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敌人还是朋友-《天堂来的风》

  当然他穿惯了工厂里造的。手工的,无论缝线还是钢钉的位置,都不精细,相对粗糙。

  但这条件下,已经算很好了。

  他想让小可过来上脚试试。可赵宝强带了两个人,把狭窄的过道都堵了。

  小可根本挤不进来。

  赵宝强瞅着这鞋就羡慕。这是上次猎到那野猪的皮。他打猎好些年了,就从没猎到过野猪。

  前两年有人猎到过,结果被野猪拱伤了。那皮子就直接卖了,给人治伤。

  司马德倒好,两枪,打死了猪,还安然无恙白得了皮子。

  赵宝强目光拉长去看李大和。那位正美滋滋地,手里也握着两只皮鞋呢!

  他低头看看自己脚上这双绿色、布的,已经穿烂了好几个洞。

  平常干农活,水里走田里踏的,脱了放田埂。一脚泥一脚水,上来套上就走。当然破得快。

  鞋匠拿绳子把两双鞋绑好,递给德西,说了句。

  “一共八块,再给我四块。”

  “啥玩意儿?”

  赵宝强听见了,一脸惊愕。八块钱、两双鞋,还是自己出的皮子。这么贵!

  德西掏出零钱来,数了几张纸币给鞋匠。

  赵宝强看着这两双鞋,再看看门口两个暖水瓶,再看看连着李大和手里、大兜小兜的东西。

  这个外国人怎么这么有钱?

  钱是哪儿来的?

  谁给他这么多"经费"?

  他有点阴阳怪气地,上前问了。

  “你们买这么多东西,干啥呢?”

  李大和拎着自己那两双鞋,面带喜气地介绍。

  “他,司马德,结婚了!”

  “结婚?!”

  “昂!”

  赵宝强心里立马有点炸。

  你们洪山大队革委会,是疯了吗?

  让一个外国来的洋教牧师,没几个月,就娶了我们的姑娘。

  政治审查背景调查做了吗?怎么做的?

  阶级斗争的弦呢?还有没有?

  与帝国主义划清界限,还划没划?

  想到这里,赵宝强开口就道,语气阴沉又有些不忿。

  “领袖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你们分清楚了吗?”

  一听背语录,李大和理论知识那是相当强,要么是能当组长呢。

  早背得滚瓜烂熟,马上就回道。

  “但他老人家也说过,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司马德是被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势力,驱赶到我们这里来的。

  他是他们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赵宝强大概之前PK过,总是输。便索性不背了。但明显还是不服。

  “他们这个事,你跟上面汇报了吗?”

  “当然了!他俩还没结婚呢,我就跟市里汇报了!”

  李大和这个媒人,真是明察秋毫。自从割稻时发现了点小苗头,就向上面汇报了。

  再之后,又跟记者武农编剧本登报纸,德西结婚,完全是按照他的话本子,严丝合缝演绎出来的。

  一点儿都没走偏。

  当然,上面也批准了。

  革委会现任领导批示。如果司马德肯带领教堂人员持续认真劳动改造、思想合格,准予在我国安家、结婚。

  赵宝强说不过,只悻悻地看一眼德西,走了。不对劲,肯定不对劲。

  帝国主义的伪装有很多种。

  有的埋藏得还挺深。

  等着吧!只要狐狸有尾巴,就是藏不住的。总会露出来!

  德西听着刚才二位的精彩辩论。

  这些语录上的话,他当然都读过。

  看着赵宝强吃瘪走了,他这才深刻地意识到。

  语录,是他绝对应该去认真学习、领会、活学活用的。

  就算他有再多的其他道理去解释,都不如说这些。

  *

  今天赶集,来镇上的车多了两辆。他们回去时,坐上了一辆卖多余卷心菜的牛车。

  这只牛很健壮,拴上绳子拉板车。车上坐了四个人,都拉得动。

  当德西知道这只牛,是那大叔家里养的时,立马眼睛就亮了。

  这只牛是集体所有,用于耕作,不能随意宰杀的。

  这是秋收以后不用犁地了,才让它过来拉车赶个集。给牛挣点草料钱。

  德西好几个月没喝牛奶了。

  可是这儿没有奶牛。更没有牛肉。

  “牛是哪儿来的?”

  “你想养啊?”

  湖武另外一个地区,有个垦荒的建设兵团,他们的养殖场有小牛。

  德西如果想养,四五块钱就能买一只水牛或黄牛。

  这会儿快冬天了,小牛草料不够容易生病不好养。德西就想着开春了再说。

  普通牛挤不了奶。但它是畜力。比如拉板车运柴火就可以用。

  德西不想让毕可以后再跟着,去收集柴火了。

  再出现上次狼的事情,太危险了。

  牛可以上山吃野草,不用费太多饲料,喝河水。牛粪也有用,给大队当肥料或者教堂菜园里用。

  洪宁也可以去山上放牛。

  德西算了算账。比起180块钱才能买辆自行车驮东西,显然,养只牛更划算。

  两年就能长大,接下来能干十几年活儿。

  有了牛,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

  他们下午回来很早。把东西都在每处一一放好。

  二楼的几间房并排,面积都不大。德西的屋子靠最里边。

  德西走进自己房间,又去隔壁小可那间看了看。

  即使在战后,德西从小到大住的房间,都比这里大。

  和艾兰德城堡里他的卧室比,眼前这间房的面积,就只是个盥洗室的大小。

  和慕尼黑别墅、公寓的现代化比。这间房设施也很简陋,什么都没有。

  但是没关系。这只要是他和媳妇的卧室,就够了。

  温馨。温暖。像森林中小鸟的巢一样。

  一窝小鸟亲密地脑袋挨着脑袋,挤在一个窝里。从此共迎朝露、晨雾和风雨。

  当然,如果让小可搬到他屋子里,最方便。这样,中间就会有一个房间和比尔他们隔开。

  他跟媳妇就能做一些……,嗯。不能被别人看见……和听见的事情。

  比如,晚上睡一个被窝羞羞的时候。

  小可原来的那间,可以放衣柜、做书房。

  德西正在琢磨着,小可就拎着新皮鞋蹦跳着上来,麻花辫也一跳一跳的,一脸憨憨实实的喜气。

  看见这个在两间房门口沉思的男子。

  “想什么呢?”

  德西实话实说。

  “在想,怎么睡觉。”

  毕可的脸一下就红了。像两颗小苹果。

  昨夜才“洞房”、上午领的证。今天晚上,就要一起睡觉了吗?

  她还没有思想准备。

  虽然和德西日日住在一起,两人之间只隔了一道墙。她,还曾经偷偷看过他。

  虽然,昨晚上两人已经……睡过。

  但是。现在是,要真睡了。

  她拎着皮鞋悄悄地退后。想溜掉。

  没想到德西轻轻握住了她的手腕。一紧张,她手上的皮鞋都快掉了。

  德西的目光温柔又坚定。

  慢慢拉着她,到自己房间书桌跟前。

  “别走。穿上。在这儿试试。”

  给她拉开一把木椅。

  小可窘态毕露地,脱下她那双有了洞的鞋,换上皮鞋。完全合适。

  德西虽然没有摸过,但居然估的尺寸很准。堪称神奇。

  他骨子里的严谨,从这件小事可见一斑。

  鞋有洞,小可的袜子也有洞,上面补了好几个颜色不同的小补丁。但是干净。

  德西盯着她满是补丁的袜子。想着里面那双白皙脚丫,曾经踩在田埂上跳啊跳。

  他微微一挑眉。

  今天晚上,那双脚,就终于能摸摸……了。

  皮鞋舒适极了。这是一双没有破洞,以后也不容易会破洞的鞋。

  “哎呀,好舒服啊。”

  小可感叹道。她从来没有穿过这么结实又柔软的鞋,还包脚贴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