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灵封净化·真相再现-《残香生玉》

  深夜修复室的聚光灯在青瓷瓶上投下冷白光晕,顾昭额角的冷汗顺着下颌滴进领口,青紫色的痕迹已爬上锁骨。

  黑气裹着腐腥钻进他的经脉,每一寸血肉都像被细针扎着,可他咬得后槽牙发疼——这团污符是韩九找黑市术士下的,专为污染器魂,若不彻底净化,明天评选时青瓷瓶会被当成"邪术产物"。

  "昭哥!"苏绾撞开门的瞬间,发尾还沾着夜露。

  她腰间的守灵人玉牌泛起微光,指尖快速结印,灵力如暖泉般注入顾昭后背。

  柳如烟紧跟着冲进来,怀里抱着个铜制镇灵炉,炉中沉水香腾起的白烟立刻裹住黑气,赵铁山抄起扳手就要砸向瓶口,被苏绾一声低喝止住:"别碰!

  会震碎器魂!"

  顾昭能感觉到苏绾的灵力在帮他梳理脉络,疼痛稍微松缓些。

  他咬着牙将点化之力凝成细网,顺着黑气钻进的路径反推回去。

  那团污符突然剧烈扭动,像条被踩住尾巴的蛇,腐臭更浓了几分。"给我出来!"他低吼一声,右手掌心渗出鲜血,灵力裹着血珠渗入瓶身——这是师父教过的"以血引灵",用修复者的生气唤醒器魂的抗争。

  青瓷瓶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

  原本挣扎的黑气猛地一顿,接着像被无形的手扯着,从瓶口缓缓飘出。

  顾昭额角青筋暴起,双手紧扣瓶身,污符在半空中扭曲成张鬼脸,发出刺耳的尖啸。

  柳如烟的镇灵炉突然爆出明火,白烟化作锁链缠上鬼脸,赵铁山红着眼眶吼:"老东西敢伤昭哥!"抄起扳手就要砸,被苏绾拽住手腕:"看昭哥!"

  顾昭的瞳孔里映着逐渐淡去的黑气,直到那团污符"噗"地化作灰烬,飘散在空气中。

  他踉跄着后退半步,苏绾立刻扶住他,触到他后背湿透的衬衫时,指尖微颤。

  青瓷瓶表面浮起柔和的乳白光晕,像被晨雾笼罩的山峦,瓶身原本几道细微的冰裂纹里,竟渗出淡青色的光,像春水漫过溪石。

  "成功了?"柳如烟凑近看,镇灵炉的香灰簌簌落在地上。

  赵铁山把扳手往桌上一扔,蹲下来盯着瓶子直搓手:"奶奶的,刚才那股子邪乎劲,可比我修铜爵时的锈斑难对付多了。"

  顾昭没说话。

  他盯着青瓷瓶,突然浑身一震——瓶身的光晕里,有细碎的光点在聚集。

  那光点越来越亮,逐渐勾勒出人的轮廓:粗布短打,腰间系着靛蓝围裙,右腕处缠着褪色的布条,露出下面狰狞的疤痕。

  "赵大山?"苏绾轻声道。

  她见过顾昭整理的修复笔记,南宋画工赵大山为护瓷窑断臂的事,在笔记里记了整整三页。

  光点凝聚成实体的瞬间,顾昭听见了说话声。

  不是用耳朵,是直接撞进他脑海里的,带着浓重的临安口音:"小友,可是你帮我洗净了污?"

  灵体转头时,顾昭看见他右腕空荡荡的——那是笔记里没写的细节。

  赵大山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顾昭脸上,嘴角扬起朴实的笑:"当年我抱着这瓶子从临安逃到泉州,兵荒马乱的,好几次差点被抢。

  有人拿刀架我脖子上,说要把瓶子砸了换钱,我就把这胳膊伸过去——"他抬起左手指了指空荡荡的右腕,"我说,要砸先砍我这条胳膊。

  后来他们砍了,可瓶子到底没碎。"

  柳如烟的眼眶红了,伸手想碰又不敢,指尖在灵体前半寸停住。

  赵铁山揉了揉鼻子,抓起桌上的扳手又放下,闷声说:"好汉子。"

  苏绾的玉牌突然发烫,她低头看了眼,又抬头看向顾昭。

  顾昭明白她的意思——灵体显现需要极强的器灵之力,这说明青瓷瓶的灵性等级至少到了活灵阶。

  他伸手轻轻碰了碰瓶身,光晕里的赵大山冲他点头:"小友,明日评选时,我替你说句话吧。"

  次日的评选大会设在藏渊市博物馆的珍宝厅。

  水晶吊灯把大厅照得亮如白昼,台下坐满了古董商、学者和媒体记者。

  韩九穿着深灰唐装坐在第一排,看见顾昭进来时,嘴角扯出抹冷笑。

  "接下来是韩九先生带来的元代釉里红梅瓶。"主持人话音刚落,掌声就像炸雷般响起。

  韩九笑眯眯地抚过梅瓶上的红釉:"真正的国宝,得经得起时间考验。"他扫了眼顾昭的方向,"至于某些人搞的'活文物',不过是把邪术披层修复的皮——"

  顾昭攥着青瓷瓶的手紧了紧。

  苏绾坐在评委席最边上,朝他微微点头。

  柳如烟在台下举着手机,镜头对准他;赵铁山站在最后排,冲他比了个"稳"的手势。

  "下面有请顾昭先生展示他的修复作品。"

  顾昭走上台时,能听见自己心跳声。

  他把青瓷瓶放在展台上,指尖轻轻拂过瓶身。

  点化之力如呼吸般涌出,瓶身的光晕立刻扩散,照亮了半面墙壁。

  赵大山的灵体从光晕里走出来,站在顾昭身旁。

  台下传来抽气声——灵体的粗布短打上还沾着泥点,右腕的断口处甚至能看见淡金色的灵力流动。

  "南宋德佑元年,元军破临安。"赵大山的声音像古寺里的钟声,"我是官窑画工赵大山,跟着七十二窑的师傅们烧了最后一窑青釉。

  敌军要抢窑,我护着这最后一件完整器,被砍了右臂。

  后来带着它逃到泉州,又躲进武夷山,直到临死前把它埋在茶树下......"

  灵体转身看向台下,目光扫过韩九时,老人的脸瞬间煞白。"瓷器不死,文明不灭。"赵大山的声音突然拔高,"我守了它四百年,现在交给这位小友——他比我更懂,怎么让老物件活过来。"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得能听见水晶吊灯的轻微摇晃声。

  韩九的手指在膝盖上抠出红印,李敬之的茶杯"当啷"掉在地上,陈教授扶着眼镜的手在抖,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

  "瓷器不死,文明不灭......"不知谁小声重复了一句,接着是第二句,第三句。

  掌声像潮水般涌来,苏绾在评委席上笑着鼓掌,手掌都拍红了;柳如烟举着手机的手在抖,镜头里全是模糊的光斑;赵铁山扯着嗓子吼"好!",声线都破了。

  顾昭盯着台下,看见陈教授缓缓起身。

  老教授的背挺得笔直,从前总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他摘下眼镜擦了擦,又重新戴上,目光牢牢锁在青瓷瓶上。

  "陈教授?"主持人小声提醒。

  陈教授没说话,他扶着椅背一步步走向评分席。

  金漆木桌上,六支刻着"优良中"的评分笔静静躺着。

  他的手指在"优"笔上顿了顿,又抬起头看向顾昭——年轻人正低头擦拭青瓷瓶,瓶身上的光晕映得他眼底发亮。

  台下的喧哗声突然小了。

  所有人都看着陈教授的手,看着那支决定胜负的笔,在半空中悬而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