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空调的冷风裹着苏绾身上若有若无的沉水香,顾昭盯着后视镜里那抹黑色车影,喉结动了动。
后颈的冷汗顺着衣领滑进脊背——从山谷到市区的二十公里,这辆无牌黑车已经跟了十七公里。
“前面右转。”他突然开口,手指虚点挡风玻璃。
苏绾瞥了眼导航:“那是条死胡同。”
“买豆浆的摊子收了。”顾昭扯出个笑,指节却在膝盖上捏得发白,“绕两步,我记得巷子里有家老书店。”
苏绾没说话,方向盘微转。
车轮碾过青石板的颠簸里,顾昭听见后方传来轮胎摩擦地面的尖啸——黑车跟进来了。
旧书店的招牌在路灯下泛着霉黄,“墨古斋”三个字被雨打风吹得褪成淡灰。
顾昭推开车门时,后颈的汗毛突然倒竖——他能感觉到,三双眼睛正从巷子尽头的阴影里黏上来。
“周伯!”他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手已经按上了腰间的帆布包。
木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老周的老花镜反着光:“小顾?这么晚——”话没说完,他就看见顾昭背后三步远的黑车,镜片后的眼睛猛地缩成针尖,“进来!”
顾昭推着苏绾挤进门,反手扣上铜闩。
老周的布鞋在青砖地上蹭出急响,他抄起墙角的鸡毛掸子捅了捅后窗:“跳后院,我去引开他们!”
“不用。”顾昭解下帆布包,从夹层里摸出块缺了口的瓷片。
月光透过褪色的窗纸漏进来,照得瓷片上的冰裂纹泛着幽蓝。
他指尖轻轻抚过裂纹,掌心的热意顺着灵脉窜进瓷胎——这是半月前老周送他练手的宋代影青残片,此刻在点化能力下,裂纹里渗出细碎的光点,像活了的星子。
“三人,金属探测器。”顾昭闭着眼,瓷片的灵性在脑海里勾勒出画面:两个穿黑夹克的男人猫在电线杆后,金属探测器的红灯在掌心明灭;刀疤刘捂着肋下,嘴角还沾着血,正用刀尖挑开老书店的门闩。
“金牙李的人。”他睁开眼,把瓷片塞回包里,“他们要鼎片。”
苏绾的手按上腰间短刃,刀鞘上的云纹硌得掌心生疼。
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她接起电话,楚云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张子昂向苏家汇报了北封山的事,长老会调了苏叔三年前的档案。”
顾昭看见她的睫毛颤了颤,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刀鞘。
三年前,苏绾的父亲苏明远就是在追查“守灵人”秘密时重伤昏迷,至今躺在特护病房。
“去家族档案室。”苏绾挂断电话,声音比平时更冷,“北封祭坛的记录在里面。”
老周突然扯了扯顾昭的袖子,指着后窗:“他们撬门了。”
月光被乌云遮住半边,巷子里的脚步声像催命的鼓点。
顾昭摸出包里那只宋代陶罐——这是今早刚修复的活灵级古物,能释放轻微震动波。
他把陶罐塞进苏绾手里:“等会你往左边跑,我引开他们。”
“一起。”苏绾把陶罐塞回去,短刃已经出鞘,“我父亲的档案,你师父的失踪,都在档案室。”
木门“哐当”一声被踹开。
刀疤刘捂着渗血的肋下跨进来,身后两个手下举着金属探测器,红灯在顾昭的帆布包上疯狂闪烁。
“交出来!”刀疤刘的刀尖戳向顾昭咽喉,“金爷说了,留口气就行——”
话音未落,顾昭手腕翻转,陶罐的灵性被彻底唤醒。
空气里泛起细密的震颤,像无数根银针扎进耳膜。
刀疤刘的手下抱着头蹲下,金属探测器发出刺耳鸣叫;刀疤刘的刀尖偏了三寸,划开顾昭的衣袖,却没碰到半分皮肉。
“跑!”顾昭拽着苏绾往后窗冲,顺手扯下墙上的麻绳。
刀疤刘的骂声被震动波扭曲成闷响,他扑过来时,顾昭反手一甩,麻绳精准缠住对方脚踝。
刀疤刘踉跄着栽进墙角的旧书堆,《古董鉴定图谱》《金石录》劈头盖脸砸下来。
两人冲出巷子时,乌云刚好散了。
月光照亮桥头的路牌,“藏渊三桥”四个铁字泛着冷光。
苏绾的车就停在桥边,她摸出车钥匙,却突然顿住——驾驶座上,放着张折成三角的纸条。
“苏家的小丫头。”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想知道你爹当年看见什么?来档案室。”
顾昭的指腹蹭过纸条边缘,有半道焦痕。
他抬头看苏绾,正撞见她眼底翻涌的暗潮——那是三年前在重症监护室,她盯着父亲插满管子的手时,一模一样的眼神。
档案室在苏家祖宅地下二层。
苏绾输入密码时,顾昭注意到她的手指在“7”键上多按了半秒——那是苏明远的生日。
铁门“嗡”地开启,霉味混着檀香味涌出来,三十排樟木架从地面直抵天花板,最中央的木盒上刻着“北封·镇邪”,盒角的焦痕像道狰狞的疤。
“我师父......”顾昭的声音哑了。
三年前师父失踪那晚,他亲眼看见师父跪在祖宅外,对着这扇铁门叩了三个响头。
苏绾没说话,伸手揭开木盒。
月光从气窗漏进来,照出盒里的残缺地图,和一本封皮泛黄的日记。
日记封面的字被虫蛀了大半,却还能看清“守灵人·第七代传令官日志”几个字。
顾昭的指尖悬在日记上方,能感觉到木盒里散出的热气——那是古物灵性残留的温度。
他轻轻翻开第一页,泛黄的纸页发出细微的脆响,第一行字迹突然撞进眼底,像被雷劈中。
是师父的字。
工整的小楷透着股焦虑,墨迹在“北封祭坛”四个字上晕开,像滴没擦净的泪。
顾昭小心翼翼翻开日志,纸页微微泛黄,字迹工整却透着焦虑:
后颈的冷汗顺着衣领滑进脊背——从山谷到市区的二十公里,这辆无牌黑车已经跟了十七公里。
“前面右转。”他突然开口,手指虚点挡风玻璃。
苏绾瞥了眼导航:“那是条死胡同。”
“买豆浆的摊子收了。”顾昭扯出个笑,指节却在膝盖上捏得发白,“绕两步,我记得巷子里有家老书店。”
苏绾没说话,方向盘微转。
车轮碾过青石板的颠簸里,顾昭听见后方传来轮胎摩擦地面的尖啸——黑车跟进来了。
旧书店的招牌在路灯下泛着霉黄,“墨古斋”三个字被雨打风吹得褪成淡灰。
顾昭推开车门时,后颈的汗毛突然倒竖——他能感觉到,三双眼睛正从巷子尽头的阴影里黏上来。
“周伯!”他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手已经按上了腰间的帆布包。
木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老周的老花镜反着光:“小顾?这么晚——”话没说完,他就看见顾昭背后三步远的黑车,镜片后的眼睛猛地缩成针尖,“进来!”
顾昭推着苏绾挤进门,反手扣上铜闩。
老周的布鞋在青砖地上蹭出急响,他抄起墙角的鸡毛掸子捅了捅后窗:“跳后院,我去引开他们!”
“不用。”顾昭解下帆布包,从夹层里摸出块缺了口的瓷片。
月光透过褪色的窗纸漏进来,照得瓷片上的冰裂纹泛着幽蓝。
他指尖轻轻抚过裂纹,掌心的热意顺着灵脉窜进瓷胎——这是半月前老周送他练手的宋代影青残片,此刻在点化能力下,裂纹里渗出细碎的光点,像活了的星子。
“三人,金属探测器。”顾昭闭着眼,瓷片的灵性在脑海里勾勒出画面:两个穿黑夹克的男人猫在电线杆后,金属探测器的红灯在掌心明灭;刀疤刘捂着肋下,嘴角还沾着血,正用刀尖挑开老书店的门闩。
“金牙李的人。”他睁开眼,把瓷片塞回包里,“他们要鼎片。”
苏绾的手按上腰间短刃,刀鞘上的云纹硌得掌心生疼。
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她接起电话,楚云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张子昂向苏家汇报了北封山的事,长老会调了苏叔三年前的档案。”
顾昭看见她的睫毛颤了颤,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刀鞘。
三年前,苏绾的父亲苏明远就是在追查“守灵人”秘密时重伤昏迷,至今躺在特护病房。
“去家族档案室。”苏绾挂断电话,声音比平时更冷,“北封祭坛的记录在里面。”
老周突然扯了扯顾昭的袖子,指着后窗:“他们撬门了。”
月光被乌云遮住半边,巷子里的脚步声像催命的鼓点。
顾昭摸出包里那只宋代陶罐——这是今早刚修复的活灵级古物,能释放轻微震动波。
他把陶罐塞进苏绾手里:“等会你往左边跑,我引开他们。”
“一起。”苏绾把陶罐塞回去,短刃已经出鞘,“我父亲的档案,你师父的失踪,都在档案室。”
木门“哐当”一声被踹开。
刀疤刘捂着渗血的肋下跨进来,身后两个手下举着金属探测器,红灯在顾昭的帆布包上疯狂闪烁。
“交出来!”刀疤刘的刀尖戳向顾昭咽喉,“金爷说了,留口气就行——”
话音未落,顾昭手腕翻转,陶罐的灵性被彻底唤醒。
空气里泛起细密的震颤,像无数根银针扎进耳膜。
刀疤刘的手下抱着头蹲下,金属探测器发出刺耳鸣叫;刀疤刘的刀尖偏了三寸,划开顾昭的衣袖,却没碰到半分皮肉。
“跑!”顾昭拽着苏绾往后窗冲,顺手扯下墙上的麻绳。
刀疤刘的骂声被震动波扭曲成闷响,他扑过来时,顾昭反手一甩,麻绳精准缠住对方脚踝。
刀疤刘踉跄着栽进墙角的旧书堆,《古董鉴定图谱》《金石录》劈头盖脸砸下来。
两人冲出巷子时,乌云刚好散了。
月光照亮桥头的路牌,“藏渊三桥”四个铁字泛着冷光。
苏绾的车就停在桥边,她摸出车钥匙,却突然顿住——驾驶座上,放着张折成三角的纸条。
“苏家的小丫头。”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想知道你爹当年看见什么?来档案室。”
顾昭的指腹蹭过纸条边缘,有半道焦痕。
他抬头看苏绾,正撞见她眼底翻涌的暗潮——那是三年前在重症监护室,她盯着父亲插满管子的手时,一模一样的眼神。
档案室在苏家祖宅地下二层。
苏绾输入密码时,顾昭注意到她的手指在“7”键上多按了半秒——那是苏明远的生日。
铁门“嗡”地开启,霉味混着檀香味涌出来,三十排樟木架从地面直抵天花板,最中央的木盒上刻着“北封·镇邪”,盒角的焦痕像道狰狞的疤。
“我师父......”顾昭的声音哑了。
三年前师父失踪那晚,他亲眼看见师父跪在祖宅外,对着这扇铁门叩了三个响头。
苏绾没说话,伸手揭开木盒。
月光从气窗漏进来,照出盒里的残缺地图,和一本封皮泛黄的日记。
日记封面的字被虫蛀了大半,却还能看清“守灵人·第七代传令官日志”几个字。
顾昭的指尖悬在日记上方,能感觉到木盒里散出的热气——那是古物灵性残留的温度。
他轻轻翻开第一页,泛黄的纸页发出细微的脆响,第一行字迹突然撞进眼底,像被雷劈中。
是师父的字。
工整的小楷透着股焦虑,墨迹在“北封祭坛”四个字上晕开,像滴没擦净的泪。
顾昭小心翼翼翻开日志,纸页微微泛黄,字迹工整却透着焦虑: