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碾过最后一截碎石路时,顾昭的后槽牙突然发酸。
银匣贴在胸口的位置,震颤频率比盘山公路上快了三倍。
他隔着衬衫按住那片温热,能清晰感觉到金属纹路在指腹下起伏,像某种古老的脉搏。
副驾的苏绾正把手机贴在车窗上拍定位,屏幕冷光映得她眼尾的泪痣泛青:"导航显示还有五百米,河声已经能听见了。"
"三条暗河。"顾昭低低重复前座司机转述的山民原话。
山雾漫进车窗,带着潮湿的腥气,他望着车外影影绰绰的树影,忽然想起地图残片边缘的小字——"渡三水,过阴墟,见第九"。
师父失踪前攥着半块玉珏说"原来在这儿"时,指尖是不是也像现在这样,被某种宿命般的震颤挠得发慌?
"到了。"司机突然踩下刹车。
顾昭推开车门的瞬间,山雾突然散开。
荒废的古镇就立在雾散处,青瓦飞檐在月光下泛着冷白,三条暗河如墨色巨蟒盘绕镇周,河水拍击石岸的声音混着风灌进耳朵。
他往前走了两步,鞋底磕在青石板上,闷响惊起几只夜枭,扑棱棱掠过断墙残垣。
苏绾的登山靴跟在他身后响,哑僧则落在最后,袈裟下摆沾着草屑,像片被风推着走的云。
"看那里。"苏绾突然拽他胳膊。
倒塌的石碑半埋在青苔里,碑面刻着的铭文早被风雨磨得模糊,只隐约能辨"断契九承,魂归真源"八个字。
顾昭蹲下身,指尖刚触到碑面,胸口的银匣突然发烫。
他倒抽一口气,银白灵光从匣中迸发,将整块石碑照得通透——那些原本模糊的刻痕里,竟浮出一张细密的机关图谱,线条如活物般在石中游走。
"镇灵柱。"苏绾凑近了看,指尖轻点图谱上三个红点,"三处镇灵柱必须同时激活,入口在真源之下。"她从帆布包摸出《断契遗卷》,绢帛在灵光里泛着血色,"遗卷说过,九坛各有锁魂阵,这应该是第九祭坛的外围。"
顾昭盯着图谱里蜿蜒的灵脉走向,眉心微微发烫。
点化之力顺着银匣的震颤漫开,他能看见镇灵柱内部的裂痕:东边那根被雷劈过,灵脉断在第三环;南边的埋在槐树下,树根缠死了引灵口;西边的......他突然抬头,目光穿过半塌的戏楼,落在镇西头那座只剩基座的石台上。
"先东,再南,最后西。"他说,声音比自己想象中稳,"东柱需要用银匣的灵火引脉,南柱得砍断槐树,西柱......"他顿了顿,"西柱基座下埋着块宋代的镇墓石,得先挪开。"
苏绾的瞳孔微微收缩,她合上遗卷时,指节捏得发白:"你怎么知道?"
"点化万物。"顾昭摸了摸银匣,"它在告诉我。"
哑僧忽然上前一步,枯瘦的手按在顾昭肩头。
老人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渗进来,像块晒了一整天的老玉:"灵脉有灵,不可轻动。"他说,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九坛封印的是被邪念侵蚀的古物精魄,激活镇灵柱......"
"师父是第八继承者。"顾昭打断他,"他失踪前最后接触的就是银匣。"他转身走向东边镇灵柱,青石板在脚下发出空洞的回响,"我要知道他去了哪里。"
东边镇灵柱藏在坍塌的祠堂里,半人高的石柱爬满藤壶,顶端的朱雀雕纹缺了半张喙。
顾昭摸出银匣,灵火从匣中溢出,沿着石柱裂痕游走。
当灵火触到断喙处时,石柱突然发出清鸣,像古钟被轻叩。
苏绾在他身后记录着数据,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频率432赫兹,和编钟共振频率一致。"
南边镇灵柱的槐树比顾昭想象中粗。
他抡起司机递来的柴刀,第一刀下去,树汁溅在脸上,带着腐木的苦腥。
第三刀时,树心突然露出一截生锈的铁链——不是树根缠死了引灵口,是有人用铁链锁了灵脉。
苏绾举着手机闪光灯凑近看:"链上刻着'苏'字,我曾祖父的私印。"她声音发紧,"守灵人分支确实负责过阴墟封印,但三十年前就撤出了......"
"撤出?"顾昭砍断最后一截铁链,石柱顶端的玄武雕纹突然睁开眼,"那这铁链怎么还在?"
最后是西柱。
顾昭跪在基座前,用考古铲挖开浮土时,镇墓石上的"宋故李府君之墓"几个字让他心跳漏了一拍——和师父书房里那本《阴墟志》夹的拓片一模一样。
他想起师父翻书时总爱用拇指蹭书角,纸页都起了毛边:"小昭,阴墟渡口的镇墓石最是讲究,每块都刻着墓主生平......"
"当心!"苏绾突然拽他后领。
顾昭整个人向后仰去,镇墓石下的土突然塌陷,露出个半人深的坑。
坑底的西柱顶端,白虎雕纹正对着他刚才的位置,嘴里衔着枚带血的铜钉。
"钉魂钉。"哑僧不知何时站在坑边,他俯身捡起铜钉,指腹被划破也不觉得疼,"用活人的血养了十年,专克灵脉。"他看向顾昭的眼神突然变得锋利,"谁不想让你激活镇灵柱?"
顾昭没回答。
银匣在他胸口剧烈震颤,几乎要挣开衣扣。
他爬进坑里,掌心按在白虎雕纹上。
灵火顺着指尖涌进石柱,这次的震颤里多了段记忆——师父程砚秋站在同样的位置,染着瓷粉的手指正擦去柱上的灰尘,回头对他笑:"小昭你看,这白虎的眼睛是用蓝田玉嵌的......"
三声清鸣几乎同时响起。
东边朱雀、南边玄武、西边白虎的雕纹同时亮起金光,古镇地面开始震动。
顾昭被苏绾拽着往石碑方向跑,青石板裂开蛛网纹,露出下方黑黢黢的洞口。
哑僧落在最后,他突然停步,转身看向镇外的暗河——三条河水同时逆流,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幽蓝。
"进去。"苏绾推他下洞。
地下石室的空气带着陈腐的土腥。
顾昭刚站稳,手机灯光扫过地面,瞳孔骤然收缩——整个石室的地砖拼出一幅巨大的断契纹路阵图,金色线条在石缝里流动,像活的血管。
"别乱走!"苏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少见的慌乱,"断契阵图是活的,踩错一步......"
话音未落,顾昭的右脚已经踩上某根金线。
阵图突然发出蜂鸣,他脚下的地砖迅速凹陷,四周石壁弹出数支青铜短箭。
顾昭本能地蜷身翻滚,左肩还是被划开道血口。
苏绾扑过来拉他,却被阵图震得踉跄;哑僧试图念诵佛经,声波撞在阵图上却如泥牛入海。
"顾昭!"苏绾的呼喊被蜂鸣淹没。
顾昭后背贴上石壁时,银匣突然烫得灼人。
他扯出链子,银匣表面浮现出半张青衫男人的脸——和他有七分相似的眉目,嘴唇开合间,苍老而悲凉的声音在他脑海里炸响:"记住,断契不是力量,而是责任。"
画面突然涌入。
白衣青年跪于血色祭坛之上,身后九座青铜鼎喷吐黑雾;他挥剑斩断自己的灵脉,鲜血滴在银匣上,溅开的血珠里全是被镇压的凶物嘶吼;最后一刻他抬头,眼尾的泪痣和顾昭此刻镜中的自己重叠——原来这张脸,是传承了九代的印记。
"噗!"
顾昭喷出一口血,阵图的蜂鸣突然消失。
他看向自己的手,银匣上的青衫男人已经不见,只留一行血字:"承九者,破阵。"
石室中央传来沉闷的机括声。
顾昭抹了把嘴角的血,抬头时,一面嵌满符咒的青铜镜正缓缓升起。
镜中没有他和苏绾、哑僧的倒影,只有一座燃烧着幽蓝火焰的古老殿堂,殿门上方的匾额被火光照亮,隐约能辨"第九祭坛"四个大字。
苏绾的手按在他流血的肩上:"那是......"
"进去的路。"顾昭盯着镜中跳动的火焰,银匣在掌心跳得发烫,像在催促他向前。
他能听见师父的声音,混着那个青衫男人的叹息,在耳边说:"小昭,该你了。"
青铜镜的光突然大盛,顾昭下意识抬步。
当脚尖即将触到镜中光影的瞬间,他听见身后苏绾的抽气声,还有哑僧低低的"阿弥陀佛"。
镜中的幽蓝火焰突然凝结成一道门,门后传来某种古老的召唤,像极了小时候在修复室里,师父第一次递给他补瓷刀时,那方残缺宋瓷发出的轻吟。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脚——
银匣贴在胸口的位置,震颤频率比盘山公路上快了三倍。
他隔着衬衫按住那片温热,能清晰感觉到金属纹路在指腹下起伏,像某种古老的脉搏。
副驾的苏绾正把手机贴在车窗上拍定位,屏幕冷光映得她眼尾的泪痣泛青:"导航显示还有五百米,河声已经能听见了。"
"三条暗河。"顾昭低低重复前座司机转述的山民原话。
山雾漫进车窗,带着潮湿的腥气,他望着车外影影绰绰的树影,忽然想起地图残片边缘的小字——"渡三水,过阴墟,见第九"。
师父失踪前攥着半块玉珏说"原来在这儿"时,指尖是不是也像现在这样,被某种宿命般的震颤挠得发慌?
"到了。"司机突然踩下刹车。
顾昭推开车门的瞬间,山雾突然散开。
荒废的古镇就立在雾散处,青瓦飞檐在月光下泛着冷白,三条暗河如墨色巨蟒盘绕镇周,河水拍击石岸的声音混着风灌进耳朵。
他往前走了两步,鞋底磕在青石板上,闷响惊起几只夜枭,扑棱棱掠过断墙残垣。
苏绾的登山靴跟在他身后响,哑僧则落在最后,袈裟下摆沾着草屑,像片被风推着走的云。
"看那里。"苏绾突然拽他胳膊。
倒塌的石碑半埋在青苔里,碑面刻着的铭文早被风雨磨得模糊,只隐约能辨"断契九承,魂归真源"八个字。
顾昭蹲下身,指尖刚触到碑面,胸口的银匣突然发烫。
他倒抽一口气,银白灵光从匣中迸发,将整块石碑照得通透——那些原本模糊的刻痕里,竟浮出一张细密的机关图谱,线条如活物般在石中游走。
"镇灵柱。"苏绾凑近了看,指尖轻点图谱上三个红点,"三处镇灵柱必须同时激活,入口在真源之下。"她从帆布包摸出《断契遗卷》,绢帛在灵光里泛着血色,"遗卷说过,九坛各有锁魂阵,这应该是第九祭坛的外围。"
顾昭盯着图谱里蜿蜒的灵脉走向,眉心微微发烫。
点化之力顺着银匣的震颤漫开,他能看见镇灵柱内部的裂痕:东边那根被雷劈过,灵脉断在第三环;南边的埋在槐树下,树根缠死了引灵口;西边的......他突然抬头,目光穿过半塌的戏楼,落在镇西头那座只剩基座的石台上。
"先东,再南,最后西。"他说,声音比自己想象中稳,"东柱需要用银匣的灵火引脉,南柱得砍断槐树,西柱......"他顿了顿,"西柱基座下埋着块宋代的镇墓石,得先挪开。"
苏绾的瞳孔微微收缩,她合上遗卷时,指节捏得发白:"你怎么知道?"
"点化万物。"顾昭摸了摸银匣,"它在告诉我。"
哑僧忽然上前一步,枯瘦的手按在顾昭肩头。
老人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渗进来,像块晒了一整天的老玉:"灵脉有灵,不可轻动。"他说,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九坛封印的是被邪念侵蚀的古物精魄,激活镇灵柱......"
"师父是第八继承者。"顾昭打断他,"他失踪前最后接触的就是银匣。"他转身走向东边镇灵柱,青石板在脚下发出空洞的回响,"我要知道他去了哪里。"
东边镇灵柱藏在坍塌的祠堂里,半人高的石柱爬满藤壶,顶端的朱雀雕纹缺了半张喙。
顾昭摸出银匣,灵火从匣中溢出,沿着石柱裂痕游走。
当灵火触到断喙处时,石柱突然发出清鸣,像古钟被轻叩。
苏绾在他身后记录着数据,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频率432赫兹,和编钟共振频率一致。"
南边镇灵柱的槐树比顾昭想象中粗。
他抡起司机递来的柴刀,第一刀下去,树汁溅在脸上,带着腐木的苦腥。
第三刀时,树心突然露出一截生锈的铁链——不是树根缠死了引灵口,是有人用铁链锁了灵脉。
苏绾举着手机闪光灯凑近看:"链上刻着'苏'字,我曾祖父的私印。"她声音发紧,"守灵人分支确实负责过阴墟封印,但三十年前就撤出了......"
"撤出?"顾昭砍断最后一截铁链,石柱顶端的玄武雕纹突然睁开眼,"那这铁链怎么还在?"
最后是西柱。
顾昭跪在基座前,用考古铲挖开浮土时,镇墓石上的"宋故李府君之墓"几个字让他心跳漏了一拍——和师父书房里那本《阴墟志》夹的拓片一模一样。
他想起师父翻书时总爱用拇指蹭书角,纸页都起了毛边:"小昭,阴墟渡口的镇墓石最是讲究,每块都刻着墓主生平......"
"当心!"苏绾突然拽他后领。
顾昭整个人向后仰去,镇墓石下的土突然塌陷,露出个半人深的坑。
坑底的西柱顶端,白虎雕纹正对着他刚才的位置,嘴里衔着枚带血的铜钉。
"钉魂钉。"哑僧不知何时站在坑边,他俯身捡起铜钉,指腹被划破也不觉得疼,"用活人的血养了十年,专克灵脉。"他看向顾昭的眼神突然变得锋利,"谁不想让你激活镇灵柱?"
顾昭没回答。
银匣在他胸口剧烈震颤,几乎要挣开衣扣。
他爬进坑里,掌心按在白虎雕纹上。
灵火顺着指尖涌进石柱,这次的震颤里多了段记忆——师父程砚秋站在同样的位置,染着瓷粉的手指正擦去柱上的灰尘,回头对他笑:"小昭你看,这白虎的眼睛是用蓝田玉嵌的......"
三声清鸣几乎同时响起。
东边朱雀、南边玄武、西边白虎的雕纹同时亮起金光,古镇地面开始震动。
顾昭被苏绾拽着往石碑方向跑,青石板裂开蛛网纹,露出下方黑黢黢的洞口。
哑僧落在最后,他突然停步,转身看向镇外的暗河——三条河水同时逆流,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幽蓝。
"进去。"苏绾推他下洞。
地下石室的空气带着陈腐的土腥。
顾昭刚站稳,手机灯光扫过地面,瞳孔骤然收缩——整个石室的地砖拼出一幅巨大的断契纹路阵图,金色线条在石缝里流动,像活的血管。
"别乱走!"苏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少见的慌乱,"断契阵图是活的,踩错一步......"
话音未落,顾昭的右脚已经踩上某根金线。
阵图突然发出蜂鸣,他脚下的地砖迅速凹陷,四周石壁弹出数支青铜短箭。
顾昭本能地蜷身翻滚,左肩还是被划开道血口。
苏绾扑过来拉他,却被阵图震得踉跄;哑僧试图念诵佛经,声波撞在阵图上却如泥牛入海。
"顾昭!"苏绾的呼喊被蜂鸣淹没。
顾昭后背贴上石壁时,银匣突然烫得灼人。
他扯出链子,银匣表面浮现出半张青衫男人的脸——和他有七分相似的眉目,嘴唇开合间,苍老而悲凉的声音在他脑海里炸响:"记住,断契不是力量,而是责任。"
画面突然涌入。
白衣青年跪于血色祭坛之上,身后九座青铜鼎喷吐黑雾;他挥剑斩断自己的灵脉,鲜血滴在银匣上,溅开的血珠里全是被镇压的凶物嘶吼;最后一刻他抬头,眼尾的泪痣和顾昭此刻镜中的自己重叠——原来这张脸,是传承了九代的印记。
"噗!"
顾昭喷出一口血,阵图的蜂鸣突然消失。
他看向自己的手,银匣上的青衫男人已经不见,只留一行血字:"承九者,破阵。"
石室中央传来沉闷的机括声。
顾昭抹了把嘴角的血,抬头时,一面嵌满符咒的青铜镜正缓缓升起。
镜中没有他和苏绾、哑僧的倒影,只有一座燃烧着幽蓝火焰的古老殿堂,殿门上方的匾额被火光照亮,隐约能辨"第九祭坛"四个大字。
苏绾的手按在他流血的肩上:"那是......"
"进去的路。"顾昭盯着镜中跳动的火焰,银匣在掌心跳得发烫,像在催促他向前。
他能听见师父的声音,混着那个青衫男人的叹息,在耳边说:"小昭,该你了。"
青铜镜的光突然大盛,顾昭下意识抬步。
当脚尖即将触到镜中光影的瞬间,他听见身后苏绾的抽气声,还有哑僧低低的"阿弥陀佛"。
镜中的幽蓝火焰突然凝结成一道门,门后传来某种古老的召唤,像极了小时候在修复室里,师父第一次递给他补瓷刀时,那方残缺宋瓷发出的轻吟。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