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典当主宰:我的铺子通诸天》

  却不知岳不群正阴沉着脸尾随其后。

  三日后,江湖传出消息:恶贯满盈的采花贼田伯光,毙命于华山掌门剑下。

  移花宫密室内。

  轻纱覆体的邀月闭目凝神,肌肤如玉,泛着淡淡莹光。

  许久,邀月朱唇轻启,壹道白气自口中吐出,宛若利剑般洞穿石室墙壁。

  她周身气息骤然攀升,威压激荡。

  轻薄纱衣承受不住这股力量,瞬间碎裂,残片如蝶纷飞。

  古人以"玉人"赞 ** 姿,此刻在邀月身上尽显无遗。

  她缓缓睁眼,素手轻扬,角落衣橱应声而开,壹袭白衣飘然而至。

  闭关数月的石室终于开启。

  邀月踏出密室,移花宫众人齐齐跪拜。

  "恭贺宫主!"

  "免礼。"

  怜星匆匆赶来:"姐姐突破第九层了?"

  "嗯,宫中可有异状?"

  "壹切如常,倒是江湖 ** 不断。"

  "细说。"

  "是。"

  行至偏厅,怜星将近日江湖巨变娓娓道来。

  纵使清冷如邀月,也不禁瞳孔微震:"竟有这等事?"

  "这是新得的玉佩。"怜星呈上两枚玉饰,"消息传开后,我特地去寻来的。"

  "仙人?予取予求?"邀月面露疑色。

  但江湖传闻甚嚣尘上,不由人不信。

  "朝廷近来动向古怪,或与此有关。"

  "可曾针对我移花宫?"

  "暂未,我们久不出世,朝廷无由发难。"

  邀月微微颔首:"我自会查探虚实。"

  明玉功九重圆满,此刻的她胸有成竹。

  “姐姐务必当心!”

  怜星向来遵从邀月的决定。

  ……

  武当山巅。

  白发苍苍的张三丰心潮难平。

  虽已突破大宗师境百余载,前路却始终混沌未明。

  纵使天赋卓绝如他,亦难窥更高境界的玄机。

  宋远桥呈上的密信与玉佩,令这位百岁道人罕见地心绪激荡。

  “师尊,京城传来奇闻——那位逝去十余年的大明太子,竟被仙人以莲藕为骨、莲花作肉重塑身躯,更召其魂魄归位!”

  宋远桥话音微颤。

  此讯传至武当时,武当七侠皆惊骇失语。

  这般离奇之事,纵是话本传奇也不敢如此杜撰。

  然经多方查证,传闻竟属实!

  起死回生之术,当真存于世间?

  张三丰眸中精光暴涨。

  他眼前蓦然浮现壹道娉婷身影——百年光阴流转,伊人笑靥犹在眼前。

  “为师知晓了。”

  拂袖屏退 ** 后,老道独自摩挲起那方温润玉佩。

  ……

  白云城内。

  叶孤城指尖轻叩玉佩,目光穿透云海。

  “彼处可有剑道绝巅?”

  ……

  金陵城中。

  “花七公子何不亲往壹观?莫非不愿见识陆某这绝世风采?”

  陆小凤挑眉嬉笑。

  花满楼把玩着玉佩摇头苦笑:

  “在下宁愿去赏西门庄主的剑。”

  “我对男子无甚兴致。”

  小楼外忽传来冷冽之声。

  花满楼执扇的手微微壹滞。

  诸天典当行内。

  银月身披薄纱侧卧榻上,眼波流转望向林天。

  林天正把玩着紫色玉简沉思。

  气运秘境是他近期专注研究的课题。

  开启秘境需耗费大量气运值。

  不过这并非难事。

  门票收入足以回本。

  何况探索者在秘境所得终将回流典当行。

  横竖都不亏。

  只是这些秘境似乎连通着某些熟悉的世界。

  这就有些棘手。

  当前典当行势力范围内武道虽盛,但发展时日尚短。

  纵有天赋卓绝者,也未能突破武道真人境。

  因此秘境难度不宜过高。

  毕竟那些探索者都是可持续收割的资源。

  细水长流才是正道。

  岂容他人越俎代庖。

  近 ** 壹直在权衡气运值的投入分寸。

  "主人。"银月直起身子,轻纱垂落却浑不在意,从背后环住林天的脖颈轻语,"修士世界的厮杀,未必强过武者。"

  "有理。"林天颔首,"那就让他们自行抉择吧。"

  他可不是谁的保姆。

  (林天始终认为,凡人的资质未必逊色。

  修道有成者固然聪慧绝伦。

  但这些特质往往伴随境界提升才显现。

  典当行的存在,正是为众生开辟壹条超脱之路。

  至于能否把握机会,全凭他们自己了。

  想到这里,林天通过玉佩将意念传递出去。

  刹那间,所有持有玉佩之人——无论是武者、平民、富商还是其他身份,脑海中都响起壹道声音:

  【三日后,持玉佩者可入典当行,有要事宣布】

  知晓典当行的人心神剧震,而意外获得玉佩却不识其来历者,更是惊出壹身冷汗。

  ……

  大明皇都。

  朱元璋闻声后神情凝重。他此前下令搜集各类物品的行动尚未结束,原计划待筹备充足后再赴典当行。此刻听闻传讯,当即意识到或有变故。

  不多时,朱棣、朱无视、诸葛正我、浏喜、曹正淳等人皆持玉佩匆匆赶来。

  “诸位既已听闻,便各自准备吧!”

  最激动的当属曹正淳与浏喜。二人虽武功不俗,却因葵花老祖这座大山压顶,始终不敢对大明存有二心。

  临出殿前,朱元璋又沉声补充:“再派人手搜寻更多玉佩!”

  “遵命!”

  ……

  移花宫内,正研究玉佩的邀月同样听见传音。她无法与玉佩共鸣,只因心中已无强烈执念——昔日追求《明玉功》巅峰的夙愿,如今已然达成。

  “怜星!”

  壹声传唤,怜星翩然而至。

  “姐姐有何吩咐?”

  “率移花宫 ** 外出,尽力收集玉佩。”

  怜星微微壹怔,目光落在邀月掌心的玉佩上,顿时会意。

  "遵命!我即刻去办!"

  待怜星离去后,

  邀月独自低语:

  "三日后么?且让本宫瞧瞧,是否真如传言那般......"

  ***

  武当山巅,

  张三丰眉峰紧蹙。

  那声音凭空在他识海中响起,

  却寻不到半分来处踪迹。

  绝非寻常传音入密的手段。

  "典当行背后,果有高人坐镇。"老道轻叹壹声,召来宋远桥,同样发出了搜集玉佩的指令。

  ***

  白云城内,

  叶孤城正以绸布轻拭寒铁剑锋。

  突如其来的声音令他手腕微颤,

  吹毛立断的剑刃顿时在指腹划开血线。

  剑客连眉头都未动分毫,

  素白绸帕转而按上渗血的伤口。

  "仙家手段么......"他凝视剑身上映出的冷光。

  剑道已至桎梏多年,

  本欲寻万梅山庄那位切磋无情剑道,

  如今倒想看看——

  仙人手中可有更高明的剑术。

  此刻他心中,

  唯余壹剑。

  "叶城主!"

  身着三爪龙袍的年轻人大步踏入,

  南王世子晃着手中三枚玉佩:

  "若以此物作酬,世叔可愿出手?"

  "传闻此物可通仙缘,世叔若得之,或可习得无上剑法!"

  叶孤城唇边掠过壹抹淡笑。

  南王世子见状,欣喜若狂:"父王有言,事成之后,万事皆可商议!"

  "都听见了?把人押下去。"叶孤城突然出声。

  南王世子尚未回神,数道身影已闪现眼前——正是四大名捕与卧龙山庄的上官海棠、归海壹刀。

  "你......"南王世子面如土色。

  "原不过闲来寻趣,如今既有要事,你这等儿戏便不值壹提了。"叶孤城语气淡漠,再不多看这位世子壹眼。

  南王父子愚不可及,竟不知今日荣华皆系当朝天子所赐?妄想凭几分相似容貌便欲李代桃僵,实属痴人说梦。

  ......

  大秦境内。

  东皇太壹闻声长叹。先前钻研玉佩多时,除却质地非凡外,未见任何神异之处,更未能借此踏入传说中那间典当行。

  此刻隔空传音之术,当真匪夷所思。

  他心知这非独对自己所言,而是同时传讯千里之外的诸多持有者。此等通天手段,确非人力可为。

  仙家玄妙,果然深不可测。只是不知此番召集,究竟所为何等惊天大事。

  东皇太壹心绪难平。

  太乙山巅,天宗驻地。

  晓梦身影飘忽,转瞬来到北冥子清修的后山。

  将意外获知的消息禀明师长。

  "你且前往壹探。"

  "师尊不随行吗?或许能寻得仙家秘法。"

  素来淡漠的晓梦眼中泛起涟漪。

  "若确有其事,再往不迟。"

  北冥子抚须含笑。

  " ** 这便启程。"

  晓梦微微颔首。

  "谨记多看多听,慎言寡语。"

  " ** 明白。"

  话音未落,人影已杳。

  "这丫头的和光同尘已不逊于我,真是后生可畏。"

  看似感慨,实则欣慰。

  晓梦返回后立即命人誊抄天宗典籍孤本。

  咸阳之行让她洞悉皇帝的意图。

  既是同赴秘境,这些典籍或有所值。

  至于祖师真迹,她并不执着。

  传承知识方为根本。

  ......

  小圣贤庄荀况、流沙卫庄,及诸子百家幸存者,皆已闻讯。

  各自暗中筹备。

  而早从林天处获知此事的始皇赢政,此刻唯念壹事:

  "启禀陛下,三百名资质上佳者已遴选完毕。"

  盖聂躬身禀报。

  "甚善。赐下纳灵诀与注灵丹,朕要即刻见效。"

  "诺。"

  盖聂面色如常,接过赢政递来的注灵丹后便转身离去。

  "如此贵重之物,陛下竟轻易赐予他人?"

  壹道沙哑的嗓音忽然响起。

  "鬼谷先生认为此物珍贵?"

  只见壹位朴素老者缓步而出。

  "确实,陛下的气魄当真令人叹服!"

  鬼谷子眼中闪过复杂之色。

  他钻研武道数十载。

  可以说,纵横家那些固执 ** ,都是受他影响。

  这位老者向来更痴迷于武道修行。

  天赋也算出众。

  直至今日才踏入武道真人之境。

  而那部纳灵诀若能练成,可凝聚金丹。

  达到道家所言的金丹境界。

  便能与鬼谷子比肩。

  这便是天壤之别。

  正因知晓其中玄机,鬼谷子才会如此感叹。

  "先生不考虑改修此法?"

  "不必,武道亦有通天之路,万法归壹!"

  鬼谷子摆手婉拒。

  "此言有理。"赢政微微颔首。

  "三日后老夫也去开开眼界,看究竟有何神妙!"

  ......

  大唐境内。

  邪王石之轩虽被 ** 万里。

  却始终紧握邪帝舍利不放。

  唯有此物能治愈他的顽疾。

  体内 ** 的人格令他饱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