对这个像自己家里杏奶奶一样的老婆婆,德西也听话、乖得很。

  德西走到楼上,看见那姑娘正在书桌旁。拿着几块黑布在比划着,打算裁裁剪剪。

  “这是做什么?”

  “给你做一副长袜子,能拉到膝盖的。明天下田,穿上它,蚂蝗就叮不到腿上了。”

  小可说着,又下意识看了看德西的腿。

  刚才洗干净,他的裤腿早放下了。

  这袜子,不能浪费布料,也不能太紧,宽度要刚好包裹住他脚的大小,和腿的粗度。

  小可想了想。

  “你坐这儿。”

  德西坐在凳子上。看着小可蹲下,拿着布料围了他的小腿一圈。

  姑娘弯腰在自己腿边,摸来摸去一直忙活的样子。

  这种前所未有的亲密,让他回想起来。

  刚才,他生平第一次,做为男子,那种情欲萌发的起伏。

  可这个始作俑者小家伙。心灵纯粹洁净,直到现在还萌着呢。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德西低头,蓝眸温柔地盯着姑娘的侧颜,秀气的小脸。

  她明明心灵手巧。李大和却说她“干啥啥不行”。怎么会 !

  在德西眼里,这个姑娘什么都会。读书识字、会说写德语、收拾房间、做鞋、做袜子、解剖青蛙、做菜。

  样样都好。

  李大和,你再说"毕可是废柴",试试!

  德西更是感到很暖心,这姑娘这样细心、聪慧。

  她竟然……这么想着他。

  小可估量了准确尺寸,这就坐在床边缝纫。天色已暗,德西点亮了房间里的煤油灯。

  给他的这双踩水袜,取材自……比尔以前的,教会发给他的教士袍,一件旧袍子。布料算厚的。

  不止别人的,还有之前别的教士穿旧的一两件,洗干净也留在这里了。

  小可去年用其中的一件,剪裁了,絮了旧棉花,给洪宁做了件黑色的棉袄。还有些碎布,现在便缝起来,用于德西了。

  物质如此匮乏,但根本不会引起某个贵族世家公子的抱怨。

  他的世界,从现在开始,根本不需要其他,只取眼前一人,任他慢慢看、慢慢地去等。

  等到这个姑娘,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德西也不走,就这么坐着看小可安静地缝着针。蓝眸温柔地注视着姑娘的动作,不时瞄着她的小脸。

  要不是他的立体感十足又俊美的西方五官。

  这样的举动,在中式描述里,其实应该可以叫做:

  一个想入非非、对某个姑娘有垂涎三尺之意的登徒子。

  可是房间里的气氛,却又莫名地和谐、温馨、宁静。

  没有一丝,是可以被拉出来亵渎或批判的。

  不一会儿,小可抬头看他,微微一笑。

  “跟我讲讲,你家里的事儿吧。”

  “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在小可眼里,德西跟他那个“资产阶级小姐”离了婚。但从未提及他的妻子。那她也不提。

  德西人是这样好。

  他离婚,不会是他的错,一定是,……那个女的,"欺负"他。

  如今民风淳朴,附近村子里,有极个别离婚的夫妻。现在婚姻自由。离婚,也是因为两口子老打架、过不下去。

  还有,小可也听说了,下放来村里的重要干部,存在严重的思想问题,组织上也要求家属离婚、划清界限。

  既然德西不提他的"伤心事",那自己也不提。

  圣经里说: "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就是让人不要沉溺在过去,活在当下。

  德西想起了家人,心里陡然惆怅。他缓缓开口道。

  “我爸爸叫Martin,妈妈叫Lena。他们都是很好的人。”

  “当然啦。德西,你就很好。”

  小可眼中全是赞扬,“我们这里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你这么好,你的爸爸妈妈,一定都是好人!”

  德西懂龙生龙的意思。这是说他继承了父母的优点。

  他当然不会误解,自己是那个"老鼠"生的。

  好人。继承……。

  想到这个词,德西碧蓝的眸子里,隐藏了如水般的深沉。

  他生来就是继承者,但他偏偏,不想继承那些。

  明明属于他的那些。却是尸山血海凝成。

  还有爷爷哈德里。德西也不是很想提起。虽然,他也深深地爱他。

  就是因为深爱。自己的亲人的另一面暴露在他面前,他无法接受。

  小可叹了一口气。

  “有爸爸妈妈真好啊。我就没有。”

  听出了姑娘话里的伤感,德西安慰她道。

  “我爸爸,在我19岁时去世了。”

  小可轻轻放下缝纫针,一脸同情地看着他。

  仿佛有爸爸多年后又失去,比她这个从没见过爸爸的,还要可怜。

  “所以,你就去做了牧师吗?”

  德西被她的表情逗笑了。

  “不是。我,……是因为别的。”

  “那你爸爸做什么工?”

  “我爸爸是做"建筑"的。就是修建房子。”

  “那你妈妈会去帮忙吗?比如,搬砖。”

  德西笑了。“不。我妈妈只在家。照顾弟弟们。照顾家里。”

  他继续介绍着。“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女性和你们一样,与男人从事一样的劳动。”

  “在二十多年前,那场战争之后,我们西德的男人比较少,是非常少。

  很多原本是应该由男人做的工作,也由女人去做了。”

  “你们那里的女人,可真能干!”

  小可语气羡慕地说着,又想起今天李大和说自己没用,眼神有些小沮丧。

  “不像我。”

  她确实割稻谷速度不行,弯腰时间长了累。

  至于水田。她是真的怕被蚂蝗咬啊。她爱干净,平常教堂里,房间墙缝里出来只大壁虎,她都要尖叫半天,拿扫帚赶紧拍出去。

  蚂蝗软软趴趴、又肥大丑陋,实在太恶心了。她就是不敢下水田。

  “你也很能干。”

  “嗯?”毕可乌溜溜的眼珠子,就盯着这个肯夸她的人。

  德西眼里满是真诚。“你真的很能干。”

  “工作有很多种。每个人应该去选自己最擅长的。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你看,你现在在做的,就是"劳动后勤保障"。

  正因为有这些,才更促进生产进度啊。”

  毕可黑眸一亮,喜悦地看着面前的人。顿时茅塞顿开。

  德西几句话就打消了她的不安和自责。

  是啊。我是在做擅长的事啊,让德西不挨咬、干活儿更快。

  她今天就算熬大夜,也要把这双后勤袜子做好。

  明天她就踏踏实实等在田埂上,看李大和还说她。

  *

  第二天下田时,李大和瞅着德西的黑色"长筒袜"。

  这,简直是稀奇!

  庄稼人谁不是打赤脚,一辈子这么过来的,祖祖辈辈都习惯了。

  这一看就是那个废柴毕可,给做的。

  长袜贴合小腿,到膝盖处有绑绳,绑在挽起的裤腿上,掉不下来。和长裤完全联为一体。

  这样再也没有蚂蝗能爬上去了。

  其他村民也凑过来,把这"连裤袜"当稀罕物件一样看。

  但是也啧啧称赞。这也行。

  回家让媳妇看看家里有没有碎布,给缝一个。

  不过现在家家都缺布料,也没有几家能为此,特意裁一个出来。

  做内裤的碎布都不够用,还整啥用不了什么场合的长筒袜。

  况且割水稻就那么几天,为此做一双布袜,也太浪费了。

  人群里的几位老汉也纷纷感叹,教堂里的人真不会过日子,这么厚实的布料用来做这个,那个毕可挺败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