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镜渊初现-《残香生玉》

  旧都的晨雾裹着汽车引擎声散在风里。

  顾昭坐在副驾驶座,指腹隔着衬衫布料轻轻压着怀里的地图,能摸到朱砂红点凸起的触感——那是师父用毛笔蘸着矿物颜料一笔一笔点上去的,和他记忆里师父修复古玉时的手劲一模一样。

  "到了。"楚云转动方向盘,越野车碾过一段坑洼的碎石路。

  顾昭抬头,看见山脚下立着座灰扑扑的老宅,褪色的门匾上"镜渊居"三个字被风雨蚀得只剩半道金漆。

  苏绾已经推开车门,黑色风衣下摆扫过沾露的野草,她仰头打量门楣:"二十年前镜渊观香火最盛时,这宅子是观主接待香客的别院。"

  楚云拎着装备包绕到车尾,金属搭扣"咔嗒"一声弹开:"监控摄像头、热成像仪,还有老秦给的防灵磁贴。"他瞥了眼顾昭怀里紧攥的牛皮信封,"苏姐说老宅电路老化,我昨晚让当地同行检修过,至少能撑三天。"

  顾昭跟着跨进门槛,霉味混着檀木残香扑面而来。

  正厅中央摆着张八仙桌,桌面积着薄灰,却在中间位置留着块圆形的干净痕迹——像是有人常在这里放什么东西。

  他喉结动了动,摸出袖扣大小的放大镜,凑近那圈痕迹:"是铜镜的底座印。"

  苏绾的指尖在门框内侧划过,停在一道半指深的刻痕前:"灵纹刀。"她转头时发梢扫过顾昭的肩,"和展柜里那面镜子上的镇灵咒纹路一样。"

  暮色漫进窗棂时,三人围坐在八仙桌前。

  铜镜被苏绾用白绢包着放在中间,顾昭的掌心覆在绢布上,能感觉到器物透过布料传来的震颤——像极了师父当年修复商周青铜鼎时,鼎身因共鸣产生的微振。

  "要开始了。"他深吸一口气,闭目催动点化之力。

  灵脉线在视网膜上绽开的瞬间,顾昭听见"嗡"的一声。

  镜面上原本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裂痕突然变得清晰,像活过来的银蛇游窜。

  苏绾的手按在他手背,凉得惊人:"灵压在攀升。"

  镜中泛起涟漪。

  那个穿石榴裙的女子从波纹里浮出来,鬓边的金步摇坠子晃出细碎光斑。

  她的眉眼比顾昭之前在灵脉里看到的更清晰,眼尾那颗朱砂痣红得像要滴下来:"镜渊未闭,汝等勿近。"

  顾昭下意识前倾:"前辈!我们是来找——"

  女子轻轻摇头,指尖虚点在镜面。

  顾昭突然觉得有根细针戳进太阳穴,灵脉线"啪"地断裂。

  他猛地睁眼,额角沁出冷汗,镜面上的涟漪已经消失,只剩自己苍白的倒影。

  "她在警告我们。"苏绾抽走桌上的纸巾递过去,指节抵着下巴,"但又留下线索引我们来,矛盾。"

  楚云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他调出热成像图:"老宅周围三公里内没有异常热源,但后山林子里有片区域温度比别处低三度。"他敲了敲键盘,"和镜渊观遗址位置重合。"

  次日清晨,三人踩着露水往山林里走。

  顾昭的布鞋沾了草汁,却浑然不觉——他的注意力全在脚下。

  每走十步,他就蹲下身,指尖轻轻划过地面:"灵脉在这里分叉了。"他扯断一丛野蔷薇,露出下面被掩盖的青石板,"师父笔记里说过,唐代道观常用'隐脉阵',用活物根系掩饰灵脉走向。"

  苏绾摸出手机拍照:"石板缝隙里有金箔粉。"她用镊子夹起一点,对着阳光照,"是金漆混着朱砂,镇灵阵的材料。"

  顾昭的掌心贴上石板。

  热流从指尖窜进血脉。

  他听见地底下传来类似于古玉修复时的"嘤嘤"声,像器物在低吟。"往下。"他抬头时眼睛发亮,"有通道。"

  三人用楚云带来的折叠铲撬起石板,下面果然露出段向下的石阶。

  顾昭打亮手电,光束扫过潮湿的石壁——上面刻满他熟悉的修复纹样,云雷纹、卷草纹,还有几处明显是修复后补刻的缠枝莲。"师父来过。"他摸过其中一朵莲花的花瓣,"这刀工,是他惯用的'游丝刻'。"

  密室出现在石阶尽头时,顾昭的呼吸陡然一滞。

  四壁嵌着夜明珠,虽然蒙了层灰,仍透出幽绿的光。

  正中央是个半人高的台座,原本应该摆铜镜的位置空着,台座边缘裂成蛛网状,碎块散落在地。

  顾昭蹲下身,捡起块带纹路的残片——是唐代流行的海兽葡萄纹,和展柜里那面镜子的背面花纹一模一样。

  "点化。"苏绾轻声说。

  顾昭把残片按在眉心。

  灵脉线如潮水般涌来。这次不是碎片,是连贯的画面:

  红烛高烧的密室里,那个穿石榴裙的女子跪坐在台座前。

  她的手指沾着朱砂,在石壁上一笔一画刻字:"双玉归衡"。

  墨迹未干,她突然抬头,眼神穿透千年的时光,直勾勾看向顾昭:"唯有归衡,方可封印归墟。"

  "咳——"顾昭猛地呛咳,残片"当啷"掉在地上。

  他额角的汗滴进衣领,后背的衬衫全湿了:"她在说......双玉?

  归衡?"

  "小心!"

  苏绾的惊呼混着瓦片碎裂声炸响。

  顾昭本能地侧身,一道寒光擦着他耳际钉进石壁——是把淬了蓝漆的匕首。

  影蛇从梁上跃下,黑色劲装沾着草屑,嘴角挂着冷笑:"你们倒是快一步。"

  苏绾的右手已经摸向腰间,绣着缠枝牡丹的帕子"刷"地展开,帕角的银铃发出清响。

  灵封绣帕——顾昭记得苏绾说过,这是苏家用了三代的镇灵法器。

  帕子缠住影蛇手腕的瞬间,影蛇闷哼一声,匕首当啷落地。

  楚云的手机贴在耳边:"旧都警队五分钟到,定位已发。"他抄起墙角的断木,挡在顾昭身前。

  影蛇的另一只手突然掐住自己脖颈,青筋暴起:"归墟......我不能......"他的瞳孔骤然收缩,猛地甩脱绣帕,撞破窗户冲了出去。

  风灌进密室,吹得夜明珠摇晃,顾昭看见影蛇消失的方向,有片衣角飘起来——是靛蓝色的,和师父失踪前常穿的那件旧布衫颜色一模一样。

  "追?"楚云作势要冲。

  苏绾拉住他:"先保护现场。"她弯腰捡起影蛇的匕首,刀柄刻着只衔尾蛇——黑曜会的标志,"他们急了。"

  顾昭蹲下身,捡起那片残片。

  刚才的影像里,女子刻下的"双玉归衡"还在他脑海里打转。

  归衡......他想起玉衡轩的招牌,"玉衡"是北斗第五星,师父说取"持衡以正"之意。

  难道......

  回老宅的路上,三人谁都没说话。

  顾昭望着车窗外倒退的山林,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们——就像昨晚镜中女子的眼神。

  深夜,顾昭再次坐在八仙桌前。

  铜镜被他擦得锃亮,映着台灯的光。

  他指尖按在镜面,灵力缓缓注入。

  涟漪再起。

  这次女子没有立刻说话。

  她的手抚过镜面,像在触摸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归墟之门,已被开启。"她的声音比昨晚更清晰,带着点沙沙的回响,"你要找的人,就在镜渊尽头。"

  顾昭的呼吸停滞。

  他想起师父失踪前最后一次给他煮的酒酿圆子,想起师父手把手教他握刻刀时说的"心稳手才稳",想起信封上那行墨迹未干的字。

  镜渊尽头。

  他摸出怀里的地图,朱砂红点在台灯下泛着暖光。

  窗外的风突然大了,吹得地图边角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催促: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