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衡塔的震动突然变缓,顾昭抵在青铜门上的掌心传来灼热的麻痒。
他垂眸看向手腕——灵契印记不知何时爬满了皮肤,像是被金漆描摹的脉络,正随着塔体下沉的节奏微微发烫。
"塔要闭了。"他转身时,衣摆扫过地上剥落的古篆残片,"但我们还没真正了解它。"
塔外的苏绾正蹲在罗盘碎片前。
月光落在她仰起的脸上,睫毛上还沾着未干的泪渍。
听见顾昭的话,她猛地站起身,颈间玉牌撞在锁骨上发出轻响——那热度比刚才更甚,几乎要灼穿皮肤。
她反手按住玉牌,另一只手已从随身包中抽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
《苏氏家录》的封皮被她捏得发皱,指尖快速翻动书页时带起细碎的纸响:"三誓非止于封印,更在于唤醒......"她突然顿住,指腹重重压在某页边角,"这里有行小字,我祖父用密文写的——天衡为器,守灵为承。"
顾昭的呼吸顿了顿。
他望着苏绾眼底跳动的光,灵识顺着塔壁纹路缓缓蔓延。
指尖刚触到新浮现的铭文,整座塔突然暗了下来。
石壁上的光影开始扭曲,像被风吹皱的水面。
顾昭瞳孔微缩——那团模糊的影子里,分明是师父的轮廓。
青年模样的师父穿着月白直裰,袖角沾着未干的朱砂,正仰头望着塔顶:"执念分两种,一种困人,一种渡人。"他转身时,腰间玉坠闪过清光,"唯有通晓执念之人,方可承继守灵之道。"
"师父......"顾昭脱口而出,话音却撞在突然熄灭的光影上。
塔内陷入黑暗,唯有苏绾打火机的光映出她发白的脸。
"他刚才说什么?"她的声音发颤,打火机的火苗被穿堂风卷得摇晃,在顾昭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
"执念。"顾昭摸着刚才触到铭文的位置,掌心还残留着那种温温的、像有人轻轻抚过的触感,"他在说守灵之道的关键。"
木杖点地的声音从塔门方向传来。
哑僧不知何时走了进来,灰布僧袍扫过满地碎片,腕间佛珠泛着温润的光。
他的目光扫过顾昭腕间的灵契,又落在苏绾手中的家录上,最后停在顾昭怀里的魂匣上。
"不是所有真相都该被揭开。"他的声音像旧木柜里的棉絮,沙哑却沉得很,木杖尖轻轻点了点塔心的凹槽,"但有些事,你必须知道。"
顾昭低头看向怀里的魂匣。
这是师父失踪前塞给他的最后一件东西,深褐色的匣身刻满他从未看懂的纹路。
此刻那些纹路正在发烫,像是被某种力量唤醒了。
他犹豫片刻,将魂匣轻轻按进凹槽——
"咔"的一声轻响,塔顶的铭文突然泛起幽蓝光芒。
那光顺着塔壁的纹路流淌下来,在顾昭脚边聚成一道光河。
"守契者已现,千年之约重启。"
声音从地底传来,像是无数人同时开口,又像是古钟振动的余韵。
顾昭后退半步,后背抵在冰凉的石壁上。
他能清晰感觉到灵契印记在皮肤下跳动,每跳一次,就有一段陌生的记忆涌入脑海:青铜鼎里沸腾的血,玉镯碎裂时溅起的泪,还有无数个深夜里,不同的守灵人跪在塔前发誓的脸。
"这是......"苏绾的打火机"啪嗒"掉在地上,她盯着顾昭腕间的金纹,"你的灵契在共鸣?"
顾昭没说话。
他望着魂匣完全嵌入凹槽后,塔心浮现的新图案——那是朵六瓣莲花,每片花瓣上都刻着不同的古物:玉、瓷、铜、陶、木、石。
莲花中心,一行小字正在缓缓浮现:守灵者,守万器之灵。
"原来......"他喉结滚动,"师父说的'做该做的选择',是这个意思。"
塔外突然传来闷响。
顾昭转头望去,透过半开的塔门,看见原本矗立在空地上的天衡塔正在缓缓下沉。
石砖与泥土摩擦的声音像巨兽的低吼,惊起几群夜鸟,扑棱棱的翅膀声里,他听见苏绾倒抽冷气的声音。
"快看塔基!"她抓住顾昭的胳膊,指尖几乎掐进他肉里。
顾昭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
在塔体下沉的地方,一道金线正从地底钻出来,像活物般沿着地面蜿蜒。
金线经过的地方,野草簌簌倒伏,碎石自动让开道路。
它越爬越快,最终穿过塔前的空地,消失在北方的夜色里。
"那是......"顾昭刚要迈步,塔门突然"轰"地闭合。
黑暗瞬间笼罩一切。
苏绾摸索着捡起打火机,微弱的光里,顾昭看见哑僧正望着闭合的塔门。
老和尚的眼底有什么在流动,像是月光落在深潭里,转瞬又沉了下去。
"北郊。"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刚才更轻,"金线指的方向,是北郊。"
顾昭心口一紧。
他想起师父失踪前留下的地图,边角被撕去的部分,恰好是北郊的位置。
苏绾的手在他胳膊上微微发抖,他能感觉到她掌心的汗,混着玉牌传来的热度,烫得他心口发疼。
塔外的下沉声渐渐消失了。
四周陷入寂静,只有他们三人的呼吸声,和远处夜鸟掠过的啼鸣。
顾昭摸出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他看见时间——凌晨三点十七分,和师父失踪那天的时间分毫不差。
金线消失的方向,在手机地图上显示为一片空白。
但他知道,那里有座废弃的古寺。
师父的旧笔记本里夹过一张照片,照片背面写着:若见金线,往北郊古寺,寻往生莲。
"明天。"他握紧苏绾的手,灵契的热度透过皮肤传到她手上,"我们去北郊。"
苏绾没说话,只是用力回握。
她颈间的玉牌还在发烫,背面的小字在黑暗中若隐若现:第三誓成,守灵人现。
而在更深处,另一行更小的字正在浮现,只有贴近了才能看清——
守灵人现,往生莲开。
他垂眸看向手腕——灵契印记不知何时爬满了皮肤,像是被金漆描摹的脉络,正随着塔体下沉的节奏微微发烫。
"塔要闭了。"他转身时,衣摆扫过地上剥落的古篆残片,"但我们还没真正了解它。"
塔外的苏绾正蹲在罗盘碎片前。
月光落在她仰起的脸上,睫毛上还沾着未干的泪渍。
听见顾昭的话,她猛地站起身,颈间玉牌撞在锁骨上发出轻响——那热度比刚才更甚,几乎要灼穿皮肤。
她反手按住玉牌,另一只手已从随身包中抽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
《苏氏家录》的封皮被她捏得发皱,指尖快速翻动书页时带起细碎的纸响:"三誓非止于封印,更在于唤醒......"她突然顿住,指腹重重压在某页边角,"这里有行小字,我祖父用密文写的——天衡为器,守灵为承。"
顾昭的呼吸顿了顿。
他望着苏绾眼底跳动的光,灵识顺着塔壁纹路缓缓蔓延。
指尖刚触到新浮现的铭文,整座塔突然暗了下来。
石壁上的光影开始扭曲,像被风吹皱的水面。
顾昭瞳孔微缩——那团模糊的影子里,分明是师父的轮廓。
青年模样的师父穿着月白直裰,袖角沾着未干的朱砂,正仰头望着塔顶:"执念分两种,一种困人,一种渡人。"他转身时,腰间玉坠闪过清光,"唯有通晓执念之人,方可承继守灵之道。"
"师父......"顾昭脱口而出,话音却撞在突然熄灭的光影上。
塔内陷入黑暗,唯有苏绾打火机的光映出她发白的脸。
"他刚才说什么?"她的声音发颤,打火机的火苗被穿堂风卷得摇晃,在顾昭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
"执念。"顾昭摸着刚才触到铭文的位置,掌心还残留着那种温温的、像有人轻轻抚过的触感,"他在说守灵之道的关键。"
木杖点地的声音从塔门方向传来。
哑僧不知何时走了进来,灰布僧袍扫过满地碎片,腕间佛珠泛着温润的光。
他的目光扫过顾昭腕间的灵契,又落在苏绾手中的家录上,最后停在顾昭怀里的魂匣上。
"不是所有真相都该被揭开。"他的声音像旧木柜里的棉絮,沙哑却沉得很,木杖尖轻轻点了点塔心的凹槽,"但有些事,你必须知道。"
顾昭低头看向怀里的魂匣。
这是师父失踪前塞给他的最后一件东西,深褐色的匣身刻满他从未看懂的纹路。
此刻那些纹路正在发烫,像是被某种力量唤醒了。
他犹豫片刻,将魂匣轻轻按进凹槽——
"咔"的一声轻响,塔顶的铭文突然泛起幽蓝光芒。
那光顺着塔壁的纹路流淌下来,在顾昭脚边聚成一道光河。
"守契者已现,千年之约重启。"
声音从地底传来,像是无数人同时开口,又像是古钟振动的余韵。
顾昭后退半步,后背抵在冰凉的石壁上。
他能清晰感觉到灵契印记在皮肤下跳动,每跳一次,就有一段陌生的记忆涌入脑海:青铜鼎里沸腾的血,玉镯碎裂时溅起的泪,还有无数个深夜里,不同的守灵人跪在塔前发誓的脸。
"这是......"苏绾的打火机"啪嗒"掉在地上,她盯着顾昭腕间的金纹,"你的灵契在共鸣?"
顾昭没说话。
他望着魂匣完全嵌入凹槽后,塔心浮现的新图案——那是朵六瓣莲花,每片花瓣上都刻着不同的古物:玉、瓷、铜、陶、木、石。
莲花中心,一行小字正在缓缓浮现:守灵者,守万器之灵。
"原来......"他喉结滚动,"师父说的'做该做的选择',是这个意思。"
塔外突然传来闷响。
顾昭转头望去,透过半开的塔门,看见原本矗立在空地上的天衡塔正在缓缓下沉。
石砖与泥土摩擦的声音像巨兽的低吼,惊起几群夜鸟,扑棱棱的翅膀声里,他听见苏绾倒抽冷气的声音。
"快看塔基!"她抓住顾昭的胳膊,指尖几乎掐进他肉里。
顾昭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
在塔体下沉的地方,一道金线正从地底钻出来,像活物般沿着地面蜿蜒。
金线经过的地方,野草簌簌倒伏,碎石自动让开道路。
它越爬越快,最终穿过塔前的空地,消失在北方的夜色里。
"那是......"顾昭刚要迈步,塔门突然"轰"地闭合。
黑暗瞬间笼罩一切。
苏绾摸索着捡起打火机,微弱的光里,顾昭看见哑僧正望着闭合的塔门。
老和尚的眼底有什么在流动,像是月光落在深潭里,转瞬又沉了下去。
"北郊。"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刚才更轻,"金线指的方向,是北郊。"
顾昭心口一紧。
他想起师父失踪前留下的地图,边角被撕去的部分,恰好是北郊的位置。
苏绾的手在他胳膊上微微发抖,他能感觉到她掌心的汗,混着玉牌传来的热度,烫得他心口发疼。
塔外的下沉声渐渐消失了。
四周陷入寂静,只有他们三人的呼吸声,和远处夜鸟掠过的啼鸣。
顾昭摸出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他看见时间——凌晨三点十七分,和师父失踪那天的时间分毫不差。
金线消失的方向,在手机地图上显示为一片空白。
但他知道,那里有座废弃的古寺。
师父的旧笔记本里夹过一张照片,照片背面写着:若见金线,往北郊古寺,寻往生莲。
"明天。"他握紧苏绾的手,灵契的热度透过皮肤传到她手上,"我们去北郊。"
苏绾没说话,只是用力回握。
她颈间的玉牌还在发烫,背面的小字在黑暗中若隐若现:第三誓成,守灵人现。
而在更深处,另一行更小的字正在浮现,只有贴近了才能看清——
守灵人现,往生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